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13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听课有感评课稿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1:1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听课反思  今天听了 金老师执教的《一株紫丁香》,感到金老师的课堂教学又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教学时金老师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开发性,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出发,重视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操作中,再创造性地加以评价调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和方法,更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自学认识生字,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诗的语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度,真正体现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做到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 我认为,金老师在识字环节加上识字方法的交流,这堂课会更加精彩。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看法,如果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1:19:4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在网上聆听了乔林老师的公开课《一株紫丁香》让我受益非浅,其中有许多成功之处值得我去借鉴。 Ta~Ei=d^  
      亮点一:看图导入、巧妙补题 zTQ}+5D  
      教师充分利用文本插图,问问学生看到了什么,让学生用一段完整的话描述,从而过渡到“你们都知道窗外是一株紫丁香”,板书“紫丁香”三个字,介绍紫丁香春季盛开时芳香四溢,花小紫色,让学生对紫丁香有了初步的印象。由于题目中的量词比较特殊,教师在介绍完紫丁香后才补齐课题,并让学生把“株”这个量词圈出来,加深记忆。 1<yS&}`  
      亮点二:自主识字、方法引导 O+ aU  
      学生自由读生字表的时候,教师一边巡视一边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好的识字方法:可以先读字再给每个字组个词,也可以把拼音遮起来读,或者将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检查生字的时候,教师将一些读音相同的字找出来,让学生组词区分。 C: = lj  
      亮点三:词串识字、朗朗上口 sWU?YY/  
      浓绿  小院  紫丁香 pD7lZ0M  
      枝叶  伸进  常作伴 ?!U`OUva  
      绿叶  唱歌  消疲劳 Gmt$a.:3  
      花香  入梦  香又甜 ?'CzRjEa  
      教师将这课的生词编成了一组组词串,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学生边拍手边读词串,兴趣盎然。 Dvey<M%  
"uxh@}?  
      除了以上三个亮点之外,整堂课上,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说话悦耳动听,不论是过渡语还是对学生的评价语都包含深情,如涓涓细流渗入学生的心田。基础知识训练扎实到位,教师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读通都顺课文。写字教学设计巧妙,教师将结构相同或是偏旁相同的字放在一起教学,便于学生记忆。 LJkLdf%b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1:20:35 | 只看该作者
《一株紫丁香》听课有感
      《一株紫丁香》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5课。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这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

    听了南京市“王兰杯”赛课展示,这节课老师是这样安排的:直接出示课题,读一读,然后让学生根据花名来猜猜紫丁香的特征,激发学生兴趣。学生能根据花的名字猜出它的颜色是紫色的,非常香。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紫丁香的美。初读课文,在学生解决了生字、朗读正确的基础上,用一个大问题“为什么小朋友要把这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把课文串起来,进行2——5自然段的教学。在理解这四段的文字,基础上,进行这四段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这情。听完这一节课,我觉得有这几方面做的还值得以后学习:

    一、激情引趣,让整个课题充满活力。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精心设计了导入课文这一环节:通过娓娓动听的话外音,节奏变换的音乐、跳动闪现的画面……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把学生带进课文中,为学习课文打下良好基础。让学生欣赏美丽的紫丁香,把课文完全用视频画面表现出来,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床前》,与孩子们一起激情有朗诵,把整个教学推向了高潮,孩子们意犹未尽,整节课都在老师引导下,有序且有趣的学习。

    二、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这也是低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本课教学中,对于孩子们踮起脚尖的原因,“做伴、疲倦、挂牵”等词语的理解,都采用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来设计问题。“老师每天在干些什么?你们知道吗?”并利用“因为……老师……”训练说话来体会老师的辛苦及夺理解“疲倦”一词。用“当……老师……”训练说话来体会老师有没有时时刻刻关爱着你,关心着你的事?用来理解“挂牵”一词。在理解的同时,又积累了词语,丰富了语言。

