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1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8:2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检阅》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
PPT课件下载地址:
http://www.lspjy.com/forum-6-1.html

检 阅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理解“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

学习过程
一、录象揭题。
1.小朋友,每年国庆节,很多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检阅仪式。到时候,部队首长、国家领导人、甚至外国贵宾都会观看部队队伍和群众队伍。
2.瞧,这是我们中国的检阅仪式。(看阅兵式录象)
3.看了刚才的录象,画面中的军人、部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今天,我们要去波兰首都华沙看一场特殊的检阅仪式。(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读课文。讨论课文主要内容: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      )仪式上,让(      )的博莱克走在(         )。游行时,他们的队伍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
3.指名说。
4.读了课文,你感觉课文中向我们描述的这次检阅和我们刚才录象中看到的检阅有什么不一样?

三、学习课文第12段:博莱克的表现。
1.你瞧,这就是博莱克,他在队伍中,表现怎么样?
2.看看书上是怎么写博莱克的。指导朗读12段,读出自信、投入、有精神的博莱克。(自由读、指名读讲评、男女读、全体站起来读。)
3.看到博莱克的表现,你想怎么夸他?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读一读)
4.那为什么有的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2——9段。
1.这些小伙子更棒的表现是在检阅仪式之前。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检阅之前的情况吧。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2——9段,思考:检阅仪式之前,这些小伙子在讨论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他们在讨论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参加检阅仪式?)
3.该不该让博莱克去,为什么要讨论呢?分析:
如果让他去,                              。
如果不让他去,                            。
4.大家觉得非常为难。课文中也可以具体看出同学们为难的样子。请你们读读课文第3——6段,找出表现同学们很为难的词句。
5.四人小组交流:你找了哪些句子?
6.全班汇报: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怕伤害了博莱克)
             终于(终于有一个人开口了,但是也没有解决问题)
             鸦雀无声(表面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其实心里呢?)
             第6段中连续6个问号。指导读出为难、犹豫不决的心情。
7.这么为难、这么难办的事,称为(     )的事?(板书:棘手)
8.这么难办的事最后解决了吗?怎么解决的呀?再次看图。再次朗读第12段。怪不得,博莱克那么努力地表现自己。此时,他在想什么呀?
9.是呀,能让博莱克有机会参加这么重大的活动的是他的同学们,能让博莱克这么有自信地站在游行队伍中的是他的同学们。这群小伙子,懂得尊重身体有残疾的同学,这些小伙子真棒!(朗读句子)

