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8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初二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卷面质量分析《试卷分析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4:3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初二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卷面质量分析《试卷分析反思》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分析
                                                  巨鹿五中   周丽娟
本次期末考试是有全县统一组织进行的期末考试,每个中学选取5%的优秀学生代表本校参加抽测。如今考试已结束,现就抽测的部分样卷进行分析如下。
一 试卷的试题内容分析
本套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题型分三大类。选择题 填空题 综合读图题 我们通常见到的地理试题不外乎也就这三种,有的试卷上还可以见到连线题,简答题。不过还是以上三种类型为主。。
再看考试内容包含了各章的基础知识
第五章:第一题的2、3、4、5、6、7、12、18、19、23、27。
        第二题的1、2。
        第三题的3.
第六章:第一题的1、8、9、10、13、14、17、20、24、28。
        第二题的5、6。
        第三题的1、2.
第七章:第一题的22
        第二题的4
第八章:第一题 11、15、29、30
第九章:第一题 21
上述这些知识点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基本上在书中可以直接找到,还有一些题目,需要结合前面学到的地理知识,再综合地形、位置、气候、植被多个因素,经过自己的分析才能做出来的题目,如:第一题16、18和综合题2(3)(4)、3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套试卷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性强,难度不大,考查的重点放在教材的第五、六章上,第七、八、九章的内容较少。从所占的分数比例来看也是这个特点,第五章占了32分,第六章占43分,七八九章共占25分,我觉得这个特点也符合本册教材的特点,本册教材本来就是以五六章为重点的。
不过,本套试卷也有瑕疵,表现在
(1) 出题重复现象,如24和26 考察的知识点都是西北的缺水问题。
(2) 所给的材料中明显的包括试题的答案。如在材料分析题中,所给的材料中已经说明台湾最大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可是在下面的题目中却问道台湾最大的河流是————,最大的湖泊是————很显然这都是命题人的疏忽。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可以看出,优秀人数  42人,达标人数  6人   不及格 2人,总的来说从全县选出的这些优秀学生,他们的成绩还是不错的。我们再来看平均分,镇中91.7  乡中 77新华  94.2  五中92.9  育红实验中学89.8    总平均分 87.83
可以看出新华学校略胜一筹。
标准差统计,镇中 s=0.6    乡中 s=1.2  新华 s=0.2  五中 s=0.2 育红实验中学 s=0.9
标准差越大学生之间的差异越大,有以上看出,五中和新华的学生比较整齐,整体素质要好,乡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县城内的几所中学,学生成绩较为优异,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素质较好,另一方面这些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注重深挖教材,抓住重点,加强基础知识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读图能力,学生的学习也扎实到位。相比之下,乡中的学生成绩就显得良莠不齐,优秀的学生可以达到95分,差的仅50多分,标准差较大,这一方面说明,乡中学生素质本身有差异,另一方面,对我们对我们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思考。
    我们所做的这些分析都是针对全县最优秀的学生,我们还有很多普通的甚至很差的学生,我们的教学不但要针对优秀学生,更应面对广大的普通学生。在提高优秀率这方面我们要实行精细化教学,精讲精练,夯实基础,提高难度。要提高广大学生的地理成绩,我们首先要把握好课堂,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我想,只要我们努力了,我们付出了,我们的地理教学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4:32:10 | 只看该作者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师宗一中地理教研组 杨安兴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曲靖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次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强调"三基",突出主干。

(1)"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强调"三基"、突出主干是地理考试的一贯思想和命题原则,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本次考试覆盖面广,基础性较强,整套试卷覆盖了全册书的各章节,且各部分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

(2)突出了知识系统性。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重点突出,人口和自然环境等各章节占的分数比重较大。

3、综合性较强。试题的综合性较强,综合题50分都有较强的综合特性,取消了填空题的这种较为死板、机械的题型。如34题,利用地形地面图,将我国的地形、地势、河流等的特征和地形地势对河流气候等的影响综合在一起。

4、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比重增加。33、34、35等各题中都涉及到了这类开放性的试题,这些试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些试题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的理念,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5、突出对考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考查。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如:31、32、33、34、35题,一个图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6、试卷中运用了卡通人物,使学生在看到试卷和答题时有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学生放松考试的紧张情绪,如35题。



二、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基础知识不牢,概念模糊。

第1小题曲靖市属于低纬度地区,有的同学选中纬度,有的同学选高纬度,更有甚者选西半球;第2小题假如你暑假去昆明旅游,你应该选择的地图是昆明市旅游图,有的同学选昆明市地形图,有的同学选云南政区图,这个题都还有选错的,不可思议。

(二)基本原理不清,是是而非。

第6小题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原因是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之有高山的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有的同学选海拔较高,有的选纬度较高,有的选风沙太大,对原理理解不是很清楚。

