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数学公开课等差数列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5 08:4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等差数列。本节是人教版必修五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设计这五个环节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构思。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 【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二章的基础,为以后学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等比数列奠定基础。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也是主要考察内容之一,同时它在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很好的题材。等差数列是学生探索特殊数列的开始,它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对数列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能根据有限项猜想出通项公式,并且学生对数学新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也有不足之处,我所教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不强。

二 【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本节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 在知识上,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初步学会用通项公式解决问题。

2. 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寻找规律,讨论解疑,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3. 在情感上,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并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同时,结合我所教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节的重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难点:用猜想,归纳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地探索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  【教法学法设计】

  本节课堂我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采用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形成和应用。

四  【 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本节课的开始,利用多媒体展示四个例子,提出问题一

让学生观察实例,学生很轻松的得到四个数列,也能很好的完成问题一。这样既让学生感受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提高了学习本节课的兴趣。然后,根据结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数列中的共同特点,然后对照课本,给出准确的概念。在给出定义后,我给出问题:你能否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这是概念的收尾工作,用几个易混的数列,检测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强调了概念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2   发现问题,小组探究

概念给出后,让学生尝试猜想出四个引例的通项公式,然会提出问题二,小组交流,共同探讨。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你争我抢,你说我补充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轻松又激烈的课堂氛围中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其实,学生大多还是用不完全归纳得出通项公式,这时我给学生指出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试着引导学生用更精确的方法——累加法得到通项公式。

3   当堂训练,共同提高

公式给出后,学生很容易发现公式中的四个量,也能总结出知三求一这一类型题,然后我给出四个这样的类型题,分四个小组完成,看哪组又快又准,这样学生既熟识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此时学生感觉这节内容简单易学,我趁热打铁,给出类型题2,让学生自主完成。通过这道题学生增强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了数学建模的思想,也充分理解了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应用函数思想,手段解决数列问题。

4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新课结束后,我带领学生从知识内容——知识应用——数学思想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有助于学生学习,记忆,应用,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然后我以必做题和选做题的形式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作业。

五、【教学评价设计】

1、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亲身经历了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是自觉主动地发现结果,对所学知识应该能够较快接受。     

因此,我认为可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最后,是我这节课的板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批评指正,谢谢指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0: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