五、小结。
这次检阅,不但检阅了小朋友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检阅》课后反思
课文《检阅》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
这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非常突出。特别体现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上: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因为明显的,如果让博莱克去,很有可能会使他们的队伍受到影响,会让他们的集体受到影响。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这让大家左右为难。最后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从中,一群善良、纯真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作为健康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作为残疾人,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博莱克一样,自尊、自强。
以上,我分析了教材。走出教材,面对学生,我发现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还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检阅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事,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其次,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很多学生大概意思都读不懂,更不用说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文内涵了。再者,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直白的叙述,都是隐含的,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读懂。考虑到这些,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了一些效果:
1.录象揭题,一举两得。本课开始,我就给学生播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的录象。放完后,请学生说说感受。录象的播出,学生一方面理解了检阅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过看录象,让学生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让学生明白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严格的事。同时,为后面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事情这么重要,怪不得孩子们会犹豫不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同时,这么重大的事也让博莱克参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们做出这一决定的伟大。
2.推敲字词,揣摩人物心理。上课时,我抓住了文中小朋友矛盾的心理,通过找词句、划词句、交流等方式来体会:“谁都不愿意开口”(怕伤害博莱克),“终于有人开口了”(但也没有解决问题),“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在(这个鸦雀无声,表面看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但其实心里却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再加上下面连续六个问号的句子,这静止的画面更是孩子们思想斗争的矛盾的焦点,思想的高潮。通过这些词句的推敲,一群集体荣誉感强、心地善良的孩子渐渐清晰。在前面充分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本课的难点,最后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这群小伙子真棒!”的理解,也水到渠成!经过这么艰难的抉择,这群孩子值得称赞。
3.以读为本,以读促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节课,我在引导学生任何一个环节的学习上,过度的方法,采用的手段,都是朗读。第一次两遍朗读,目的在读通课文,了解大意。聚焦博莱克的画面,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比赛读、站起来读等方法感受自信的博莱克。检阅之前孩子心理的分析更是通过朗读来体会。读一读,划划词句,读一读孩子们当时的心理。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通过朗读,学生投入了,通过朗读,学生感悟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8:26:29 | 只看该作者
《检阅》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昨天看到你们显得很疲劳,而今天见到我却很高兴,更让我感动的是有个小男孩还直问我:老师,怎么一直没有看到您啊?没有忘记我这个给你们读了两遍课文的老师,非常高兴。从八点半到现在,你们心中想的是什么?实话实说。
生:饿、想玩一会、
师:我想大部分同学都想玩。
生:武老师,抓紧时间上课,早点回家。
生:愿意吗?
师:让我感受到你的兴奋。
生:(再高兴地说。)
师:出示课件《人民解放军接受检阅》,告诉我这是在干什么?
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接受检阅。
师:什么感觉?
生:很整齐,很帅。
师:参加这些人都是千里挑一,最棒的。再看一个。
生:学生欣赏《千手观音》
师:都看了吗?让我们静静地欣赏欣赏。
生:(静静欣赏)
师:用一句话表示一下你的感受。
生:(爽、好看)(神奇)(真好看)
师:结束吗?
生:不。
师:那再看一会儿,你们不是等着放学回家吗?
生:再看一遍。
师:精彩吗?这还不是最精彩的,最精彩的就是我们的课堂。你看我们同学们精神抖擞,可爱极了!(学生马上坐直了许多,精神了许多。)
正式课堂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习《检阅》。
生:(读课题。)
师:我想同学们不拖声会读得更好,再来一遍。
生:(再读。)
师:昨天已经读了两遍,我想有的同学可能已经忘记了,我们再来读一读。我希望听到每个同学的声音。
生:(自己读书。声音比较响亮)
师:都读完了,用最简练的语言讲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这个故事讲的是临近七月时候……邀请一位疾人……。得到大家的表扬
师:怎么表扬?
生: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不错,但有个词我觉得用得不太准确(邀请)是吗?
生:(沉思一会)允许
师:你说得也很简练。(走到另一个学生面前)我想你说得会更明白一些。
生:国庆检阅……。
师:我发现这两句话“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个小伙子真棒!”他们三个都没有省去,为什么?
生:因为这两句话很重要。
师:大家觉得这两句话很重要。(板书:棒)我们就从这两句话来学习。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生:因为她双腿截肢了,但还能和正常人一样参加检阅……
师:谁能把这布莱克在检阅队伍中的表现展示给大家。
生:读。
师:出示课件,图文结合。(在队伍……检阅台)
师:看这就是布莱克,他挺着胸,抬着头,自信地走在队伍里,你想对布莱克说点什么?
生:你真棒!
生:你真勇敢!
生:你真坚强!
生: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师:为什么?
生:……
师:台上一分功,台下十年功。走到这样,与他平时的训练是分不开的。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静静地想一想。
生:想到平时他的训练比别人时间都要长……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他一次次摔倒……
师:他很坚强。
生:看到他洒下了晶莹的……
师:不仅我们看到了,观众也看到了,他们是怎么说的?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让我们感受到你的表扬是发自内心的。
生:(数个学生反复说)
师:布莱克得到这样的称赞是当之无愧的。为什么这些队员也得到了表扬?
生:因为队员们并没有因为他是残疾人而歧视他,他们给了波莱克一个机会,让他走在队伍的前面。
师:一开始,他们有什么想法?从书中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师的要求:依然是原来的要求,让我听到你们美妙的声音)
(课件文字:在一所……。鼓起掌来)
师:一开始的时候关于要不要布莱克参加检阅,大家是什么态度?