(三)读图不仔细,判断失误。

第34题(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自西向东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第34题(2)划分长江中游和下游的界限是(湖口)。所示的地图非常清楚,可以直接从图上找出来,较往年的题难度降低许多,居然有学生乱填乱答。

(四)错别字现象仍然存在。

在这次考试中,错别字现象在有些同学中仍然存在。如“京沪线”写成“京泸线”;“珠江三角洲”写成“朱江三角洲”等等。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一)挖掘教材内容,拓展基础知识的教育

在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学习了气候的分布,但没有讲各种气候的特征,这就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重点的讲解三种季风气候的特征,还可以有目的的讲解三者之间的区别,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二)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注重基础原理的理解

根据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适当降低了教学难度,主要学习地理现象,多需记忆,而理解原理性的地理知识往往又分解在不同的章节中,这些都要求教师在一定的教学阶段后及时的总结归纳,不因为八年级只是面临结业考试,而放松对基础原理的教育教学。又以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气温分布为例,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但在青藏高原,天山等地夏季的气温仍然比较低,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与七年级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相联系,讲清原因,三是让学生理解在普遍性中有特殊性,进行辨证思维的教育。

(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当前初中地理教育面临许多困难。一面是学生普遍不重视,一面是课改教材系统性不强,一面是其他教师的不正确说法,很有可能极大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师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初中地理教师要有忍劲、有“钝感力”,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作为共勉,认真搞好地理教学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4:32:18 | 只看该作者
一、试题的基本特点
1.强调"三基",突出主干。
(1)"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
强调"三基"、突出主干是地理考试的一贯思想和命题原则,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本次考试覆盖面广,基础性较强,整套试卷覆盖了上册书的各章节,且各部分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 
(2)突出了知识系统性
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重点突出,人口和自然环境等各章节占的分数比重较大.

3、综合性较强 试题的综合性较强,综合题60分都有较强的综合特性,取消了填空题的这种较为死板、机械的题型。如32题,利用地形面图,将我国的地形、地势、河流等的特征和地形地势对河流气候等的影响综合在一起 。
4、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比重增加 36、37和各综合题中都涉及到了这类开放性的试题,也都有较强的开放性,这些试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如36题,从秦岭---淮河作为地理分界线入手,要求学生分析其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再要求学生提出类似的地理分界线两条,这种试题在全卷中占到了15分比以往任何一次考试都大.这些试题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的理念,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5、突出对考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考查
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如:31、32、33、34、35、37题,读图题占了48分,一个图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31题。
6、试卷中运用了两个卡通人物,使学生在看到试卷和答题时有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学生放松考试的紧张情绪。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
表述图文并茂,试卷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表述的图象和文字两大系统。全卷图表多达九幅,都是以地图为主。地图质量较高,未发现差错。
试卷设计体现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拘泥于中学地理教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有所体现。试题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比例比较恰当,考查有效。题型结构比较合理,难度较合理,区分度较好,时间控制较好。试题重视记忆、应用和创新相结合,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命题角度广、立意有新意。从整体上看,试题科学、规范、可信,是一套较好的期末考试试卷。
三、答题评析
抽样100份试卷从三个大题来看:得分率最高的为4题分别为100%,得分率最低的为33题第一份,在答题中缺乏灵活性,得分率只有52%。
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有:审题不清,书写不规范,缺乏地理专业述语,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等。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次考试题的难度并不大,但及格率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对中下学生的辅导。基础知识是思考问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工具,离开了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不可能深入,只能是泛泛而谈。学生答题时表现出来的就事论事,不能系统全面准确答题,就是因为对基础知识学习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所致。因此,今后的地理教学仍然应抓住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放松。 
2、加强对学生地理记忆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既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是促进基础知识的掌握,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及时组织复习,利用课前提问、阶段测验等方式反复加强学生的记忆。重视练习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适当、适时地设计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强化记忆,增强学生记忆能力。

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学生学习难度大。笔者认为,对地理概念要重在理解,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应死记硬背。
3、关注生活和生产实际
以生活为源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和实际热点问题,采用自行设问的方式,将素材变成问题,自问自答,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应该学好基本概念、原理,还应该引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师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将生活实践中有兴趣、有价值的、与地理学科有关的问题,引进地理教学,同时注意地理教学的多样性,要有计划地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野外考察、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学以致用。

4、加强地图的教学
地图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教学中要强化图象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

地图被誉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图象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图象知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

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要将读图训练贯穿在图象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高。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

通过地理图象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动用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能从地图上查找在 课外阅读、听广播、看电视接触到的地名和国家并熟悉它们,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 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4:32:27 | 只看该作者
下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一、内容分析

1、试卷设计指导思想:
从试卷整体设计意图是从《地理课程标准》、参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为依据,从考试基本性质和功能出发,注意从初识的知识水平考查教师地理基础知识的了解等学科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关注了是否具有科学的人地观念和基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对初中地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2、试卷要求设计如下:
分值统计:掌握题分占32分,理解题占31分,运用题占37分。
难度比:8:2:0

