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称象》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28 13:11
标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称象》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PPT课件下载地址:
http://www.lspjy.com/forum-6-1.html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称象》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文讲的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出称象的办法比官员强,比官员妙,这实在难能可贵。曹冲称象的故事,因此广为流传;曹冲爱动脑子,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值得我们认真借鉴。本课重点介绍了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学设计思路】
学习本课无需分析课文。要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个遇事爱动脑子,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利用课文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拓展思路的氛围,可以让学生留下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并会写六个生字。
2、能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3、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能从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愿意把本文的故事讲给他人听。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的内容,从中受到启发,鼓励学生做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的人。
2、学习生字、新词,能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教学方法】
游戏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录像,激趣导入
1、观看动画片《曹冲称象》,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故事?
2、板书课题,简介曹冲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轻声朗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的序号。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用简单的话概括出课文的大意。
3、认读生字:
⑴ 出示“我会认”生字卡片。
⑵ 出示“我会写”生字卡片。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称象的方法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中介绍了称象的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是最好的?
2、学生汇报。
3、前两种方法为什么行不通呢?请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语句。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
5、观看录相(两种方法)的录相,增强学生的理解。
四、巧用实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请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曹冲答象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呢?把有关的语句画在书上。
2、反复朗读找到的句子。设问: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简易的器材,谁愿意为大家演示称象的过程呢?
3、播放录相《称象》中的片断,了解称象的过程。
4、再读书中文字,思考:要称出大象的重量应该分几个步骤呢?学生讨论。
5、汇报。
6、与官员提出的方法作比较,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7、按上述步骤,作这个实验。思考:从这个办法中,你有什么体会?
8、此时此刻,你能用称赞的口气,对曹冲说句话吗?
9、教师小结:曹冲称象的方法很有创造性,造不出称象的大秤,可以用船;不能把大象杀了,就用石头替代。他想出了一个别人想不出的办法。其实,他是利用了水的浮力。
10、用称赞的口气再读课文,练习背诵。
11、指导背诵。
投影出示背诵提示语:
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五、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1、曹冲的办法在当时来讲是很好的,符合当时的情况。请你动脑筋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2、学生发言,评议。
3、请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六、课堂练习
1、我会组词:
称( ) 住( ) 像( ) 再( )
秤( ) 柱( ) 象( ) 在( )
止( ) 照( ) 点( ) 办( )
正( ) 找( ) 热( ) 力( )
2、选词填空:
再 在
⑴ 小明把作业放( )李老师的办事桌上。
⑵ 这个话题,没有( )说的必要了。
⑶ 李玲( )次见到了音乐大师。
⑷ 我( )路上摔倒了。
七、总结全文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28 13:11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内容
1、练习朗读,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吗?
2、练习背诵课文。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识字规律
1、学习本课中“我会认”的生字,找到识字规律,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⑴ 出示写有“我会认”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纠正读音。
⑵ 请你仔细观察本课会认的生字,小组讨论识字方法。
⑶ 学生汇报表演:
① 加偏旁方法记忆。
② 重点指导:艘 微
⑷ 反复认读,开展识字游戏:
① “抓错游戏”教师故意读错字,请同学们指出,并加以改正。
② “转字盘游戏“用硬纸制作字盘,分成十三格,分别写上本课的十三个生字,中间安个轴,让纸板转动,在黑板一处做个记号,把转字盘放在指定位置,转动后停下,说出汉字的字音。
3、学习本课中“我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书写:
⑴ 出示写有“我会写”的生字卡片,找准结构规律,指导学生书写。
⑵ 这些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独体字:再、象
左右结构:像、做
上下结构:点、照
⑶ 分别指导学生书写。
⑷ 在指导中及时点评。
三、课堂作业
1、我会填:
一( )大官 一( )大秤 一( )线
一( )大船 一( )大树 一( )大象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的生字、新词。
2、练习讲故事《称象》。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28 13:11
【教材分析】
《称象》是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动脑筋想办法,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七岁的孩子,竟然解决了连官员们都无从下手的难题,学了本文就是想让学生明白遇事要善于观察,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校园生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乐于接受课程标准的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会用“一边……一边……”说话。
3、能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愿意主动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多读,明确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转字盘、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一定都见过大象吧!象很大,也非常重。现在我们要知道大象的重量是很容易的,但在古时候却十分困难。可是就有一个聪明的小朋友想出了绝妙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你想知道这个小朋友是谁吗?他想出的是什么好办法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动画欣赏、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动画,并伴有课文内容的录音。
2、提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和板书课题)故事中都有哪些人物?他们谁想的办法最好呢?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自由读一读吧!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并圈出文中的生字。
2、交流识字:
同桌间互相学习生字,互相介绍记生字的好方法。(如,给熟字加偏旁,形近字区别记忆等)
四、巩固识字
1、转学盘认字,用硬纸板制作字盘,上面画上十三个格,分别写上本课的十三个生字。在黑板的某一处作上记号,转动字盘停下后,学生快速说出停在记号处的是什么字。(相机对学生进行扩词、说话训练)。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
例如:议、议论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用一边……一边说话)
⑴ 指名读。
⑵ 同桌读。
⑶ 挑战读。
五、朗读感悟、深入学习
1、刚才同学们读句子读得非常好,老师相信大家认识了文中的生字,你们一定能把文章读得更好。在认真读的基础上,大家找找课文介绍了称象的哪几种办法?你认为哪种最好,为什么?
学生反馈阅读情况。
2、看来,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那么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呢?让我们边听边看吧!
⑴ 课件演示称象过程,伴有相关内容录音。
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四自然段:
讨论:曹冲称象分了几步?每步是怎样做的?
教师参与讨论,全班交流。
⑶ 选代表模拟试演曹冲称象的过程。
六、拓展延伸、引发深思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看、议、演,已经感觉到曹冲称象的办法很有创造性。造不出称象的大秤可以用船;不能把大象宰了就用石头,想出了一个别人想不出的办法。曹冲的办法在当时是很好的,你还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方法呢?下节课老师就请你用自己的办法来称象!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28 13:11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就约定好了每个同学都要讲讲自己准备怎样称象,同时老师还建立了“曹冲奖”,奖给想法既独特又合理的同学,你们有信心拿奖吗?
二、讲故事比赛
规则:分小组,先在组内说,然后选出本组想法好的同学参加全班比赛,最后全班交流,评出“曹冲奖”!
三、写字指导
每位同学都开动脑筋想出了自己的好办法,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接下来我们要写字啦,你能不能再次让老师和其他同学佩服你呢?
1、课件演示字的笔顺、位置:
例:“再”,出示“再”的间架结构,用红色按学的笔顺填充空心部分,方便学生观察,对于易错的地方多闪烁几次。“再”字最后三笔“竖、横、横,可多次闪烁出现。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扩词练习。
其他字按此方法一一进行。
2、学生描红范写。
3、学生脱离范字练习书写。
四、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称象》这篇课文,你从曹冲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生反馈自己的见解。
五、作业设计
讲故事:回家后主动向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28 13:12
中国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有人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能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把大象杀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条大船上,看船身下沉了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里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里的石头,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吗?”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他叫人按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