生:非常难办。
师:你怎么看出来?
生:读文(……。可是谁都不愿意地一个开口。)
师:你还从哪看出来大家非常为难?
生: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师:“棘手”什么意思?
师:我还是不明白,布莱克截肢了,已经不适合参加检阅了,所以直接告诉波莱克不就行了吗?
生:不能告诉,因为人人都是平等,没有高低贵贱。
师:如果直接告诉他,他会产生怎么样的感觉?
生:难受,伤心。
师:大家说得不怎么坚定。我们来模拟一下,同学间交流下。
模拟交流(五个学生办去劝说的同学,其他同学做波莱克)
生:……。告诉你一件事……
师:绕了一大圈,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说出来。
生:……你的腿……因为检阅时……不要去……对不起……你是疾人……为了国家的利益,不太好……
师:为了国家,不要去了……
生:……为了集体……
师:为了集体不要去了。
生:……检阅时你在家休息,你在家里休息,把自己的身体养好,为了集体的荣誉……
师:先从自己的身体,再从国家的的利益出发劝说波莱克。不仅从语言还从表情上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劝说者的不好意思……
生:……
师:如果你是波莱克,听了同学们的劝说,你又有么样的感受?
生:一个残疾的人的心理很脆弱,听了同学们的话会很伤心。
生:他本来就很伤心,现在又受到了这样的打击,以后可能会放弃。
生:我会很高兴,很感谢,他们没有奚落我,还这么为我着想。
师:也许会感到伤心,也许会高兴。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参加。这个主意是谁说的?队长在哪?怎么说的?
生:读文。
师:我觉得你这个队长声音有点小,再来一遍。
生:再说。
师:我看这个同学的手举得最高,说一说。
生:说。
师:我请大家都来做队长。
生:齐读。
师:队长说完,大家是怎么说的?
生:读……
师:他的话刚说完,大家就议论纷纷……
生:我想他一定能行。
生:太好了,
师:你觉得队员们的决定怎么样?
生:答非所问
师:你说得很好,但不是我所问的问题,我再说一遍题目,还让你来说。
生:这个决定挺好的,他们在鼓励他,让他不受歧视。
生:我觉得这个决定有好有坏。
师:有好有坏,说出你的看法。
生:好的一面是鼓励波莱克,让它有自信心。不太好的一面,是波莱克万一走不好摔倒了就不好了。
师:如果你是波莱克,你会参加吗?
生:会。
师:我觉得队员们的决定是很好的,但中间少了一个步骤,是什么?
生:没有征求波莱克的意见。
师:队员们给了波莱克的机会,但没有征求他的意见,我想,他们应该告诉波莱克这个决定或邀请波莱克来参加这次讨论。为什么?
生:因为波莱克才是讨论的主人公。
师:既然应该征求波莱克的意见,那么这个地方就可以改动一下。其实还有一个地方也值得商榷,大家看看,在讨论中儿童队员们把波莱克放在什么位置了,大家有几种安排?
生:有三种选择:分别是放在队尾、放在开始、藏在中间。
师:每种决定目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
生:放在队尾,如果摔倒,不会影响到整个队伍;藏在中间,可以让大家看不到;放在开始,显示我们对残疾人非常尊重,没有歧视他。
师:队长把波莱克入在第一排,有什么想法?
生:鼓励他,让大家都知道……
生:让大家都关注他。
师:我不知道波莱克个子怎么样,如果他的个子很高,合适吗?
生:不合适,那样会很不舒服。
……
师:如果你是波莱克,你到底是参加还是不参加?
生:应该参加。。(4人都是这样)
生:如果是我,我不会参加。万一摔倒,我会影响集体的利益。
师:我听明白了,波莱克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既然这样,课文就可以重新改写。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检阅。
(课下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8:26:34 | 只看该作者
检阅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俱”、“拄”、“检阅”、“俱乐部”、“挑选”等生字和新词,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能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内心斗争。领悟体验部分词句。
   3.感受博莱克坚强神气,儿童团员的宽容友爱、真诚善良,以及观众博爱的胸怀。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观看或向大人了解国庆阅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查字典初步体会“检阅”一词的意思(板书“检阅”)。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小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汇报。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文写了什么事?
   4.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席:笔顺是“广席”。截:笔顺是“截”。
   4.抄写词语。
     俱乐部 博士 鸦雀无声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真棒 羡慕 主席台 观众 纠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8:26:4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我国建国六十周年或是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贵宾检阅群众或军队游行队伍的场面吗?是什么样子呢?播放录相。出示课文教学挂图。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目光移到这一队正经过主席台前的少年儿童。
   2.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是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指名说。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检阅》
  二、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读第2—6自然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讨论:“这件事”指什么事,为什么说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说的事?这么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着重引导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理)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2.投影出示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指名读这两句话。
   3.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1)自读课文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他并不因为自已是个拄拐的少年而自卑,他是一个自信的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专注,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儿童队员的游行队伍,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受慨。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课文第12自然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地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敢于充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儿童队员站在第一排,虽然他们曾犹豫,怕拄拐的博莱克影响儿童队员游行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最终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歧视任何人,让每个人都拥有应得的权利。因此孩子们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赞扬了自信的博莱克,也赞扬了儿童队员美好善良的心灵。指导读课文第7、8、9自然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2)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交流小练笔,评价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8:26:46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14 检阅

