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口技》导学案教学设计反思
二十 口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2.正确朗读翻译全文,重点理解表示时间的词语;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理解其作用;4.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理解其作用。
【知识链接】
林嗣环,字起八,号铁崖,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后畲(现驷岭村)。他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中进士,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山西左参政道。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集》、《过渡诗集》、《回雁草》、《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且其中还有腹语术。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感。
一、自主学习
(一)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 朝的 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屏障( ) 呓语( ) 齁声( ) 曳屋许许声( )( )几欲先走( )
(三)解释加点的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 ( ) 施八尺屏障( ) 众妙毕备( ) 会宾客大宴( )
众宾团坐( ) 夫叱大儿声( ) 宾客意少舒 ( )虽人有百手( )妇抚儿乳( ) 奋袖出臂( ) 但闻屏障( )其夫呓语( )
(四)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词性。
1. 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宾客意少舒 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坐寂然 坐屏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手有百指 指其一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既而 俄而 少顷 一时 未几)
1.(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 ),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齐发,众妙毕备。
4.( )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5.( )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六、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二、合作探究
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2.文中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极其简单的道具,其用意是什么?
3.全文是如何以“善”字统领全文的?
七、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毕业典礼 B.毕生精力 C.丑态毕露
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莫名其妙 B.至理名言 C. 有名无实
3.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
4.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
5.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
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原文填空:
⑴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
⑵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
⑶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什么(写出两句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第二自然段写品技表演的顺序是 、 、 、
⑹写听众情绪随着表演而起伏变化的句子是
⑺真切地说明拍儿声由小到大的句子是
⑻写宾客如亲临火灾现场的句子是
【总结反思】
二十 口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4.通过想象,关键抓住口技表演的艺术构思,深入思考,体会文章的精彩片断。
【重点难点】
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揣摩语言,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会宾客大宴…… 释: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释:
3.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释: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释:
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释: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臂出袖,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释:
二、合作探究
1.思考:
①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
②“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
2.注意掌握第一段中重点词句。
3.文章的第2、3、4这三个文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
(1)找出口技人表演了哪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
第二个场景:
第三个场景:
(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摹的?描摹了哪些声音?
4.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一一找出来。
三、精读精练
课内语段阅读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给加点字注音
犬吠____ 几欲先走____
2.释词
间____ 奋____
俄而____ 战战____
3.理解填空
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众人灭火之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____”一词可以看出。
4.“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5.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是什么?
6.用“‖”划分层次,并说明理由。
四、拓展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她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无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1.指出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唱了十数句之后,……不禁暗暗叫绝。 ( )
②满园子里便……都听得见。 ( )
2.找出文段中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句话是怎样写声音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初看傲来峰……愈险愈奇!”这句话是怎样描绘声音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本文和《口技》描绘声音的手法有什么相同点?
【总结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