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9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9:1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学习了第一组的自然景观,今天我们开始第二组以观察和发现为趣事的学习征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伴随着对《望庐山瀑布》的复习,我们开始了对《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学习。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采用同桌互相交流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

我让学生模拟表演试试看,把自己身藏在学校的树林中,看能否看清整个校园的面貌。这样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当然就明白了诗人所写的意思。最后我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评价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是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有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自己犯了错误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而是等到老师或者同学点穿以后在猛然醒悟。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语文教学要重视细节问题的有效把握,因为只有重视了细节,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减少遗憾。我反复回顾了本节课的教学细节之后,感到教学中有四点遗憾:                        一、对时间的把握不太精准,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我觉得在不看手表的情况下调控好时间的分配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从第二行诗到三、四行诗的过度上问题的设计还不是很合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理解古诗的意思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在感悟道理的环节较为仓促。二、细节的瑕疵。 在朗读古诗的环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到位,由于经验不足,我有些乱了阵脚,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读,教学方式还缺乏灵活性。如果能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美妙的情境,有可能帮助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三、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行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学生思维转不过来,于是我直接点拨,没有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其实,应该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最后的拓展阅读还不够到位,如联系《画杨桃》都是很好的实例,没有真正处理到位。四、在最后的默写环节,难度较大。能背不一定能写正确,在朗读过程中忽视了易错字的点拨,导致默写效果大跌眼镜,要重视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不能随心所欲。

总之,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大胆预设,充分准备,提高课堂效率,尽快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较成功地上好一堂语文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9:16:19 | 只看该作者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向来是比较枯燥,也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出彩的。教师在教学流程,诗意深浅的把握以及学生对古诗兴趣、理解层次的解读上,都有许多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在设计《题西林壁》的教学时,我就考虑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着手,减轻学生对古诗作者的距离感,再让学生根据平时的词语积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最终达到理解诗意,感悟诗情,进入诗境,并在现时的学习中尝试运用。

具体教学如下:

一、导入

1、古诗是我们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推开古诗大门,去领略古诗的独特魅力。在学习今天的古诗之前,老师想先考考你们,我们以前学习的古诗你们还记得吗?(学生跃跃欲试)现在正值秋天,那就请你们吟诵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学生齐诵)看来,难不倒你们,那就背诵一首长一些的,《游子吟》如何?(学生轻松背诵)

2、指名背《春日》,哪一句诗成为传诵的名句?为什么?(学生回答正确,并说出是因为那句诗富含哲理)再背《望庐山瀑布》,领略诗人笔下庐山瀑布的恢弘气势、壮观景色。

3、是啊,庐山的美景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驻足欣赏,并留下优秀作品无数,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庐山。

二、揭题简介作者

1、我们拾级而上,来到千年古刹-西林寺里,偶一抬头,看见墙壁上题写有一首古诗,看来有些年头了。你们猜猜,是哪首著名的古诗?(学生齐答:是《题西林壁》)

2、引导结合注释理解诗题

你们怎么知道的?诗题又是什么意思?小结: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3、简介诗人

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且和苏辙、苏洵并称“三苏”,其妹苏小妹也是才华横溢。苏轼不仅对诗文、书法有很深的造诣,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他自己会烹制菜肴,并十分擅长烧肉,以他的字号“东坡”命名的“东坡肉”非常有名。在我们宜昌就有一家以“东坡”命名的饭店,你们知道吗?(学生纷纷举手,并表示还在那里吃过饭,东坡肉很好吃)其实,我们宜昌还有一处景点和苏轼有关,你们知道是哪里吗?(学生又异口同声地说:“三游洞,三游洞的‘后三游’就是‘三苏’。”)

