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1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听课反思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5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晏子使楚》听课评课有感——胡为芳



上周五,我和年级组的几位老师到孙桥小学参加区里的教研活动,听了两位教师的展示课,收获还是很大的。

为了让教师更完整更全面地整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此次活动特意请两位教师在同一班级进行《晏子使楚》的第一第二课时的教学活动。

从此次活动中可以学习的有:

一、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晏子使楚》这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的事。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针锋相对,反驳了楚王,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上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重点是学习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针锋相对,智斗楚王的过程。老师新授时在总体了解了课文后,就直奔主题,问:楚王几次侮辱晏子,分别在什么时候?然后请学生读课文,抓重点问题“楚王是怎么做的?晏子是怎么做的?”展开教学。学生学习的思路清晰,学得明白。

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教学楚王和晏子的三次交锋中,教师能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给了学生比较多的学习讨论时间。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需要教师能创设富有情趣教学活动,枯燥的读背,学生肯定要丧失兴趣,他们喜欢新奇事物,喜欢展示自我。表演是孩子喜欢的节目,教师抓住了这个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设计符合人物身份的的动作。一声冷笑,一个眼神,学生学得不亦乐乎。为了演好角色,学生就必须主动地去读课文,这是一个需要多种才能的综合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能力,相信这时候孩子是全身心地投入在语文学习中的。因此学生们能读出楚王的趾高气扬、骄傲自大及对齐国的蔑视和嘲讽;能读出了晏子的机智聪明、不卑不亢。通过朗读,通过表演,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晏子的聪明才智。

三、引导学生理解言外之意

    在三次交锋中,晏子和楚王的话都有言外之意,教师在教学中能抓住重点句子,读读悟悟,读悟结合,让学生深切感悟楚王侮辱晏子的真正目的是侮辱齐国,晏子反驳楚王是为了维护齐国的尊严;能抓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通过学生读、再读,思考句子含着的意思。如两个“水土不同”。前一个指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而后一个指人成长的人文环境。课堂上学生很好地体会出来了,这个练习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四、增加历史文化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很注重历史文化知识的渗透。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告诉学生晏子的“子”不是真名,而是指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敝人”,在文中是指自谦,而往往越有学问的人,越发谦虚。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晏子使楚的原文呈现给学生看,将古代真实的记载告诉学生,并让学生在古文中积累成语:“张袂成阴”、“挥汗如雨”和“比肩继踵”。这样的语文课让孩子兴趣盎然,让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非常向往,也许这就是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了。

    出去听课,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积极反思,汲取精华,去其糟粕,打开思路,不失为自身学习提高的一条捷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51:14 | 只看该作者
《晏子使楚》听课随想之一:母语的魅力

    本着“对话、合作、共享”的理念,4月28日至30日,我校与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开展了第二次“崇文——天宁联谊活动”。在活动中,崇文实验学校为我们送来了5堂课。每一堂课,都激情洋溢,精彩纷呈。就说汪月老师执教的《晏子使楚》吧——

精彩之一:母语的魅力!

品味汪老师整堂课的教学语言,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如琼浆玉露般甘醇,不管是对教材的分析讲解,还是对环节的衔接转换;不管是对学生的启发点拨,还是对学生的评价反馈,语言精当贴切,生动传神,巧妙自然,幽默诙谐,很好地展示了一位语文教师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文化内涵,让我们领略了大家般的风范,体验了我们母语动人心魄的魅力!

魅力之一:精炼。课上,老师的语言似乎十分“吝啬”,没有多余的言语,没有重复的话语,不该说的似乎一句也找不着。画蛇添足,被优雅的拒绝。然而,却分明又是那样的“慷慨”。该强调的地方,该点拨的关头,该评价的时候,又洋洋洒洒,口若悬河。该“出手”的时候决不藏着掖着,而是尽情地泼墨挥洒,引领学生讲深悟透。因此,我以为,课堂语言的精炼,并非简单的寡言少语,也非一味地滔滔不绝。关键是分寸的拿捏和把握。恰到好处的功夫,自然需要在课堂的熔炉中锻炼,但更需要课堂外自觉地积淀。