                                          博莱克       自信  坚强

                                                  棒

                                          队员们       尊重  关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8:26:53 | 只看该作者
检阅》是三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在教学中,针对“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两句话作了重点理解。

  首先投影出示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有哪些含义?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真咀嚼,升华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先指名读这两句话。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自读课文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最后作了总结,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自然段)。博莱克并不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信的、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专注,“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儿童队员的游行队伍,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慨。

  再来看看这些孩子,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地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他们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博莱克站在第一排。虽然他们曾经犹豫,怕拄拐的博莱克影响儿童队员游行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最终,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歧视任何人,让每个人都拥有他们应得的权利。因此,孩子们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获得了“这些孩子们真棒”的赞扬。“这些小伙子真棒”不但赞扬了自信的博莱克,而且赞扬了儿童队员们美好善良的心灵。

  这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受到启发。尤其是儿童队员们关爱残疾人的举动,尊重每一个人平等权利的做法,会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使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意识植根学生的心里。第三题让学生对课文的主人公博莱克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写下来,这是由说到写、由阅读到实践的一个引导。可以逐步使学生养成这样的意识:读书时要认真思考,并随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在这里,学生想说的话可能很多,敬佩,赞许,鼓励……都有可能,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只要不偏离文本的主旨,都应该加以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8:27:01 | 只看该作者
1、本课要求认的字大多是形声字,比较简单,可以由学生自主识记。本课要求写的字比较多,尤其是不容易写好或容易写错的字比较多,教师要加强指导。如,“俱”字容易把右半部分中间的三横写成两横;“博”要与“搏”进行区分,可以用组词的办法,通过它们的不同用法区分字义;“截”可以和“载”“栽”等字对比识记,并正确书写;“慕”要重点指导下面的部件“”,“慕”和心情有关,所以“”是“心”的变体,不能写成“小”;“纠”的右半部分可以和“收”进行对比。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提出疑难的地方,并互相提醒。在学生掌握这些汉字的书写特征并充分练习之后,要尽量连成词语写,如,“俱乐部”“鸦雀无声”“沉默”“局面”“羡慕”“情不自禁”“主席台”“观众”“纠正”,让他们在词语中巩固汉字,最大限度避免可能出现的同音替代现象。

