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7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七颗钻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7:3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
     在教学设计中,抓住让学生感悟爱心的神奇力量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两个重点,以自学、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思维得到碰撞而产生奇思妙想。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爱心的神奇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大胆、丰富的想象、联想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教学步骤: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已经在课外了解了有关北斗星的知识,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讲!(请两位同学讲述后,老师利用多媒体介绍北斗星的知识,和同学们共同了解。)你们可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去了解它的神奇来历。
     二、熟悉课文 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听完故事后,请同学们谈谈你此时此刻心中的感受(听力培养训练)。
     3.哪位同学能复述一下课文?
     三、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探究以下问题:(投影出示)
     ①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小女孩和她母亲的爱心?
     ②小女孩的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是什么力量使水罐有这样神奇的变化?
     ③课文结尾写到:七颗钻石升到天空变成了大熊星座,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学生独立思考后,分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探究。①小题应抓住水罐的五次神奇变化。)
     2.汇报交流
     请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适当点拨,得出答案。
     四、展开想象 拓展思维
     1文中写到:小女孩在一天夜里,拿着水罐出门为生病母亲找水的过程中,累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女孩在睡着后做了一个梦,请你想象一下小女孩梦中找水的情景。
     2.小女孩把水罐递给讨水喝的过路人时,从水罐中跳出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巨大清澈的水流。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个过路人是谁呢?(是真正的过路人,还是上帝……)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奇思妙想
     1托尔斯泰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将北斗七星赋予这样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表达了他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永远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同学们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能为“启明星”的来历创作一个童话故事吗?请同学们试试!
     2.请代表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7:38:1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
     本教案设计侧重于对目前独生子女的爱心教育,将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结合,让他们懂得将孝心献给父母、关心献给他人、爱心奉献社会是一种美德。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健全人格。
     一、引入
     请一位同学背诵孟郊的《游子吟》,大家说说理解和认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做为儿女,我们该怎样去爱护自己的母亲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七颗钻石》,去感受母女之爱的神奇和伟大。
     二、熟悉课文
     1听录音,谈感悟。
     2再读品味,说说令你最感动的是哪儿?
     三、研读重点 品味生活
     1课文写了小女孩的水罐的几次神奇变化?它的神奇变化说明了什么?
     2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那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变成了大熊星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3同学们,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的父母总是对你呵护、关爱备至,请你回忆一下,哪件事或哪一幕给你留下了今生都难以忘却的印象,你能向大家说说当时的情景吗?
     4当前社会中的爱心捐助、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活动、无偿献血等活动,你是怎样看待的?你参与过其中的活动吗?说说你参与后的感想。(自由组合,合作、探讨、交流)
     四、迁移
     1.自读童话《母亲的故事》,感受母爱的伟大,体会童话想象的特点和拟人方法的运用。
     2.请将这篇童话的结尾按照你的想法进行改写,重新写一个结尾。
     五、播放歌曲《爱的奉献》,结束全文。
     六、作业设计
     1.阅读一篇中国作家创作的童话,比较中外童话在内容和艺术上的异同。(小组合作研究完成。)
     2.以某种植物或动物为“主人公”创作一篇童话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7:38:2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设计C】
    创意说明:
     本教案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人物的美好心灵,在相互评价中提高认识,在比较中解读人物。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大胆的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课堂鲜活,学生兴趣盎然。
     课前准备:
    1将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
     2熟悉课文,把握重点,分配角色。
     3根据课文,进行排演。
     4注意丰富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小女孩找水的过程,小狗、母亲、过路人的语言,村民得救后的高兴情形等进行想象。)
     一、了解学生准备情况。
     二、合作表演 评价体验
     1请三个小组分别进行表演。
     2全体同学对表演情况进行点评。
     点评要点:
     A.围绕小女孩的水罐的神奇变化。
     B.小女孩的美好心灵是否凸显。
     C.想象是否丰富。
     D.构思是否有创意。
     三、请同学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收获。
     四、作业设计
     1阅读一篇童话作品,进一步了解童话作品的特点。
     2查阅本文作者托尔斯泰的生平及作品的有关资料。
     【资料整合平台】
     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1828年9月出生在图拉省一个有名望的贵族世家。早年父母先后去世。童年和少年时代受过严格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进入喀山大学学习,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1847年因不满学校教育,辍学回到家乡雅斯纳亚•波里亚纳。他在自己的庄园里试图改善农民处境,未获成功。1851年随长兄赴高加索,当了一名志愿兵,后又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托尔斯泰从50年代开始创作。早期作品主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1851~1857年)、军事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856年)、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年),以及赴西欧旅行时写下的小说《琉森》(又译《卢塞恩》)(1857年)等。60年代初,他的创作进入高潮,除完成中篇小说《哥萨克》(1853~1863年)等作品外,还创作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1866~1869年)。70年代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年)。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在长期精神探索的基础上,完成了世界观的激变,与本阶级决裂,转向宗法农民一边。这时他加强了对专制制度的批判,但又进行“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的说教。80年代以后,托尔斯泰仍不断有杰作问世。189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复活》,可以说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此外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年)、《哈泽•穆拉特》(1904年)、《舞会之后》(1911年)、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年)、《活尸》(1911年)等。晚年的托尔斯泰始终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与农民有距离而深感痛苦,为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农民有巨大差距而十分不安。1910年11月10日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20日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终年82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22: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