魅力之二:精准。围绕晏子如何破解楚王精心设计的“招数”,教师从“应对之语、弦外之音和所言之妙”三个层面,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深入理解。其间,老师语言的准确贴切,令人折服:既鲜明生动,富有想象力,又力透纸背,具备穿透力。既重视课前,精心预设,又注重生成,随机应变。如对“所言之妙”的概括提炼:不动声色,反唇相讥;自贬身份,以退为进;旁征博引,一剑封喉;如对晏子与楚王的分析点评:“真所谓浓缩的都是精华啊!”,“晏子说话,既委婉,又犀利!”,“为了侮辱晏子,侮辱齐国,楚王想出了哪几招?”,“楚王早有预谋,晏子凶多吉少!”准确而传神的语言,调动的是学生学习的渴望,表达的渴望;同时,也带给了学生愉悦的语文享受,经典的母语熏陶!

魅力之三:精当。课堂上,老师妙语如珠,简直字字珠玑,隐隐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感。特别是众多成语的运用,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和文本内涵的语言特质浑然天成,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一个个成语娓娓道来,看似信手拈来,却早已成竹在胸!彰显其中的是母语的魅力,传承其间的是语言的经典。

由此,不能不钦佩汪老师娴熟的语言功底和扎实的文化底蕴。这样的语言驾驭,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扎实的语文修养,没有深刻的文化底蕴,没有自觉刻苦的、持之以恒的锤炼,如此境界,只能是纸上谈兵。于是,我想起了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在本次联谊活动中就与会老师关于“探究学习与时间不够”的提问进行解答中所强调的其中一点,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表达问题。诚然,噜里噜苏的语言,模棱两可的语言,灌水的语言,臃肿的语言,自然也会打发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51:33 | 只看该作者
五下《晏子使楚》听课实录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读板书。

介绍晏子。子第三声。他—— 子是尊称。

使是出使的意思。晏子使楚就是——

(自己讲太多,能让学生回答的,就让学生回答。)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读词语

大夫   敝国  乘机  侮辱

2、借助这几个词语说课文的意思。

板书:侮辱——尊重。

三、精读课文。

(说说三件事情。整体感受一下为什么从侮辱到尊重。然后再去体会语言。)

(一)第三小节。

1、读第三自然段,想想晏子的应对妙在哪里?

生读课文。妙在哪里?

直接说狗国,可能回开战。

可以能会说齐国没有礼貌。

你已经听出了言外之意。

2、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如果                                   ,

那么                                    。

3、五尺来高,是多高,晏子用自己的话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4、生读。

(二)第四小节。

1、读第四小节,划出晏子的话,你觉得他的话妙在哪里?写写批注。

生:编出来的规矩。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

师:所以楚王也只好陪着笑。你来读一读。

2、生:您这一问,我——

让楚王一步一步钻入他的圈套。

师:装着很为难,谁来读一读。

生读。说:留了一条后路,为自己免除了杀身之祸。

3、生:我们首都临淄——

看出楚国有很多人。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脚尖碰着脚尖。

师:谁来读一读。

一生读、齐读。

出示原文: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

你能结合课文把三个成语找出来吗?

把三个词语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袂是袖子的意思,比肩继踵现在又叫做摩肩接踵。

4、是啊,刚才同学们感受到齐国临淄住满了人,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楚王所说的人跟晏子说的人有什么不同?楚王——大官   晏子——老百姓

概念转换了,晏子真聪明,谁来读一读。

5、四人小组演一演,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生自读——指名读。评价。好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

生:把傲慢的气息读出来了。

师:楚王的傲慢读出来了,那么晏子呢?

生:冷静。

师:要注意说话时的神态。

生:她读出了有胆有识的晏子。

(在分角色朗读之前,应有一个个别指导句子的过程,有一个提升的过程会更好。)

这节课学习了两次交锋,下节课再来学习。



(评课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位今年才刚刚分配的教师。课堂上所有的不足统统化为我对她的佩服。工作一年都不到的新教师能把课上成那样,我工作都快20年的教师又能上出什么花样来呢?感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52:02 | 只看该作者
《晏子使楚》听课心得体会
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晏子使楚》一课,让我的内心深受振撼。我终于领略到了特级教师的教学风范,自然真实,学有所用,轻松愉快,透彻明白。

