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体育教研论文:体育教学中竞争意识的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09:1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体育教学中竞争意识的培养
广西桂林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实验中学 谢卓锋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意识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素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竞争意识的内涵、竞争意识与体育教学的内在联系以及培养竞争意识的必要性,进而从体育教学培养竞争意识的原则的基础上谈培养竞争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  竞争意识  培养

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生活条件逐渐富裕,使孩子的优越感日益增强,父母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有所勿略,导致学生出现过于依赖心理,学习没有激情,意志薄弱,缺少拼搏的精神。作为学校、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这个重任,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1.再认识竞争意识的内涵

竞争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为了满足完善自身,实现自我需要的社会性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竞争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支配人的行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具体地说,是人们运用竞争规律,根据竞争双方的客观实际,为夺取胜利而制定的行动计划,并以此作为在竞争中指导个人行为的特殊心理过程[3]。竞争意识在社会化形成过程中由外因和内因引起,外因即他人或环境的刺激;内因即由外因引起的自我发展、自我扬弃的过程。

2.体育教学与竞争意识的内在联系

2.1.体育教学强化竞争意识

体育运动在本质上是竞争性的活动,体育教学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竞争意识养成的教育。“竞争是体育的灵魂,没有竞争就没有超越,就没有创新和发展。”体育与保守和惰性势不两立,体育运动强烈的竞争性激励着每一个参与者必须全神贯注倾其全力地去拼搏去夺取。持久的体育教育活动可以养成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

2.2.竞争意识能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培养

体育教学不仅能提高身体机能、技术水平、体育经验,而且还可以提升思想、磨练意志、培养顽强的作风和拼搏精神。通过体育比赛和学习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趣与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身体机能、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有助于竞争意识的形成。所以,“现代体育同时还能够作为社会教化手段来促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3.培养竞争意识势在必行

3.1.人类发展的要求

人类的竞争与相互协作是紧密联系的,竞争与协作既对立又统一,互为前提。一方面,人类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为发展个人能力所不及而需要协作;另一方面,人们为了证明个人潜在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每时每刻都在相互竞争之中。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原动力,因此竞争与协作一起构成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形态。

3.2.时代特点的要求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现代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更接近于体育比赛,在机会均等条件下,谁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强,谁就有可能占据优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竞争机制已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竞争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效益、发展经济的手段,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生机。俗话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机制给人带来危机感和压力,为了摆脱这种危机感和压力必然要在竞争中取胜,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3.3.体育运动的特征要求

体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竞争性,要求参与者具有极强的竞争意识。竞争是体育运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体育运动的生命所在。体育现象中竞争机制的存在,使参加体育竞争的主体不断更新。在绝大多数项目和体育活动中竞争是基本形态,竞争始终贯穿体育运动的过程,参与者既是竞争的主体又是竞争的客体。比赛场上的竞争气氛和竞争行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它不仅使直接参与者有极强烈的情绪体验,就是间接参与者──观众,也同样被激烈的竞争场面所震撼。因此,不论是直接参与或是间接参与,都能感受到体育活动强烈的竞争气氛。

3.4.新课程改革和学习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新课程的诸多特征如:地域性、针对性、时代性和现实性、探究性、实践性,注重课程目标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的紧密结合,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同时,充分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增强竞争意识是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培养的一个目标。这种更新和发展必须在个体本身的比较或是对其他个体的对比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学习存在竞争,有学习就有竞争,有竞争才有创新和发展。

4.体育教学中竞争意识培养的原则性

4.1.公平性

这里说的公平环境是指各个个体和团体之间的力量的均衡、比赛规则的平等。双方实力的对比不相上下,能力势均力敌,势必会形成“你追我赶”的激烈场面。在相同的时间、场地、器材、气象等客观条件下进行的参与者无一例外,在游戏规则、比赛规则、秒表、尺子、比分面前人人平等,有公平才能合理竞争,才能保证参与竞争者的心理平衡和不断进取的决心。创造公平环境是培养竞争意识的前提条件。

4.2.目标递进

坚持这一原则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保持竞争的自信心和持久性。体育运动的竞争都是具有具体目标的,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逐步升级”的阶段性目标,渐次达到总目标的水平;然后,再为实现下一总目标奋斗拼搏,这就可以激发学生在竞争中对新目标的不断追求,从而保持良好的竞争状态。

4.3.自主与创新

学生的主动意识是培养竞争意识的内在驱动力,有了主动意识才会用心去做,才会积极,才会拼博。竞争意识的培养,必须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获得。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团体的力量配合和人际关系协作,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新奇,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培育竞争兴趣和技巧。

