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技能-几种导入方法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01:3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技能-几种导入方法分析
几种导入方法分析
(一)问题设疑法
问题设疑法是根据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喜好追求源的心理特点,在新的教学内容讲授开始时,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引起惊讶,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的一种导入方法。引入新课时可故意设置疑障或者陷阱,使学生处于欲得而不能的情景,甚至诱导学生上当。若能恰当地运用这种方法引入新课,学生的思维一般能较快地活跃起来。例如:引入《有理数乘方》时
(二)演示实验法
实验导入是指通过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或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实验或利用电教手段,如计算机,投影仪等来巧妙地导入新课。一位数学家说过:“抽象的道理是重要的,要用一切办法使它们能看的见摸的着。”实验导入新课直观生动,效果非凡。通过实验演示导入能使抽象空洞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这样导入印象深刻,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心理,且这种导入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而在一些较抽象的问题解决时,教师常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来引起学生兴趣,并展开课题的研究,如:对于很多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凭借学生已掌握的和新课有联系的旧知识,让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操作,在学生大量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再导入新课,以唤起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例如对三视图的教学,帮助学生实现由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等,还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直观、实验、实例、计算、分步、小结等方法来导入新课。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不能离开针对性、铺垫性和趣味性的原则,努力做到自然得体,水到渠成,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问启示法
   提问启示法是一种通过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引发新课题的导入方法。在讲授某些知识之前,提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而暂时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加以启发,引入新课,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生已经学过正整数指数幂之后,开始导入零指数这一概念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引进零指数,并规定a0=1。学生可能会回答,为了使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法则在被除式指数与除式指数相等时也可以用am÷an=am-n,当m=n时也正确,所以规定a0=1.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那么如果00也等于1吗?这样,学生会对规定a0=1中a≠0这一重要条件印象更加深刻。
(四)悬念设计法
悬念设疑导入是教师从侧面不断巧设带有启发性的悬念疑难,创设学生的认知矛盾,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来导入新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得好:“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这种导入类型能使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教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使师生之间产生共振。
(五)温故知新法
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旧知识复习过程中很自然地学到新知识的方法,即温故知新法(原知识导入法),这是在导入技能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新原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即原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原知识的发展与延伸,从而找出新原知识联结的交点,由原知识的复习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导入新课。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孔子也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我们通常所说的复习导入、练习导入、类比旧知识导入等均可归入原知识导入。这种导入类型也是最常用的新课导入方法。
例如:在教学“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时,我就先出示了一组多项式乘单项式,要学生做题并要求说出计算方法,然后把上题中的乘号改成除号,问学生现在属于什么算式,学生回答: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师:你们能借用多项式乘单项式的方法去试算一下今天要学的知识吗?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均跃跃欲试,成功的用学过的乘法知识解决了当天的除法知识,并且在解决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再如:矩形的性质导入:
教师先提出: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并在前面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请大家回顾一下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
(学生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学生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学生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学生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然后教师给出课题: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它和前面学习的平行四边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好好观察,思考,它和普通的平行四边形有何区别。
(六)类比分析法
  类比是指通过相似性建立不同类型的对象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波利亚将类方面:首先,类比是提出新问题和得到新发现的重比的作用归纳为三个要途径;其次,类比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最后,类比还是一种对猜测进行检验的方法,即对于两个类比猜测来说,如果其中一个猜测得到证明,则另一个猜测就变得更加可靠。类比分析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引导学生对某些特殊知识经类比分析得出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另外一些特殊知识的导入方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导入新课也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可以做如下导入:方程的同解原理与不等式的同解原理有类似之处,我们可以用类似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来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看似三两句话,但这样的导入能把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从已知的对象迁移到未知的对象上去,同时促使学生迫不急待地去学习和研究。
(七)史实介绍法
史实介绍法是指在讲授有关数学概念、定理、方法时,首先给学生介绍一些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有趣味的数学史实,从而可以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引用数学史料,特别是用自己国家的数学史资料导入新课的效果最好。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数学探索过程中,不仅创造了许多先进的数学成果,而且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数学家。直到现在,我国古代数学在许多领域,仍遥遥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以这些数学成就及数学家的奋斗史作为新课的导入内容,不仅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充实,形式更生动活泼,而且能把学生带入祖辈们当年的创造性劳动的情境中去,那种进取、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和高尚情操,不能不深深地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用数学史实引入,要求教师多阅读积累与中学数学有关的数学史料,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及时准确自然地引用一些中外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作为导入材料,使学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新课之中。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时,教师可向学生讲述丢番图的墓志铭:“过路人!这里埋葬着丢番图,他的童年占一生的1/6,过了1/12以后他开始长胡子,再过1/7以后结婚,婚后五年得子,可惜儿子只活到父亲年龄的一半,丧子四年以后,老人也度完了风烛残年。”这就是一个妙趣横生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教师可通过这样的史实故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00: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