作为一名老师不是教给学生学会一些死的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一些在生活中使用语文知识的能力。窦老师的这节语文课没有任何的作作、装饰,而是用最补实无华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力史的厚重,晏子的智慧,并时刻注意传授所学的语文知识应如何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让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与之共鸣,达到了学习语文是为了使用语文的目的。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在许多所欠缺的,我们只是把一些硬性的死板的知识生硬的传授给学生们,不管其是否愿意接受,而强调其必须接受。学生也不管自己是否真正明白,忘的更快,陷入领老师和学生的心力焦粹的恶性循环,而窦老师的课则是这项知识你可以如何应用。把必须记住变成如何应用。学生为应用就会强调自己所有与之相关的信息,想到一个不论适不适合别人却绝对适合自己的方法,而这一过程就是在应用。我相信,如果把这一理念坚持应用到每一节课当中,久而久之,学生便真正达到了不用学习而自然学习的境界。

愿窦式教学在今后的教育界不再是一朵奇葩而变成百花齐放,共吐芬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52:40 | 只看该作者
《晏子使楚》课堂实录及评课-听课评课
师:还有吗?我们再听听“不敢不”的滋味。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要是我的话,不一定会强调前面,我要表现我尊重的人是谁呀?

生:晏子。

师: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重读)了。

    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我们强调的是“晏子”,说明楚王是对晏子特别的尊重。    再读一遍。

生(齐):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再读。

生齐读、自由读。

师:再来。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读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的究竟是什么?仅仅是口才?

生(齐):智慧!

师:智慧仅仅停留在有理有据上?

生:不是。

师:还体现在有理有节,对外的他有一种道德的智慧,规圆——他有理有节,还有他真正通过刚才我们体会的看了看笑了笑,从他的面不改色真正体会到他话的分量,那就叫真正的有理有据。它既有外在的,又有内在的,送给他一个词,那就叫——规圆矩方。所以再读——

生(齐):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所以这里对晏子使楚做了个成功的评价——

生(齐)晏子在这次外交活动中,所表现的智慧赢得了楚国的尊重。

师:晏子凭着他个人的智慧赢得了楚国的尊重。我们明白了,个人要想获得尊重,它需要的的的确确从外到内有真正的智慧,那就叫真才实学。实”代表什么?

生:实力。

师:换句话说,尊严来自实力,所以他赢得了尊重,然而,今天有位历史学家对晏子使楚这件事又有他的看法。谁来读?

生: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国家的智慧,一次外交胜利并不能获得国家永久的尊严。“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

师:这又是一位史学家的观点,你赞成马?还是不赞成?还是说不清,现在前后桌互相讨论。马上请你现场发表观点,希望你也做到有理有据,开始!

生1:我认为说不清,这次使楚成功了,只是短暂的成功,不是永久的成功,所以我认为说不清。

生2:我也认为说不清,一个人总是会死的,如果下次齐王死了,齐王的儿子派了另一个人去了,就不一定会成功。

生3:一个人出使代表国家的尊严,他赢得了胜利,那就表明他的国家有真才实学。但是以后变数太大了,历史的长河,永远是弯曲的,如果国家有什么变数的话,那尊严就会造成破灭,也许他现在能为国家获得短暂的尊严,但是不可能永久的,这就与一个国家的实力尊严有关,这就是一个人与国家的利害关系。

师:掌声,时间关系再给一位同学。

生:我认为是说不清的,前面一句,“一个人的智慧不代表国家的智慧”,不是所有齐国人都是一个晏子,都有真才实学,所以第一句我认为是对的,最后一句“‘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我觉得是有关的,如果晏子钻了狗洞就说明齐国的人都是无能的,尤其当时他是使节,他的行为会严重破坏国家尊严。

师:还是刚才那句话,谁的发言都是自己的深度,这样,感谢你们给我的发言。把另一篇文章拿出来,《狼和小羊》这是我们二年级学的,那时候我们就知道这是篇寓言,但今天我们放在这里,同学们不妨联系一下,这里狼当作楚王,小羊代表晏子,这小羊也像晏子那样,他和狼对话时也做到了……

生:有理有据、有理有节。

师:这小羊多有智慧,多么不卑不亢阿,说实在的也做到了规圆矩方,怎么就?

生:羊不可能与狼抗衡,它说得再有理有据,也永远是狼面前的弱者.

师:这时候的智慧就显得……

生:微不足道.

师:那么,感谢他,退回到课文,看课文的第一句话,放开声音读,春秋末期……

生: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师:再读一遍.