三、自读古诗,解诗意

四、悟诗情,进诗境

五、创情景,学以致用

以上的课堂教学流程,在导入时,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而揭诗题的环节既巧妙地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弄清了题目的意思,又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苏轼的具体,好像作者就在我们身边,是一个故人,因此后面对诗歌的朗读和诗意的解读,学生都非常主动,报以很大的热情。在解诗意时,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积累的大量词汇,对远近高低、正面侧面所看到的庐山进行描绘,学生眼前很快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庐山,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慨叹感同身受。最后,我结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俗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尝试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通过这次的课堂教学,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是技术,更是一项艺术,当你深入其中时,竟会有一种流连忘返的痴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9:16:38 | 只看该作者
教后记
第二周星期五,科组只有五位老师来听我的第二节公开课,其他老师有的外出参加教材分析,有的实在调不到课。早上,郑校和周校都客气地跟我打招呼,表示调不到课,很遗憾不能来听我的课(这几天各科听教材分析的时间都很集中,一线老师调课很困难)。我说没关系,下周一欢迎领导和科组老师继续来听,我的目的就是要呈现自己的每一节常规课,缩小公开课和常规课在老师心目中的差距。至于所暴露的问题和缺点,欢迎大家大胆批评和指正(若是能让老师们从中学习到点什么,则更是我的荣幸)。

我上的是古诗《题西林壁》。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缘”字。2、背诵《题西林壁》。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教学重点难点则为:理解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所蕴含的哲理,从中获得启示。针对我校学生特点和一些语文教师对古诗教学难以把握的情况,课前我设计的教案尽量简洁、步骤清晰,以期给出一个可以参考的操作模式:一、知诗人(包括一定程度的写诗背景);二、初读古诗(形式多样,尤其多请学困生,意在读通);三、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知大意(学生先列举学习的方法:如利用字典、课后注释、课文插图等来理解这首诗歌);四、小组推选代表交流学习所得(学生如果在想象“横、侧、远、近、高、低”等不同角度看庐山的画面时出现困难,用课件帮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五、感情诵读,体会诗境,感悟道理。六、拓展延伸(由课内到课外,以一首引多首)。

课中,我基本上是按预案完成教学任务的。下课后,听课的老师和我简短地交流了听课的感受。他们认为我这节课上得不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目标的达成较为顺利;2、教学步骤非常清晰,很有特点;3、学生的合作学习训练有素;4、诗歌的朗读富有层次性……但是,在“悟理”环节,由于学生理解不到位,我“牵引”得快了点。

我自己反复回顾了本节课的教学细节之后,感到教学中有三点遗憾:一、对时间的把握不太精准,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我觉得在不看手表的情况下调控好时间的分配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我这种能力欠缺是因为有时容易信马由缰)。当学生表示不知道为什么苏轼会写这首诗时(学生的资料搜寻工作做得不理想),我即兴讲得多了点,导致最后拓展环节较为仓促。二、细节的瑕疵。因为不想让学生课前看到课件,没有提前在课室打开试看试听。当课堂朗读古诗的配乐声音出不来,我有些乱了阵脚,只好改为自己清读。如果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美妙的情境,有可能帮助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三、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句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学生思维转不过来,于是我直接点拨,没有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心里担心着时间所剩无几了)。其实,应该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最后的拓展阅读完不成的话,可以放到课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9:16:56 | 只看该作者
古诗《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现在的课堂要求教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整个课堂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除此之外,课堂上应“读”字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讲,尤其是古诗教学,只有让学生在吟诵中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才能真正地掌握文本。

  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对古诗文的教学,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下面以我前段时间刚教学过的《题西林壁》为例谈一谈:

  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吟诵,走进文本

  教学中,我一般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来。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要想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诗句里字词的意思就应理解,把字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诗句的意思。具体的方法有三:1、借助注释2、查阅字典、词典3、联系整首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来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因为我们的教室在二楼,课堂上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整个学校,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一楼的景色根本看不到,学生操场的景色也看不全等。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来有滋有味。

  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有待完善。如:

  一、课堂上对学生信任不足。这首诗很简单,学生大多能自主理解,但我总怕学生理解地不好、不到位。因此在课堂上有时想急切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

  二、拓展延伸地不够好。对于庐山的介绍、作者的介绍不够到位。联系实际太少,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总之,这节课我认为有优点有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希望能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9:17:18 | 只看该作者
《题西林壁》的教学反思


  如何让小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透过其艰涩而欣赏到古诗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受到古文化的滋养,课堂启发尤为重要。比如教《题西林壁》一课我就做了如下的尝试,效果很好。

  师:游历庐山后,庐山给作者的印象怎样?

