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6-4 08:31:33
|
只看该作者
柔美的诗境、婉约的教风
——浅评丁婉老师的示范课《再别康桥》
世业实验学校 徐慧瑾
《再别康桥》是我们最为熟知的一首现代别离诗,朗读它犹如在聆听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融汇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深思。如此经典的传世名作要教出味道、教出内涵、教出个性,难度可想而知
丁婉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关注于两大重点: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的意象美,逐步领悟诗情,掌握诗歌的欣赏方法;二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内涵,感受康桥魅力的自然风光之外,体味诗人的康桥情结。
丁婉老师执教的《再别康桥》,如果和同一篇课文的其他教学镜头比较,也许并不算特别出彩,但放在“高效课堂、个性教学”的情境下,却有几个值得特别关注的“看点”。
一、 明确而集中的教学内容
《再别康桥》究竟应该教什么,丁婉老师是经过一番认真考虑的,并且尽量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让学生领略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因此她意识到这篇课文的教学必须“删繁就简、避熟就新”,通过创设情境使得整个课堂围绕一定目标展开。她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注意学习诗歌的特殊性,即通过诵读感悟诗歌的意境。这个意境,也就是诗人在与康桥的短暂惜别中,所交融于景物之中的挚爱与依恋的复杂情感。她一直在小心地引导,细心地听取,捕捉学生接近诗歌原旨的个人感受,无论或深或浅,导向始终如一,就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地读出诗人对康桥的“殷殷的挚爱,深深的留恋”
二、 饶有兴味的朗读
对于本课的朗读设计,丁老师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交织、富有层次的进行,例如:朗读层次——初读、理解后读、再读;朗读方式——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演读。朗读中唯一缺乏的是教师范读,像这样意蕴深刻的美文,教师范读能帮助课堂创设情境并且感染学生。
三、 任重而道远的审美体验
丁老师在预设学生回答时并给出范例,我觉得这并没有拘束学生的思维,而是让学生的回答更有方向感,丁老师因势利导、学生心领神会后用诗化、准确、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有利于学生提炼自己的语言以准确表述自己的意图,这倒也是一次难得的审美体验。
四、 持续而深入的追问
丁老师介绍诗人的康桥情结,让学生各自选择诗节或诗句进行阅读点评,展开讨论。整个启发互动的过程中,不曾刻意安排,却已将每一个诗节都“过”了一遍,这也很符合诗歌鉴赏的个体化选择和自主探究的精神。我非常认可她于尊重与耐心之中体现出的一种把握教学流程的自在与从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处细心的点拨:一是“彩虹似的梦”,一般来说,这里只要能读出梦寄予着诗人的理想即可,但是丁老师却能顺势把学生的感悟引导到诗人内心对于“爱、自由、美”的追求的惊喜发现,既符合多元解读的原则,又是出于因势利导,而不是强加,这就很成功。其次是思考如何理解“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句话,虽然课上教师与学生对它最终的理解感悟仍有可商酌之处,但是“我要不要去寻梦”?“怎样去寻梦”的问题提出,却是至关重要。“梦”牵连和透露出的是徐志摩此番告别康桥的全部诗心,诗人悄悄地来重温旧梦,最后又悄悄地遗梦而去,于怀恋与眷顾之中流露出缱绻而又洒脱的心情。在此后的两个诗节中,生发得最为充分,虽然还应该有更细致深入的揣摩。而教师能够注意及此,表明其语感是相当敏锐的。只是在度的掌握上,略欠火候罢了。
当然,我个人认为这节课也不是没有可改进提高的地方,有几点与大家共勉:
一、导入不能流于形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依据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导语的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势必激起一片思维涟漪,形成急欲一听的感染力;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要短小精悍,一般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会喧宾夺主,学生索然无味。
二、诗歌教学中,通过想象感悟意境是对的,但是在想象和意境之间,有一个不可缺少的中介——意象。《再别康桥》一诗有几个不可忽略的意象,如云彩、金柳、水草(青荇)、彩虹、星辉。我倒认为可以逐一启发学生通过品味鉴赏这些意象,并且将它们合理整合,从而引导学生完整地进入诗歌的意境。有的意象还要加以比较鉴别,以便准确把握进而深刻感受。例如笙箫并不是康桥的景物,它只是来源于诗人的想象,是只能在心中悄然“放歌”的美好感情的象征,是诗人心中的无声的音乐。至于诗人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不属于其他校园景物,而只与缥缈的西天“云彩”作别,自然也更富于象征的意味,更值得揣摩,因为它是这首诗最为独特的意象,也是品读的难点。
三、所谓意境,就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中,诗歌的情境创设、情感渲染还不到位。古诗词的语音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和音乐美。古人读诗很讲究吟诵,认为要从音乐的角度去体会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语言的音乐性在默读中是体现不出来的,必须诵读,而且要反复地诵读。在诗歌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自读,是诗歌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后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前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