生: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师:你发现了没有,原来国家获得尊重,不仅仅是因为晏子的一个人的智慧,不仅仅是他这一次外交,是这个国家有……

生:实力!

师:再给他掌声!谢谢!感谢这名同学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国家获得尊重和一个人获得尊重是一个理儿啊!那就是既要有外在的智慧,讲究外交艺术,外交道德,讲究规圆,有自己的气节,更重要的是也要有内在的实力.谢谢给予我的启发,但是,请同学们再看这句话,读:

生: 楚国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 你说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真奇怪,明明晏子不是代表齐国去了吗?按理应该是楚王不敢不尊重齐国了.怎么,人家楚王说的是尊重晏子的这个人呢?你就是楚王,现在你是谁?

生: 楚王.

师: 楚王啊,我要现场采访你啊!我可要采访你了.你可以结合历史学家的话,当然也可以用你自己的观点,你怎么说你尊重晏子这个人呢?楚王,请讲!

生:我认为一个人,就比如说我们班,我们国家,有的人笨,也有的人聪明,也就是说,齐国的人有的人笨,也有的人聪明,所以我认为我尊重晏子,却不尊重齐国.

师: 晏子不一定就代表了…..

生: 齐国.

师: 哦,再来一个同学.

生: 虽然晏子他说起来有理有据,有礼有节,但是我也没有去过他们国家,说不定他们那边还有地痞,流氓.那也不一定的.

师: 总之,我首要的是,首先尊重晏子这个人.我才能谈到这个国家.这是我们清华附小的同学读了晏子之后的一段对话.我把它名字没写,谁来当甲,你来!谁是乙,麦克在谁那呢,谁就当乙!好,你是甲,开始读!

生A: 你以为晏子使楚最神圣的责任是什么?

生B: 还用我说吗?是晏子对齐国的责任.

生A: 晏子还有别的责任同这一样神圣.

生B: 咦?你说说,是什么?

生A: 是晏子对自己的责任.

生B: 哦,首先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师:  我们同学的对话,它是要说明什么观点?首先,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和你的观点不谋而合.那就是说,不管我这个人代表谁,但首要的是我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其次才能谈到这个团队,这个学校,这个集体,这个国家.感谢同学们给我的启发.我突然明白了,如果说国家获得尊重,正如你们所说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智慧,也不仅仅是一次的外交,而是因为我们刚才说的,我们加上一个字,大家大声说说——

生:“每”个人……

师:一起再说一遍——(师板书)

生:每个人。

师:每个人努力的、首要的是做一个——

师&生:有尊严的人!

师: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谈到你们的学校,你们的团队,你们的我们的——国家的——尊严!

师:谢谢亲爱的同学们!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让我们先从自身做起,努力做到——(指CAI)

师&生:规圆矩方。

师:再说一遍!

生:规圆矩方!

师:这堂课,这个“矩”字的点,已经悄悄地点在了我们的心里。虽然今天我们再也不写“矩”字的点了,但我们相信,今天的同学们,我们将来学习要面对竞争,我们需要面对的压力,国际风云也在变幻莫测。但是,不变的就是,我们首先要做到——“规圆矩方”外在的道德智慧,和内在的真正的实力。谢谢你们,但我们更应该谢谢的是这些千古人物。(在板书“楚王”和“晏子”下圈点)谁呀?

生:楚王和晏子。

师:没有他们,我们这两堂课我们怎么能体会、思考这么多?课就要结束,我想用一首歌的歌词来引发我们的思考,你们觉得我是唱给大家听哪?还是……

生:唱!

师:好,给点掌声!

生:(鼓掌)

师:让我们静静地聆听——这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故事,所带来给予我们的……

(三国演义片尾曲音乐)

歌词: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荒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 盛衰岂无凭啊…… 一夜风云散哪…… 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啊…… 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生前事啊…… 何计身后评。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师边唱边擦去板书,最后剩下“尊重”。)

师: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人间一股英雄气,无论过去到现在,永远驰骋纵横,那便是——

生:尊重!

