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5-3 06:46:07
|
只看该作者
【巩固训练】
1.“疾”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小病;②苦痛;③痛恨;④快、迅速;⑤强、猛烈;⑥通“嫉”,妒忌;⑦弊病,缺点。选出准确的义项,将序号填在题后括号里。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3)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 (4)(海瑞)素疾大户兼并( )
(5)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6)会长老,问人民所疾苦( )
2.“绝”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杜绝、断绝;②隔绝;③极、尽、穷尽;④停止、消失;⑤无路可通;⑥横渡。选出准确的义项,将序号填在题后括号里。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3.“致”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达到;②送达;③表达、传达;④招引、引来;⑤归还、交还;⑥意态、情趣;⑦(意志)集中在某个方面。选出准确的义项,将序号填在题后括号里。
(1)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
(3)罗敷前致词:使君自有妇( ) (4)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
(5)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4.“用”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任用;②使用;③采用;④用途、用处;⑤物资、财用;⑥因、由。选出准确的义项,将序号填在题后括号里。
(1)用心一也( ) (2)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
(3)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 (4)莫用众人之议也( )
(5)皇上欲大用康先生( )
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河曲智叟无以应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用心一也
D.先帝不以臣卑鄙
7.下列四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8.请选出译句不正确的一项(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螯,然而却没有一点寄托,是因为心浮躁的缘故。
9.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声非加疾也
(3)假舆马者
(4)蟹六跪而二螯
(5)用心一也
(6)金就砺则利
(7)蚓无爪牙之利
10.下面三个句子是同一个句式,请你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句式,然后翻译。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1.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给加点实词解释:
①声非加疾也 ②非利足也
③非能水也 ④而绝江河
(2)选出加点字解释相同的项( )
A.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
B.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致千里
C.而闻者彰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D.其曲中规 其如土石何?
(3)翻译: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选做题(4)本段围绕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12.阅读下文,完成(1)~(5)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古代的一步。
B.风雨兴焉 兴:起。
C.驽马十驾 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D.金石可镂 镂:雕刻。
(2)下列“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五亩之宅 ③蟹六跪而二螯 ④顺风而呼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卒廷见相如
C.木直中绳, 以为轮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积累善的德行,那么精神智慧就自然得到了,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B.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C.平常不断地做好事,养成良好品德,达到很高境界,圣心也就具备了。
D.积累一件件好事,养成善好的品德,那么精神智慧就自然会形成,圣贤的心意也就能完全领悟了。
(6)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与“舍”。
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13、下面三节文字均选自《荀子•劝学》,读后完成1~4题。
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关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②。
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③之根为芷,其渐之滫(xiū,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降邪而近中正也。
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②禽牍: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③兰槐,一种香料。
(1)给甲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加上标点。
小 人 之 学 也 入 乎 耳 出 乎 口 口 耳 之 间 则 四 寸 耳
曷 足 以 美 七 尺 之 躯 哉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形乎动静 形: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渐之滫 渐: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必就士 就: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而异俗 长: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所渐者然也”的“然”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文中“教使之然也”的“然”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劝学”的目的出发,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基本观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