难度值:0.75

3、学生答卷抽样分析:42份抽样试卷分数统计:
从抽样42份试卷统计情况,低于60分13人,高于60分的29人,80分以上的7人。及格率31%,优良率66%,平均分67.46。
全县平均分63.31

分数最低学校为45.24。分数最高学校76.63

从抽样和预估的数据比较看本套试卷难度是比较大了,35%的试题的预估难度与抽样难度偏大。
4、典型题分析:
得分率较高方面的题,与教材相一致的读图题,原因是教学中学生依据教材内容较熟,不看图就能背下(有违于课标)。
得分率较高题是内容较多的运用了教材以外的地理图和资料材料回答问题。对教材以外的地理事物案例描述的训练活动也较少,答卷中多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回答。另外,教学中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尤其是学习地理时也很少联系相关的地理知识。学生难理解生疏的地理现象的内涵,教师平时教学中更缺乏对地理事物联系的训练活动,多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回答。
总的分析,基础知识不扎实,不掌握,读图的技能欠缺。答题不知抓住信息,分析、归纳及归纳的方法不懂。如:综合题第2题的(2)问题较多。原因是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惯用讲授和学生死记硬背的教与学的方法,缺乏读图有的根本就不读图瞎答,根本就没有读图的习惯、见图就犯难。要求我们的教师平时教学充分建立起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理念不断的引领读图的实践及提问,让学生自己描述问题。
我们的学生在这道题存在的学习中不能反映认识过程、 收集资料。忽略知识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今后教学中不能不注意,所以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认知和训练活动从中培养读图能力。
还应该加强教学中要发展学生读图用图的学习,对学生读图用图的地理学习习惯要刻意的加强引导,从方法上体现指导,不断的养成读地图学习地理的良好的习惯。“养成读图的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二、考试效果
1、这套试题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技能应用在新的相类似的情境中,让学生作出判断、解决问题。如第2、3、7、8、18、19、22、29、 31、41、42、46、47、48、49题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学生判读比例尺、等高线、经纬度、国家位置、中国各地理单元的特征、气候、交通方式等。
2、突出考查对生活有用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原理、技能等。如第2、7、41、46、47、48、49题,将建希望小学、读报纸、参 考、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洞庭湖的治理、外出乘车等事情与比例尺、天气预报、地球运动、区域地理知识、中国水系及保护、交通、乡土地理等综合起来考查。特 别是第42题,区域地理与时事综合在一幅图中考查,巧妙而又不露痕迹。
3、将教材中的图表、景观图进行重新改造。如选择题第32题和第27、38、49题就是利用课本中的景观图、曲线图、水系图进行改造、简化而来。
4、试题考查应用意识。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间接考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第46题(3)(4)你认为产生 的主要原因及你认为解决的办法有哪些。又如第47题,要求学生从地图上搜集地理信息,虽然有许多考生在这一题上失分较多,但这却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方 面,对教师的教学有导向性作用。
三、今后地理教学师生的教与学
在指出缺点的同时成绩是应该肯定的。今年,我县地理教学稳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地理教师对地理学科课程标准细化内容目标及教学工作进行了刻苦的研究。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读图、画图、填图在图中找出说出描出研讨某一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及其规 律等,初步实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另外,尤其是我县初中地理应对考试的教学工作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以内容标准为核心展开期末复习。教师按课标的内容标准指导着学生读书、读图、分析资料、引导学生归纳知识、总结分析的学习方法都有了较前面大的变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的习惯在不断形成,学生与教师共同研究探讨知识的做法不断加强。改变着注重课本知识、注重死记硬背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追寻着师生共同参与学习方法在不断发展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4:32:36 | 只看该作者
对试卷的分析(具体分析各类题目学生解答情况、得分情况、列示典型错误、存在问题及对今后教学的指导意见等)
试卷重视八年级基础知识的考核,题量适中,难易得当,对学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兴趣的提高都作了相应的要求。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1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下册全部内容。

(二)试卷的特点——重读图,以常规题目为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面面俱到,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7、11、12、21、22、22、25等题。这些题考查的都是地理基础知识,大部分属于审题不清,基础不牢。但也从21、22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统合能力较弱,实际分析能力不强,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有待加强。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2、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综合题共5大题,50分。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图、长江沿江工业带的意义、台湾地形剖面图、黄土高原地形图等。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31题范围不只限于八年级下册的知识,还结合了中国气候,学生不能把知识联系起来,考得比较差。等33题,虽然教师在讲黄土高原时曾经讲过,但黄土高原的温度带和内外流域只是点到为止,许多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此外,学生错别字问题突出,有待加强。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33题黄土高原地形图学生得分不高。第35题分析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但如果脑中有图的话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四、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23: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