师: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53:16 | 只看该作者
听课,评《晏子使楚》  今天上午,为学区各小学校校通的事情去局里开会,没有赶上东辛庄小学的教研,中午早早的吃过午饭,就急匆匆赶奔西联小学了,两所小学的廿多名教师加我和学区的语文教研员准备听一名年轻教师的课,老师准备的课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晏子使楚》。

两点半,课正式开始,老师板书后,出示了预习后学生们提出的三个有代表性的问题:(1)楚王是如何为难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应对的?结果如何?(2)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你最佩服谁?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自读。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有齐读现象,结果让老师制止了,不过整体上还是可以看得出,学生读课文读的还是蛮有感情的。然后学生分组讨论三个问题,争取用最简捷的非课本语言概括上面三个问题。然后在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四十分钟就这样结束了。

课后,老师们就这堂课进行了评论,首先主持人进行了简短发言,鼓励在座的各位老师积极评课。在座老师对本节课的板书,普通话和学生的反应做了比较肯定的评价,并提出了很多比较中肯的建议。我注意到某老师说,这节课是一节阅读课,只有一课时的要求,而老师用了两节课时间了,还有一点尾巴没有处理。不过许多老师认为,语文课根本不可能40分钟处理一节课,这是语文课的实际。然后语文教研员进行了总体评价,重点对合作探究教学法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要单纯的为了追求新的教学法而教,问题设计本着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设计问题要有研讨意义,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探究才可以那样做,并且问题必须是学生经过深思的,认为有疑问的,并且是典型的才可以拿到课堂上来,所以授课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这也是当前课改许多老师容易犯的错。

最后我做总结发言,老师们的评价还是基本上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语文教研员的看法更是一矢中的,但是我否定了语文课不能在40分钟解决问题的看法,我认为任何一科成绩如果要好,必须具备两点:一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真正利用好了学生的课外时间。没有积极性的利用学生课外时间,是给学生增加负担,和减负的口号相违背,而不会利用课外时间的老师,恰恰又占领不了教育的最高点。假设我讲这节课,我会让孩子利用课下预习时间去查“使”字的含义,联系“大使”“大使馆”“出使”这些词,让学生思考晏子的行为意义;我会让学生利用课下分小组去排练课本短剧,一个同学扮演楚王,一个扮演晏子,几个同学扮演士兵和小偷等,把课上孩子朗读的时间用来演剧本;我会让学生小练笔,用百十个字写出一个他知道的和晏子一样机智的人物的故事,身边的更好,课下进行展览交流。一节课我就进行这三件事情,但是我主导了学生,学生做了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自己在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并没有教过语文,没有敢更多的谈语文方面的事情,然后把镇教委今年教育专业化的意义谈了谈,要求老师们备好课,当好学生的导演,导出学生的积极性。

换工作岗位转眼7个月了,而博客没有更新却已经10个月了,越是不写,手就越是懒惰。所以就记流水账似的,记下今天的事情,就算是预热一下吧,我还是希望我做一个勤快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54:08 | 只看该作者
《晏子使楚》评课
评点式教学是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评点、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让学生充分地阅读用心地感悟,积极地思考、自由地表达,中高年级应以教材为主要凭借,并适当向课外延伸阅读评点。陆老师的这节《晏子使楚》的教学设计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赞赏他们“求新求异”说出自己的想法、见解很明显,贺桐老师是在努力地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陆老师分四步完成教学内容:首先以汇报预习情况为切入点,让学生展示大量的资料,这是在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发布信息能力的培养。
     “书本是死的,但人却是活的”孩子们只从书本上学习知识是非常有限的,陆老师给学生指引了一条可以吸取无数知识的途径——课下收集。学生们可以利用多种媒介:报纸、杂志、相关资料、网络、计算机等等,贺老师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也就是检查他们的课前学习情况,检查他们在收集、处理、发布信息方面的能力如何;然后陆老师引导学生利用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即学生围绕课文主要内容展开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充分地阅读,用心地感悟,积极地思考、自由地表达。让学生主宰整个课堂,没有在老师问题的引领下学习文章,老师起到一个“扶手”的作用,只是帮一把、扶一下,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接着陆老师进行总结、练习,此练习设计新颖。“一句感言评比”这一设计让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这是一个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过程,我们教书育人不希望看到一个个复本,我们要的是一个个有独立个性,敢想敢说的学生;最后是布置作业,这一设计是在初读整体感知——细读探究感悟——精读品评交流之后的一个赏读品味内化的练习,学生们通过对文章的理解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一作业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又是一个“标新立异”的着眼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30 13: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