4.4.竞争与合作

合作与竞争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而合作之间有竞争,竞争之中有合作,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但是,不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是以学生个人能力作为起点的,能力在竞争与合作中既是上级目标又是起点。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溶于团体,吸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成为竞争的强者,运动技术的学习既是个人自主的活动又是群体的共同活动,需要学习、模仿和借鉴他人之长处和好的经验,如:大部分田径项目。而群体性项目需要通力合作才能获胜,如:篮球、排球、接力、游戏等。

5.体育教学中培养竞争意识的方法

5.1.教育引导法

正确的竞争意识,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首先要端正思想,清楚竞争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竞争意识,而没有竞争实力也会一事无成。通过思想的引导,树立自尊、自强的学习信念,明确上体育课的目的任务,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和培养竞争意识的必要性。

5.2.成功动机法

动机是个人心理趋避相对的两种倾向,把某种成就活动、愿花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以达到成功或完美的境地的动机称为成功动机;把害怕挑战、避免或迟疑加入一种成就境地的动机成为害怕失败的动机。两者关系为:成就需要=追求成功动机—害怕失败动机。追求成功动机高的人会勇于克服困难、有挑战欲望。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项目特点、个体差异、爱好特长不同,把握学生的成功动机心理,提高竞争意识。

5.3.目标定向法

目标定向指一个人积极参加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倾向。是内心追求的成就取向。高任务/低自我定向、较低任务/高自我定向的动机更利于个人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努力程度、持续性和运动效果。所以在目标定向时要适当,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由参与任务变为自我参与。

5.4.赛事法

在体育教学中竞争无时不存在,只要教师善于利用比赛法,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比如在练习广播操时让学生分成小组练习,然后进行评比、评优,还有各种球类赛、小团体接力赛等,通过比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5.5.游戏法

体育游戏是体育手段的一种,既有娱乐、健身、技能学习等作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培养机智、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根据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奇的东西,容易兴奋,抑制能力弱的特点,若教法过于死板、单一或难度过大,技术动作过于复杂等等都不容易吸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相反学生常常会有侥幸和逃避的心理,如果把教学内容融在游戏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5.6.榜样激进法

中小学生可塑性强,喜欢模仿。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起到榜样的作用;其次,教师可以列举古今中外的领袖人物、专家名人、体坛明星等的模范事迹来激励学生;再次,教师可以在学生身边选取优秀的教师、学生作为表率,让他们感到“可望又可及,可模仿又可学习”,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5.7.小集团教学模式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小集团由教师安排或自愿组合成4~5人一组,根据学生的运动技术掌握情况、身体素质、性别和爱好等方面因素全面考虑,适当调整,使小集团成员间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排序上形成一定层次的梯队,能互补,有利于互相帮教活动的开展;集团的成员相对固定,小组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分组的类型有:自然分组、同质分组(技、体能无大的差异,体现组内竞争)、异质分组(均衡各组实力,体现组间竞争)、帮教型分组、伙伴型分组、性别和兴趣爱好分组。小集团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代表集团的个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互相竞争,使学生觉得个人“命运”与集团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集团利益,互相吸引,互相激励,团结协作,积极竞争,努力拼搏,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取胜。使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提高,培养全局观念、强烈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5.8.因材施教法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材”进行教学,引起竞争,培养学习兴趣。比如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分三层次(A、B、C)进行短跑教学,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目标,根据体质、技术水平等安排不同的运动量,让身体素质好的在成就中突破,中等素质的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求进,体质差的学生在兴趣中提高。

5.9.多元评价法

合理、及时的评价可以更好地培养体育品质,改进学习方法,发挥个人特长,提高学习积极性,展示自我,促进竞争,达到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效果。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对其多元化评价。内容上对学习态度、合作交往能力、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和进步幅度、体能素质(协调性、柔韧性、肌肉力量等)等方面评价;标准上采用相对性标准与绝对性标准相结合,相对指自我比较进步程度,绝对指对比他人所进步的幅度;重心上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移,注重学习习惯、技术能力形成性评价;形式上由自评、互评、组评和教师评的多元化的评价形式相结合;方法上采用规则定性与目标定量相结合、学习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竞争。

总之体育强化竞争意识,竞争意识也能在体育教学中得以培养。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教学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4-91

[2]刘中良学校体育与人的竞争意识培养[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20(4):91。

[3]马爱国体育与竞争意识的社会化[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17(1):24-25。

[4]刘军论体育的竞争精神[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21(1):45)

[5]张新华体育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体育学刊[J]2002,9(5):95—96

[6]王玉芬  在田径教学训练中实施小集团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37—238

[7]刘顺凯.浅谈体育教学评价的六大变化[J]. 试教通讯.义务教育2004/35-36合刊(总第159-160期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4: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