    三、重视朗读,以读为本:“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老师始终把“读”贯穿在本课教学中,利用形式多种多样的读,个别读、自由读、男女生对读、比赛读等使学生读得有味,不感到枯燥;使学生读得有情,充分展露学生个性;使学生读得有悟,读出对老师的深厚情谊。 教学中,我多处设计了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引读、配乐诵读、师生配合读等学习环节。 第一小节:要读得轻轻的,要有一种生怕惊动老师的感觉。第二至四节分别强调“夜夜和你做伴”、“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读出体贴、关心的感情。读最后一节中“快放下……”句子时,语速要适当加快,真诚地流露出希望老师早早休息的感情;最后两行,要读得稍慢,充满遐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1:20:5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收获——《一株紫丁香》听课体会
1
推荐    今天在南京市长江路小学聆听了2011年南京市“王兰杯”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低年段陶玲老师上的一节《一株紫丁香》,感觉非常亲切。陶老师在课上不紧不慢,自信从容,平静中饱含深情,平稳中流淌关爱。我感觉陶老师就像一位能温暖心灵的紫丁香一样的老师。无形中便把爱的阳光折射到了学生身上。当然,老师的基本功也很扎实,她的课自然生动。

    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老师以“对鲜花”的形式导入,非常自然,顺势揭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老师非常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识字形式多样。如读准儿化音的训练非常的到位,“绿叶儿”“脚尖儿”;又如在理解“踮起”这个词语时,老师让孩子做动作,表示要悄悄的,不能让老师知道,一年级的孩子马上就能理解了。陶老师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写字教学,这里就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在课堂上并不流于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符合语文教学的原则,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陶老师的微笑让人折服。这微笑,并不虚假,并不娇柔做作,并不勉强,而是让孩子们倍感亲切,让听课者为之赞叹。微笑,会化解师生之间的陌生感,会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会让学生很快喜欢上你。从某一种意义来讲,学生喜欢上这一门课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个老师。陶老师充分地利用了这一法宝,用亲切的微笑征服了几十位带有稚气的一年级学生。

陶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还非常重视孩子的朗读指导。做到以读为本。教学中,她多处设计了不同形式朗读方式,而且教师还作了范读。为提高朗读水平,教师通过让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艰辛和疲惫,进而把情带到文中,这样孩子会带着感情读课文,语调中便会自然而然的就带着敬爱、感激、热爱之情。学生理解了课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

这次听课是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学习了优秀教师们的“金点子”,这对我以后的教学帮助很大。

在学习中收获,在收获中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1:21:26 | 只看该作者
  那天在班里上了《一株紫丁香》,听课的老师们都说不错,孩子们也觉得很幸福,自己也有些沾沾自喜,呵呵  。那节课,感觉自己真的如一只领头的雁,带领着群雁一起翱翔于语文这一自由的天空。整个课堂气氛融洽,笑语不断,我、孩子们、听课的老师们都沉浸着语文课堂的快乐。当然课堂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遗憾,但是有人说课堂是永远有缺憾的艺术,但是我还是喜欢语文,喜欢语文教学,喜欢把语文课堂当成一种艺术来追求。

      附课堂实录:



                                                            一株紫丁香

                                    日照经济开发区连云港路小学  陈彩祥

教材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孩子们为老师种下一株紫丁香,那叶绿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爱,这样的情境真让人感动。

  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树,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板书紫丁香)这是一种花卉的名字,谁来读?这种花大家见过吗?(孩子们有见过的,也有没见过的 )没见过的,不要紧,那我们就来猜一猜,这种花会有什么特点?(学生猜想花是紫色的,很香)

真是些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正因为她是紫色的,而且香气迷人,所以人们给她取了个高雅而好听的名字——紫丁香。打开课本 23 页,请看上面的插图,这就是紫丁香,你喜欢吗?为什么?

