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1 14:43:07
|
只看该作者
《看电视》评课材料
张莉
今天听了龚老师上的《看电视》一课,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比较扎实,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在课的开始,老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小朋友猜出是电视机,然后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看电视吗?家里的人都喜欢什么节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老师又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喜爱看什么电视节目呀?”学生回答后,学习第一段,全家人都喜欢看电视。老师出示书中的插图,老师指着图问:“丁丁家里有什么人?”学生一下就能看出来,是“我”、爸爸、奶奶在看电视。那么他们家看电视到底有什么奇妙呢,让我们走进丁丁的家去看看。这样的引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通过观察,搞清了文中人物的关系,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
2、分散识字,扎实有效。在教学中老师每出示一段话,就用红色把生字刷红,然后,先认读生字,过生字关,然后再把生字放在句子这个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方式,当然效果也比较好。这里,小朋友记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去偏旁认字的,有换偏旁认字的,有找朋友记字的,学生通过依靠熟字宝宝认识新的生字,既巩固了已学的字,同时比较轻松地掌握了生字。
3、朗读感悟,提升情感。现在的孩子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比较强烈,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们的家里有的不只一台电视机,早已不需要相互谦让着电视。如何让学生走进丁丁的家,走近这个带着浓浓爱意的大家庭,进而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情感,是本堂课的重点。老师抓住了本文中的重点词:“奇妙”,丁丁家看电视奇妙在哪里,难道他们不喜欢自己的节目吗?学生通过朗读知道,从“明明、精彩”等词中体会到爸爸很喜欢球赛。这时,老师请小朋友换位思考:“如果把你很喜欢的球赛关掉,你会怎样?”这里有的学生很生气、很气愤、很遗憾,老师说:“多可惜呀!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此时,可能给学生的感受是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最好不要关掉,因为那样我很生气。我认为老师可以这样引导:是啊,要是你,可能会生气,但你看文中的爸爸却把那么精彩的球赛关掉,换成了京剧,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肯定会说:“爸爸很爱奶奶,知道奶奶喜欢看京剧,宁愿自己不看,也要让奶奶看。”“是啊,你们看,爸爸多爱奶奶呀!”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由于长期以来家长的溺爱使孩子感觉到:我喜欢的电视就应该我看,如果关掉了,我就很生气。这在许多家庭中都比较常见,在课堂上学生有这样的回答,也应该是他们“真情”的流露,这也是我们教师一时半会儿不能左右的,而我们教学的目的正是在于让孩子从文本中感受这份谦让,心中要想着他人,不能图自己一时的快乐,而忘了身边关心你的人。)当然,后面几个环节的处理还是非常成功的。比如:你想对爸爸说什么?奶奶不看电视,看着我们,你想对奶奶说什么?你是丁丁看见妈妈这样疲劳,会对他说什么?特别精彩的是最后一个环节:丁丁家看电视还在继续,猜猜妈妈会怎样?你知道他们心中藏着的秘密是什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形成了一个高潮。
4、板书清晰,突出重点:我们发现,老师的板书可以是独具匠心。首先,在学习了课文第一句话时,教会学生“全”这个字,而这个字又恰巧是要写的字,老师把”全“写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让学生看清笔画,跟着老师一起写。然后让学生说说丁丁家有哪些人,把爸爸、妈妈、奶奶、我也写在黑板上,随着课文理解的深入,老师在黑板上不停地画着箭头,最后形成了一个全家人相互关爱的关系图,更妙的是,在上最后一段时,老师问小朋友全家人的心里装的秘密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爱。“老师直接在早已留好的地方画了一个大大的爱心。这一爱心让孩子明白:爱是一家人和睦的灵魂。爱是他们共同的语言。这样的板书既清晰,又明了。想想自己,有时一节课也可能没在黑板上板书,真有点惭愧,这是值得我学习的。
转载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