  2、抓住主要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条理。先让学生整体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具体分析:课文的题目是“检阅”,文中写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课文重点写了儿童队员准备检阅的事,以及检阅时的情景)然后细细品读每个部分。

  3、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便于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人物感情。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考虑文中人物的处境,体会他们的心理,并以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他们的心理。课文线索明晰,可以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如,“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揣摩这名队员的心理状态,他一定很犹豫,很矛盾,虽然心里清楚,但大家都不愿开口说这件事,说明这名队员是有一定的勇气的,打破了沉默。“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要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这一段落细致描写了儿童队员们的心理活动:大家都心存顾虑,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拄拐的博莱克。“队员们!……”队长一定是想出了好主意,心情非常激动,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家自己的想法,所以用“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而在他讲这番话之前,气氛一定非常沉闷。“太棒了!……”这个队员非常赞成队长的提议,大家的顾虑统统打消了:为什么只想到了把他藏起来,或是不让他去呢?博莱克也是我们中的一员,是令大家骄傲的儿童队员一分子,有什么理由把他拒之门外呢?问题明朗了,大家的思想也统一了。“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两句话是观众发自内心的感慨和赞叹。通过对文中儿童队员们是如何将博莱克放在游行队伍第一排这一过程的体会,学生一定会发出这样由衷的赞美,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自己对这件事的感悟和体会。

  4、课文中的词句,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如,“检阅”,可以联系课文的内容,或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棘手”,可以联系上下文中儿童队员的语言和表情来理解;“鸦雀无声”,可以让学生以实际行动来做一做,以加深体会;“情不自禁”,可以通过说句子的方式加以理解、运用;“盛大的节日”“隆重的检阅”,则可以借助下文的具体描述,以及课文中的插图和学生的想象来体会。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理解、运用词语的方法。
  5、课文中提出了两个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质疑能力。这里的问题,主要是从揣摩人物心理的角度,引导学生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养成边读书边在关键的地方思考的习惯。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讨论。“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们感到非常为难的处境。可以引导学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感到为难的时候,再设身处地想想文中人物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并读出自己感受到的这种心情。“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使学生感同身受:他一定非常激动,非常自豪,并对其他儿童队员心存感激。除了这两个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质疑,提出其他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

  6、课后思考练习二,“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有哪些含义?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真咀嚼,升华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博莱克并不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信的、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专注,“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儿童队员的游行队伍,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慨。再来看看这些孩子们,他们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博莱克站在第一排。虽然他们曾经犹豫,怕拄拐的博莱克影响儿童队员游行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最终,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歧视任何人,让每个人都拥有他们应得的权利。因此,孩子们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获得了“这些孩子们真棒”的赞扬。“这些小伙子真棒”不但赞扬了自信的博莱克,而且赞扬了儿童队员们美好善良的心灵。这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受到启发。尤其是儿童队员们关爱残疾人的举动,尊重每一个人平等权利的做法,会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使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意识植根学生的心里。第三题让学生对课文的主人公博莱克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写下来,这是由说到写、由阅读到实践的一个引导。可以逐步使学生养成这样的意识:读书时要认真思考,并随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在这里,学生想说的话可能很多,敬佩,赞许,鼓励……都有可能,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只要不偏离文本的主旨,都应该加以鼓励。


【参考资料】

〖波兰〗

  正式国名波兰共和国,首都华沙,位于欧洲大陆的正中心,北部是波罗的海水域。面积31.2万平方千米,人口38.6万人。在波兰,特别隆重庆祝的国庆有两个。一个是5月3日,是1791年5月3日通过波兰宪法(它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世界第二部宪法)的周年纪念日。另一个是11月11日,这是波兰的独立节。1949年10月与我国建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20: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