2、师:(板书一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一株紫丁香》,齐读课题。一株紫丁香也可以说成一(  )紫丁香?(可能是孩子们对“一株”这个词比较陌生,回答居然是“一枝、一串、一朵。。。。”,后来我告诉他们“一株”就是“一棵”,并问“除了可以说一株紫丁香之外,还可以说一株什么?”不知什么原因,孩子们回答还是不尽人意,我夸张地说:“天哪,我再说一遍,株 是木字旁的,这样偏旁的字一般和植物有关系,比如一株花、一株草。。。”终于有孩子回答出一株葡萄、一株牵牛花之类的。呵呵,我真的没想到孩子在这个词的理解上居然会这么费力,看来,我过高地估计了他们呢。)

二、整体初读(10)

1、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听老师读一遍好吗?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呵呵,有个孩子回答因为这首诗写了小朋友在老师窗前栽下了紫丁香,他们之间的情谊很深,所以喜欢。孩子们能理解到这一点真不简单,毕竟是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现在请同学们也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老师的要求:一边读一边划出课文中的生字,然后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生字可以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还可以问老师。

2、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你们是最棒的。课文当中有很多词语宝宝、生字宝宝,他们都想和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小朋友交朋友呢,快来喊一喊他们的名字吧。(生字卡片出示本课一些重要的词语、生字,重点理解几个重点字的的音形义,或组词,或分析记忆生字的方法,或提问整体认读音节,这在低年级是教学重点,当然不能忽视了。下课后,王艳老师给我指出我这一环节的一个小的失误,那就是在翻卡片的时候有两次居然用手去沾了下嘴唇。这一细节让我羞愧,以后一定要注意,教师的举止行为是孩子们的眼中的榜样,正如有人说“你在闯红灯的时候是否注意了对面楼上或许有一双孩子的眼睛在注视着你呢。”我应该在各方面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三、重点点拨(20分)

1、同学们,静静的深夜里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里彻夜明亮,孩子们看到这一些,商量好要送给老师一件特殊的礼物,自由读课文的第一小节,看看是什么礼物?孩子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给老师送礼物完全可以热热闹闹地进行呀?(怕影响了老师)

3、是呀,为了不影响老师工作,孩子们悄悄地栽下了这株紫丁香,可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多少话儿想对老师说呀!孩子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自由读读课文,用笔画出来,画好后读一读。

  (学生自己读)

  师: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生:孩子们想对老师说:“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你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

师:有了这些绿色枝叶的陪伴,老师就会怎么样了?多么美好的心愿呀,谁再来读这一小节。谁能读得再深情一些,(我看到了,这些绿色的枝叶闪着光泽,在窗口摇曳,我再也不会寂寞。)孩子们还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生: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师:老师工作了一天,真的有些疲倦了,听课的老师们也有些疲倦了,小绿叶呀,你们能给唱一支歌给老师解除疲劳吗?(生领唱)(当我让文娱委员来打拍唱歌时,MYF居然扭捏着不上,于是我就把机会给了那个好表现自己的WJIY,同时我还说了这样一句:机会只有一次,可不能轻易错过哟。)

师:听着你们这动听的歌声,这下,老师又精神抖擞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把第三小节读得更带劲。(指名读、齐读)

师:孩子们还想对老师说什么?——

  生:孩子们想对老师说:“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

  师:谁知道“挂牵”是什么意思?

      (在理解“挂牵”这个词的时候,一个孩子说成了“大手牵小手”,只有王国凯说是“担心”的意思。看来这个词孩子们理解起来也很困难,于是,我接着问:“平时谁挂牵你最多?”回答是“爸爸妈妈和老师。”我趁机问道,老师都挂牵些什么?呵呵,孩子们众说纷纭,基本上是从学习和安全方面上来说的,呵呵,是我平时对他们的生活关心有些少吧。以后当努力呢 。)

  师:正像同学们体会的那样,老师时时刻刻牵挂着你们的学习、安全!谁能带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来读这一小节?(指名读)

    师:孩子们,张开我们的笑脸,让我们用朗读把感谢送给敬爱的老师吧!(齐读)

四、升华情感(7)

1、孩子们有这么多话想和老师说,你是不是也有话想和老师说?

