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程集镇共青中学 张家华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美术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冷暖特征的影响,还与师生在教学时感情投入程度有关。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这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课改    美育       情感教育   



在学习和研讨《美术课程标准》时,许多教师认为在美术新课程四类目标中,情感类目标是较难把握的,原因就是在以前的美术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美术的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应用目标,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那么什么是情感教育?它对美术教学有什么影响?我们在教学中又如何去实施情感教育?下面结合初中美术教学,浅谈一下在这方面的认识。



初中美术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因此,学习美术对于每个初中学生来说都十分的重要。那么怎样能把美术学好呢?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情感教育不可忽视。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美术教学是在情感参与下的体验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必定伴随着某种情感的产生,必然反映出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精神世界和特征,也反映教师在教学时情感投入的程度,若是师生情感达到了心理学上所说的“共鸣”,则会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定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以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在《美术课程标准》中重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就是想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利用情感的动机功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对美术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列宁说的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可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实施?下面从影响美术教学的各种情感因素说起。



一、教师方面因素



在构成美术教育系统的诸多因素中,教师和学生是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成了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学内容的研发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邓小平曾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驾驭知识的能力,还要有驾驭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情感的能力。要想调动学生的情感,我们就要学会分析学生的情感心理,指导学生情感实践,从这些方面看,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情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情感



情感教育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一些教育专家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感也是人的素质,并且是最重要的素质,从现实来看,情感在人的事业及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情感实践,自己必需要有丰富的情感。有专家预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传统的授业功能将逐渐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这就预示着情感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原因就是许多美术教师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真教育。陶行之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你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术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乌申斯基说的好:“教育别人应从规范自己做起。”因此,提高个人的情感素质,丰富个人的情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怎样丰富自己的情感?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加强理论方面学习,加强智力、道德与情感的整合,树立当代教育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要保持良好的心理气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样在教学时,我们才能利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情感目标及相关的评价方式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能根据美术学科的冷暖特征及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标及评价方式。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教师不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情感教育。例如在学习《我们的奥运》这一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设置了这样的情感目标:为什么我们的奥运会标要用中国印?当你看到它时,有什么感受?学生在讨论时纷纷表达了自己奥运情、中国心,这样就达到了情感教育目的。



再次,教师在教学时要付出情感



美术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师生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由此可见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情趣,自己要感情投入,教学时精力充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只有付出真实的情感,才能收获真挚的感情,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以利于情感的沟通。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由于美术学科不是考试科目,许多美术教师常对学科歧视有情绪,上课时不够投入;又加上教师在社会上的角色也日益丰富和多元化,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把美术课上好,这也是我们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有许多美术教师做得很好,他们在上课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关注自己的课堂,关注自己的学生;能以饱满的激情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使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激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二、学生方面因素



在现代学习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必然要进行情感的交流。而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2---15岁,处于潜能完善阶段,学习目的、方法、性质、内容和途径与小学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学习动机更加复杂,学习方法上灵活性增大,学习兴趣更为强烈和广泛。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标,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让他们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并把感情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中,让他们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接受情感教育。



〈一〉、通过自我感悟提高美术素养、丰富情感



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让学生自我感悟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分析。自我感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应的情感、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要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来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能放得开,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这一课时,学生对人体艺术欣赏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往往只从性方面进行理解,甚至个别女生不愿打开课本去欣赏。我先让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许多学生由于对西方文化背景不了解,开始时抓不住作品的主旨,只是从画面上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于是我加强引导,介绍《创造亚当》和《维娜斯的诞生》的文化背景和创作背景,让学生理解艺术不仅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也是审美与道德和理性融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发挥了“自我”,又通过比较、分析、思考、判断等方式加深了对作品的认识,不但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美术素养,丰富了情感。



〈二〉、改变学习方式,发挥主体作用,树立自信心



现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中增加了“人文性”,强调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在教学中应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要改变过去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要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去主动学习,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增强自信心。而自信心的树立是培养学生美术学习情感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师生之间要加强情感交流,同绘美好图画、共奏和谐乐章



情感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调节功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现在提倡的民主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给学生心理自由,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教育,师生之间应建立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鼓励,得到指导和建议。然而,在与学生情感沟通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策略,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因人而异,让学生也能动情。有位法国哲人说的好:“人是有感情的芦苇”,那种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教师只会使学生陷入爱的误区。在中央电视台媒体广场中曾报到过这样一件事:南京市有位父亲在鞭策儿子成才时,由于方法不当,缺乏沟通,儿子虽然考上大学,但却不愿再叫爸爸,可见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动情呢?对于美术教师,由于课时少,和学生接触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把情感交流仅局限在课堂上,要通过课堂或课余时间与他们多交流,多谈心,做知心朋友,爱他们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维护他们的自尊、用爱滋润他们的心田,使他们得到爱的呵护。著名教育学家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是冰冻了的情感也会消融。”何况他们只是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呢?特别是对那些对美术不感兴趣,或在美术堂上常违纪的学生,教师要时时关心他们,要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多表扬、鼓励,增加其信心。由此可见:情感投入的核心就是关心人、体贴人,对学生满腔热忱是情感投入的前提。有首歌唱的好:“宽容让眼睛笑了,关心让心房暖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生活上体贴、学习上指导、思想上关怀,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这样才便于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同绘美好图画,共奏和谐乐章。



四、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是知识产生力量的桥梁的纽带。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怎样实施呢?



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主要还是集中在课堂上,当我们面对每一个有个性的孩子时,这时教师就应该发挥自己角色的作用,根据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做到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以情动人。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技能的生成,还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内驱力,还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使教学充满情感的魅力。这方面的课例很多,大家可以多研究学习。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仅要具备很高的美术素养,还要有一定教学机智。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氛围及学生学习情绪等因素,进行灵活多变教学:如巧设情境,激发情感;以知育情、深化情感;加强情感与品德、意志等其他因素结合,拓展情感阈限等。如在欣赏蒋兆和的《流民图》时,我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放映一些抗日画面,巧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当时国破家死亡感受,激发学生的护国情、爱国心,学生在学习时心灵受到震撼,深化了情感,得到了很好的教育。



总之,初中美术教学不仅是美术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活动,也是情感交流的重要活动,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美术教育背景下,我们更要重视情感教育。以前如果忽视了情感教育,现在就要尽快补上。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