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2:0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亚市第二中学   曾淑华
摘 要: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化学  学习兴趣  教学有效性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一线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来说,其内容繁多,特别是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原理枯燥乏味,令学生望而却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课的地址选在实验室,边做一些趣味性实验,边展示、讲解部分贵重仪器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并在适宜的晚会上做一些魔术试验,激发学生学化学的欲望。例如,在布置学生阅读“氯气”一节时,可先给学生讲一讲下面的史实:1915年4月44日,德国军队在比利时战场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氯气,导致英法联军1.5万人中毒、5000人死亡。又如,在布置学生阅读“氯化氢”一节时,可给学生观察一瓶氯化氢气体,并做喷泉实验,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氯化氢气体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遇到疑难问题,鼓励他们适时提问,然后,与学生们一起相互讨论,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例如,学生做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有些学生发现银白色的铁钉表面附着一层黑色的物质,于是,有的学生提出了疑问,我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并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其中,一个学生说:“这黑色物质是什么?”另一个学生说:“铜是红色的,这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通过讨论交流,得到了合理的答案。我继续引导学生讨论,并反问学生:“在实验中,为什么会观察到黑色的物质?”又一个学生说:“因为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产生了黑色的氧化铜。”我肯定了这位学生的看法,学生们非常兴奋。因势利导,再向学生们提出问题:“怎样改进这个实验?”我没有直接说出实验的改进方法,而是让学生们去讨论探究形成共识:铁钉与热的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较明显地观察到红色的物质。通过师生交流与讨论,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培养情感,稳定学习兴趣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关爱,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师的认识以及改变学习的态度,使学生充满了学习的动力,感觉到自己是被关爱、关心的,学习会由被动转为主动,无形中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兴趣。有的学生通过上课捣乱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老师关爱他,注意他。我们对待这样的学生要给他鼓励,让他有动力,建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就能转变学习他们的态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上课的时候要注重感情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要用肢体语言来带动学生,对待有问题同时又积极用功的学生,我们要多花时间,解决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用温和、关心的语调来与学生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联系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往往对某些化学物质的用途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加强化学物质用途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走进课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促成教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例如,在学习乙烯的用途时,学生了解到: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的调节剂,用它可以催熟果实。我可以感觉到这知识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的课外资料,并要求学生完成教材里的家庭小实验:用熟苹果催熟未完全成熟的青香蕉。学生们兴趣很高,有些学生把这个家庭小实验带到学校里做。因此,加强化学物质用途方面的教学,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走进课本,走进生活、生产和社会,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思路,有利于老师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处处渗透着化学,如果能够把化学知识同生活联系起来,一是能巩固知识,二是能修证知识,这样会使学生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尤其是周边的人不懂这些时,更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无形中对化学产生兴趣。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如果家里没有冰箱,可以用石灰水来保存新鲜鸡蛋。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强化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重视兴趣广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
一方面利用化学知识与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美学等学科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还可通过对一些科学家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正是由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从而懂得兴趣广泛性的重要。
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可收集大量的趣味化学片断、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史、化学魔术、化学谜语、化学游戏、化学趣味实验等,通过讲座、表演、比赛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三方面直接让学生参与做好家庭小实验。在布置作业时,也让学生做适量的练习题,但这些是次要的,主要的是注重挖掘教材中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知识,结合教材中出现的家庭小实验,把实验让学生“搬”回家里,三五人一组,充分利用家庭中的器物和用品(例如厨房中的一些用具和调味品),去重新探究和验证在课堂上或实验室里所做实验的结论,注意让学生把实验的步骤、现象、结论以及出现的问题等做好记录,等第二天课堂上再让各小组相互讨论、横向比较,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要一一解答。这样做,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就是把说话的权利,畅想的自由还给学生,而这仍然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适时点拨。作为老师,也要有更多、更广的源头“活水”,注入教学之中,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否则学生不愿意或无心听课,教师所有的努力都将是徒劳,教学的有效性几乎为零。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会敢说敢问,才能真正培养出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Ⅰ,必修Ⅱ, 2004年。
[2]李伯黍,燕国材. 教育心理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59—277。
[3]蒋蓉,《化学课外活动的一点尝试》,《化学教学》1996年第6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9: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