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听课心得笔记评课稿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9:3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雅鲁藏布大峡谷》评课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是以我校为主体开展的第八合作体语文阅读教学的研讨活动,我校拿出教科版、北师大版的两篇主体课文与大家分享,听完这两节课,我想起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的一句话:“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这两节课执教者都有对语文教育的激情,都能够大胆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语言都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适时变化,做到既自然贴切又生动流畅,深深吸引住了学生。我个人认为这两节课非常成功,同时非常高兴有机会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其中的快乐与收获。
  今天的这两节课一节是低段贾俊燕老师主讲的《小马过河》,一节是高段吕桂霞主讲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两篇课文一篇是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一篇是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无论是哪种体裁,题材的主体课文,都是精读课文。精读课文重在一个“精”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今天呈现的这两节课就避开了单一的分析而是以“读”为主线,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提高能力,在读中升华情感,尊重学生独特的读书感受,这正是这两节课的成功之处。
  《小马过河》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虽然篇幅长,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执教者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读”来调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析:
  第一方面:抓文本用心读
  课文的理解靠读,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靠读,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融入也要靠读。好的朗读胜过繁琐的讲解。本节课执教者创设了开放的教学情境,朗读设计自然而巧妙,课的伊始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接触范文,接着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着读,仔细揣摩,然后师生分角色品赏着读,反复体味,最后让学生体悟着读,融入内心。这样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且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
  第二方面:在理解中美读
  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教给学生吸收和积累生动语言的方法,进行思维训练。就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重点句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畅所欲言。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教师就抓住了“连蹦带跳”这个关键的词语来教学的,老师问:妈妈让小马过河去送麦子,小马愿不愿意帮妈妈做这件事呢?同学们都回答愿意,那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词感觉到的呢?学生走入文本,从中找出了重点词语“连蹦带跳”那你能做个“连蹦带跳”的动作吗?学生做的很高兴,教师适时引导那你能用你现在的心情读小马表示愿意帮助妈妈做事的句子吗?学生开心地读起来“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谁来当小评委,你评的真好,就奖励你再读一次,学生当然愿意读了,奖励的吗?而且读的很到位,读出了小马高兴的心情,理解中自然读美了,而且无形中学生受到了行为和成长的教育。
  还有一处就是老马说的话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是采用反复品读的方法突破的,当教师问:小马没了主意,回家问妈妈时,妈妈告诉了他,小马按照妈妈的话终于过了河,那妈妈的什么话有这么神奇的作用,我们可要仔细读一读,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找出你认为对小马触动最大的句子。找到了谁来大声的读一读,学生个性化的读了一遍,教师适时激情引导,学生一读,再读,最后师生共读。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此时这个火把已经被老师点燃,最后连老师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学生一起读,一起说。在品读中理解了老马的话。小马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自然丰满了。这样的设计有效地落实了“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这一训练要求,
  第三方面:在感悟中读美
  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教师在执教第4、5自然段时就是抓住了读中感悟,读中感动
  的最佳渠道分角色朗读
  来实现感悟中读美这一教学要求的。当小马因河水挡住了去路而为难时教师对这一重点段的处理就很好,不是带领学生机械反复的朗读,而是先指名读4、5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画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读后教师问:那牛伯伯和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呢?画好的请举手!哦这么多的牛伯伯和小松鼠呀。教师非常的机智的采取了情境朗读,我得替小马赶紧问问,老师边读边找一位牛伯伯回答。这名学生回答的非常准确,真是这样啊,那我可要马上过去了,谁是小松鼠,学生都举起了手,我可要过河了,所有的小松鼠都大叫起来。教师的参与朗读激起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教师的范读有声有色,学生的回答自然也是表情丰富,象模象样。那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到底该怎么读呢?让学生再次回到文本,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这时的孩子们已经放的开了。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孩子们大声的朗读着,配合着,读的入情入境。然后再次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此时读的以是言为心声了。配乐配音朗读把本节课推向高潮,成为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分角色朗读这一教学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这一教学理念,尤其可贵的是,教者在引导学生读书的时候,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9:37:36 | 只看该作者