  生:像绵延不断的山岭。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横看成岭”知道的。

  师:只像那绵延的山岭吗?

  生:不。还像高耸入云的山峰,我从“侧成峰”中知道的。

  生:还有就是各种说不清的形状。我从“各不同”中知道。从不同的方位看就有不同的形状。

  师:也就是说作者的观察点不同,观察到的山的形状也就不同,是吗?

  生(齐):是。

  师:你们能从图中找到作者的观察点吗?

  (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想象找到他所认为的作者的观察点。)

  师:那庐山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的?谁知道?

  生(齐):不知道。

  师:作者知道吗?

  生:作者也不知道,我从“不识庐山真面目”中知道是“识”是“知道,认识”是意思。

  师:作者认为他弄不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

  生:是因为他自己处在这座山中,“只缘”就是“只因为”是意思。

  师:为什么在这座山中就弄不清其真面目呢?

  (学生一时茫然)

  师:小组讨论讨论。

  (学生一时不知如何谈起)

  师(引导):大家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吗?

  生:知道。

  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再次活跃,纷纷举手)

  生:盲人摸象,摸着耳朵就说像扇子,摸着身子就说像墙壁,摸着腿就说像柱子,说明他们看得不全面。

  生:他的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就不同。

  生:哦,我知道了。看一处,就只有一处的形状,看多处就有多处的形状。况且,同一处,从不同的角度看也有不同的形状。所以他就弄不清庐山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

  师:那么要怎样才能弄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你能给苏轼先生提个建议吗?

  (学生再次议论)

  生:我认为应该从庐山的整体上来看,才能了解他的整体形状。

  师:你认为的整体看,应该怎样看?

  生:应该从远处看,了解庐山的走向、山势等。

  师:还有别的观点吗?

  生:我认为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了解庐山各部分的情况,才能知道他的形状。因为他注重调查研究。

  师:他虽然注重调查研究,但还是没得出结论。那是为什么?

  生:我认为他仍然缺乏整体观察。

  师:能否说得具体点?

  生:他虽然做了调查研究,但没有汇总。因此,他看到的只是分散的山。

  师:哦,我明白这位同学的意思了。你是说东坡先生虽然对庐山的一山一脉都做了详细观察,可观察到的只是部分。还应将这些部分汇总,形成整体形象,才能了解庐山真正的面目。那谁能汇总东坡先生的观察,说说庐山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

  生:庐山是一座巍峨连绵的群山。

  生:庐山是一座起伏雄壮的群山。

  师:学习这首诗,我知道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的把握,冷静的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东坡先生写这首诗就是想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啊!

  生:哦……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东坡先生看庐山这样的迷惑呢?

  (学生迷惑)

  师(提示):比如说看一个人,是只看优点呢,还是只看缺点?看一件事,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同学门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活跃)

  生:我明白了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只看某一个方面。比如我们班的马某同学,他调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这是他的缺点。但他很热心,很愿意帮助别人,积极参与班上的各种活动,他的篮球打得好,又是短跑健将,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是他的优点。综合来看,他还是一位好同学。

  师:怎样总结更好?

  生:他是一位有缺点,也有优点,优点多于缺点的同学。

  师(小结):同学们学习了这首诗,明白了这首诗蕴涵的哲理,这对我们人生成长会很有帮助的。

  施教反思:1、在这首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新课标》“体味作品的内容与情感”的要求,注重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感知,体味作品的事、情、理,并由此深化学生的思想意识:明知—体情—成意—笃行;2、注重学生多方式、多渠道获取知识信息,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3、注重知识的辐射和拓展,将诗中蕴涵的道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21: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