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22:5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
                                    
18《孟子》两章
设计人:范书颖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 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3、 背诵两文。
助读材料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 导入
二、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三、 再读课文 疏通文意
(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理清文脉,把握文意
1、本文的论点?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五、中考链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3分)
⑴ 池非不深也( )
⑵ 委而去之( )
⑶ 故君子有不战(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C、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始龀,跳往助之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⑴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                               。
 ⑵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                               。
 
 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二、 再读课文 疏通文意
(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理清文脉,把握文意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5、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四 中考链接

2009 年北京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___(2)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饿其体肤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短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3 分)
  5、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_____
身体上 ___________,行为上要______ 。(用原文回答)(2分)
6、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23: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