评析《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篇充满科学性、知识性的说明文,主要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神秘和美丽.与其他说明文不同的是这篇课文情趣盎然.大家都知道常识性课文难教难学,学生不喜欢.不受欢迎,原因很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在于我们在常识性课文教学中对学生自读自悟重视不够,对课文写作方法讲的过多过细,有意无意消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吕老师勇于挑战此类课文,大胆尝试用了美文美读的方法,把常识性课文看作语言情境和语文素材,用列提纲的方式将本文分为"神奇的大拐弯——世界之最——自然博物馆------最后一块秘地"四大段.而且,通过以读促悟的手法,使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我从以下三点进行进一步评析:
  一、激趣导入话峡谷
  这篇课文虽然有点难理解,但执教者的激趣导入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探索、了解的兴趣。比如:课前交流时老师问: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许多世界之最,谁愿意把你知道的我国境内的世界之最说一说呢?/还有这节课老师就领同学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你们愿意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踏上大自然的劲风,出发吧!在教学中她时时用自己的兴趣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老师真正引领学生潜入文本,走进峡谷,身临其境,实现共鸣。
  二、从整体上感受美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采取了合适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的机会,所以新课伊始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初读课文,一来有机会让读的学生可展示自己的朗读才能,而且教师恰当的点拨引导全体学生边听边想雅鲁藏布大峡谷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回答:神奇、美丽、让人惊叹、不可思议、无以伦比等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得到老师的认可。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魅力。
  三、在细读中感悟美
  列提纲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为是初步接触教师适当降低教学难度,教师让学生根据提纲的提示默读,细读,读时要求学生要仔细品读,读后进行特色交流。在处理重点段落时教师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品读时间,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这个班级的学生有敏锐的思维,有看问题的视角,课堂上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都有独特的见解。所以特色交流成为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如:生答:我汇报的是神奇的大拐弯,我认为世界之最最吸引我;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喜欢哪段就汇报哪段,而且教师非常重视学生有感情地,有节奏地诵读,读出了用具体的数字、形象的比较和恰当的例子来说明大峡谷神奇之最.读出了许多好词佳句、读出了孩子们的对大自然的惊喜赞叹。读出了尽凭语言分析难以理解的思想内容.因此,在这堂课上,学生的读是比较充分的,尤其是配乐朗读自然博物馆这一段,教师边放音乐边欣赏美丽的图片,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中无形地入情,入境,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在复读中升华美
  整节课教师没有直接要求学生“兴奋”起来,虚假地热烈起来。而是回归文本,借助文本对话的过程,有效地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反复读来引导学生跟老师一道发现美,欣赏美,感悟大峡谷独特迷人之处,如在教学最后一块秘地时,教师进行多次激情引读,教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反复朗读中慢慢兴奋起来,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升华把本节课推向高潮,此时学生们已经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完全放开,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感想,学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学生自始至终被老师的教学所吸引,不仅不觉得说明文枯燥,而且时刻感受着因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形成的磁场,使课堂出现注意力高度集中,全体积极参与并愉快学习的良好氛围。
  另外,这两节课还呈现了许多亮点:
  1、这两位老师的板书设计很好,言简意赅,符合孩子的特点,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字迹工整美观.2、两位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制作了实用的课件。课件操作也很熟练,效果很好。3、教态自然大方,富有感染力。4、作业设计体现开放,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整合。5、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总之,这两位老师讲的很成功,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但我有以下几点建议,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小马过河一课既然是一篇童话故事能不能鼓励学生加上动作和表情,把课文的对话“表演”出来,这样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这样做,既能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又能激发阅读的兴趣。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第二课时进行。
  二、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多变的说明方式是这一类文章的典范,如果教师能把本文的写法应用于写作实践中是不是更有意义呢。《语文课标》第三学段提出:让学生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可以适当的作个小练笔。
  下面我用一句古诗来结束我今天的评课,那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许我站的角度不够高,评价的也许不到位,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06: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