2、我知道大家还有很多很多的话想和老师说,可是,夜深了,星星都困得眨眼,还在辛勤工作的老师呀您该休息了,谁来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想一想,老师会做一个什么样的又香又甜的梦?

(孩子是最天真的,有的说每个人都考100分,有的说在一个盛满鲜花的房间了睡觉,有的说,让同学们都考100分,特别是过年的时候。。。我喜欢这种儿童的天真。后来,我补充说,你们知道老师最大的心愿吗?那就是在座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长大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师:能让老师也做一个这样又香又甜的梦吗?孩子们,让我们齐读这一小节,把我们的爱,把这一株美丽的紫丁香献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齐读)

3、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课下请把这首诗歌背诵下来,你还可以找一些关于赞美老师的诗歌读一读。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1:21:49 | 只看该作者
《一株紫丁香》听课反思
    《一株紫丁香》是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散文诗,诗文富有童趣,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是篇值得反复呤诵的好教材。周五我听了吴更明老师的一节优秀课例展示课,他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闪现着很多的亮点值得我去学习:

一:环环相扣,匠心独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是双向互动的活动过程,教者、学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策划、组织和引导者,巧妙的构思、适当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最大程度地体现自主、发挥自主。
    本节课中,主要采取先抓重点小节,再辐射到剩余小节的教学方法,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每一个教学步骤之间的过渡、衔接,都显现出教者精心思考、细细雕琢的痕迹。课堂从不同的花名以及形象入手,引导学生回忆曾学过的有关花的故事,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含沙射影到紫丁香的模样,紧接着讲解“香”字,并将课题补充完整,在教中学习生字,这是我所应该学习的地方,新颖独特,并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让学生借助形记住字形。课堂从“如果我是紫丁香,想对老师说些什么这个问题,并将一句句、一段段出自肺腑的祝福语献给老师时,一幅满天星光下老师伏案工作的画面徐徐降落,一首歌曲《灯》的旋律缓缓奏起。音乐声既渲染了学生们的祝福,又洗净了学生们的疲倦;不但承接了前面所学知识,而且过渡到对“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这一小节的学习,真是一举多得,润物与细无声处。在如此优美的情境中,学生想学、乐学,学得轻松、愉快。

教者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环环相扣,匠心独运。

二:以生为本,挖掘情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应以人为本,把学生真正地看成是有自由意志,丰富明敏的内心世界,有独特判断需要与能力的活生生的人,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课文,体验真情。

本课是一首散文诗,教学时应以指导感情朗读为主线。教者针对此点,立足以生为本,采取多种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1、理解中读。教学第四小节时,教者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老师给自己提供了哪些帮助和支持。由此,不但理解了“挂牵”一词,而且激发出学生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课文朗读时真情自然流露。

2、自读自评。教者在教学中多次采用自读自评的方法,把读书的自主权交付学生手中。学生自评读得一般时,教者及时送上鼓励的话:还可读得更好,再读。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验真情。

3、想象中读。教者在这节课中,经常提问“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你想对紫丁香说些什么?”等。思绪无边,想象无际。儿童的想象十分丰富,在想象中读,不仅能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加深对朗读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利于训练创新思维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

在此过程中,教者通过引导、理解、想象、说话等训练方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使学生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人本与文本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教学机智是每位教师都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它体现出教师驾驭课堂、组织课堂的能力,闪现着教师智慧的火花。

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细致地解读文本,汲取吴老师的经验,课堂上情景交融,更多的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本,创新理念,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创设情景,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心中最真实的情感,使学生体会学中乐、乐于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1:22:48 | 只看该作者
解放孩子的嘴

——评曾丽丽老师的《一株紫丁香》

莲前小学   何惠真

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六个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敢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我认为曾丽丽老师在这节课中对于“解放儿童的嘴”这点就做得很好,她在全课教学中始终不忘让孩子动口,在动口中得到提升。动口训练是指学生认真阅读,积极讨论,主动问疑,这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曾丽丽老师能在教学时充分选择时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嘴巴动起来,在“动”中积极学习经验。

一、动口质疑。

小学生生动活泼、好奇心强、对新鲜稀奇的事物都喜欢问个为什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质疑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正确引导学生,绝对不能抑制他们的特点。陶行知先生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因此,让学生勇于质疑,在质疑问难中求真知,悟真情,老师绝不越俎代庖、剥夺学生提问的权力,更不能因为学生一开始不善于提问打击他们。在这点,曾丽丽老师的做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读课题提问。学生通过思考后提了几个问题:1题目什么叫一株紫丁香?2什么叫紫丁香?3、一株紫丁香在哪里?这些问题在我们成年人的眼里好象都很幼稚,但是曾丽丽老师不这么认为,她是细心引导,比如“什么叫紫丁香?”一问,明显刚才已经看过紫丁香的图片了,这个学生只是一时间没有想起来而已,曾老师是这么引导的:“这个问题我们刚才已经解决过了,你再回忆一下。”并且指指课件的图片,学生一下子就自己明白过来了。另外,对于“一株紫丁香在哪里?”这个问题,学生说得不是那么清楚,老师就适时引导:“哦,你的意思的想问这株紫丁香种在哪里是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解决。”真好!没有呵斥和责备,只有培养和点拨,真正呵护了学生敢于质疑的情怀,并通过点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善于质疑。

二、动口回答。

我们高年级的老师或许会经常头疼学生不回答问题,课堂显得那么沉默,其实,这和低年级老师有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动口回答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低年级,有的老师问题设计太难了,导致学生想不出来,久而久之就不爱回答了。而有的是太简单了,学生又觉得不爱回答了。这样,慢慢地,学生就沉默了。其实问题难易与学生基础的差异是阅读教学中难以处理的一对矛盾。欲让学生勇于回答问题,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而问,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等方法积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要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时空,切忌替学生回答或武断地否定学生的答案。这点,曾丽丽老师就做得很好。

全课教学,曾老师抓住了“踮”“栽”提问:“为什么小朋友要踮着脚尖儿?”“为什么他们要栽下这株紫丁香?”全课学习就围绕着这两个问题来。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不同“级别”的问题,“为什么小朋友要踮着脚尖儿?”是比较简单的,看来曾老师是有意设计这个简单的问题来开启后进生的智慧大门的;第二个问题相对就难了,必须读文,寻找,才能解决,曾老师意在给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一个综合能力训练的机会,让他们读文、整理。此“二问”打开了所有学生的嘴巴,回答的学生面很广,可见人人有所得,个个上台阶,极好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激情。此外,学生发言时曾老师能抓闪光点,及时鼓励,能激励学生求知欲望升腾,促进上进心高涨。

三、动口读书。

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几乎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第一题都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说明了我们的阅读教学首先就  是要训练学生动口读书。曾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始终不忘让学生动口读书,在读书中体验读书和汲取知识营养的快乐。

看看,读生字,读给同桌听,每个学生都落实了开口的机会,并且有被检查和指正的机会,也有监督别人和指导别人的机会,学生个个读得很认真、很起劲。读词语,拍着小手读儿歌,这个形式让学生快乐张嘴,学生也是个个来劲。在接下来的学习课文中,老师把“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集体读;朗读、默读、诵读等等,都充分让学生有了动口读书的机会。学生有了充分的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有所感悟。看,到了结课时候,学生都能把这首儿歌背诵下来了。这就是读有成效。

总之,曾老师的课能确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引导学生“动口”,在动口中学习知识,在动态中获取静态的知识,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质量,达到教学目的,真值得我们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6 07: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