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学生生动、主动、自主地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运用“学导式”教“百分数应用题”
    本文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第十册数学第31页的“百分数应用题例3”的教学为例,谈如何灵活 运用“学导式”(本刊1998 年7—8月号)进行教学。
    一、铺垫导入
    1.听老师念应用题,然后让学生根据题意,分别说成一道文字题,再口答算式。
    (1)某村去年造林20公顷,今年造林25公顷。 去年造林是今年和几分之几?
    (2)某工程队七月份修路20千米,八月份修路25千米。 七月份修路是八月份的百分之几?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两道题的算式为什么会一样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明白“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相同 的。
    2
    2.讨论题:有的同学认为“3米比5米少─,也可以说成5米比3米多
    5
    2
    ─。”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
    5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解答分数应用题时, 关键要找准单位“1”的量,要分清楚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 量相比较。
    3.补题导入。
    教师出示一道不完整的应用题:“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要求学生想一想: 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可以提出哪些求百分之几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很多个问题,教师选择“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的问题,变成例3。然后揭示课题 。
    〔注析:这个数学环节的设计,具有“活、实、 趣”的特点:(1)听题答题,形式活泼;(2)诱导讨论 ,训练落实;(3)补题导入,新颖有趣。〕
    二、学习新知
    1.明确目标。
    师:看到例题和课题,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这堂课我们要学习哪些内容?达到什么要求呢?
    归纳学生的回答,展示学习目标。(略)
    2.自学新知。
    师:(指着例3)怎样解答这道题呢?请大家边看课本例3的解法,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从问题看,
    是哪个数量和哪个数量相比较:应当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 求什么数量占什么数量的百分之几?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注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为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但自学能力的培养要讲究策略,要做 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让学生自学课本,从课本中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 突出了主体地位。思考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师主导的必要性。〕
    3.启导理解。
    (1)师生共同作例3的线段图,并让学生在线段图上指出“多”的部分是(14—12)公顷。
    (2)指名回答自学思考题, 着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列成关系式 是:多的公顷数÷原计划的公顷数=所求。
    (3)根据以上分析,启发学生列出算式(指名口头列式, 教师板书)。
    〔注析:“学导式”中的“启导理解”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主宰讲解。它要求教师必须采用启发式 进行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感知、探究、理解、内化的学习过程。在学生 感知应用题内容的基础上,画出线段图,再探究解题的关键,理解数量关系,把内化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外化为 解题算式,这教学轨道吻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质疑问难。(如果有些问题学生没提出来,教师也可自我设问挑疑,将学习引向深入。)
    (1)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
    指导学生看分析图,讨论新的解题思路。算式:14÷12-1≈1.167-1=0.167=16.7%。
    (2)如果把例3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
    先引导学生从问题看,思考是哪两个量比较?把谁看作单位“1 ”?(可让学生迁移运用学习例3时的方法 , 教师要特别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
    (3)学生有可能还提出以下一些疑问:例3第2种解法中的“14 ÷1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1”能 不能写成100%? 怎样正确使用“约等于号”和“等于号”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释疑,既可以 由教师直接解疑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解疑。
    〔注析:质疑问难能力是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是素质教育的 需要,是“学导式”教学法的一个着力点。这里并不拘泥于“学导式”的教学程序,而是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和 认知规律,灵活调换教学步骤,将“质疑问难”放在“启导理解”之后,既便于引出其他解法,又有利于根据 学生的差异性调整、补充、修正教学思路。〕
    5.归纳学法。
    (1)引导学生将例3的第一种解法和改变问题后的第一种解法进行比较。异同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除数 不一样?
    (2)通过学生讨论, 归纳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一般步骤:①认真审题 ,分清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弄清数量关系;②抓住问题,知道什么数量和什么数量相比较;③把哪个数量 看作单位“1”(作除数), 把哪个数量看作比较量(作被除数);④懂得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列式解答 。
    〔注析: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是“学导式”教学法的一个精髓。这个教学步骤意在教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的技能和方法,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迁移练习
    1.完成第31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第1、2题。
    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方法。
    〔注析:“学导式”教学法重视发挥课本习题的导向作用。这个教学环节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基础知 识的全面掌握,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练习和应用。〕
    四、深化应用
    1.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百分数应用题)多,又能正确解答。
    电视机厂五月份生产电视机4000 台, 比六月份少生产1000 台。_____________?
    2.根据算式“(25-20)÷25”,编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各1题。(对优等生要求独立编题,中差生 可以参照铺垫题第1题编题。)
    〔注析: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因材施教和差异教育的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努力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最佳发展水平。〕
    五、课堂总结
    1.对照学习目标,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比较铺垫题第1题和深化应用的第2题的异同。寻找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归纳整理知 识系统: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解题的相同点:①数量关系相同;②解题思路一样;③解答方法相似。不 同点: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或用百分数表示。
    〔注析: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比较,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使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形 成认知网络,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益。〕
    六、作业(略)
    〔总析:本堂课通过五环节(铺垫导入、学习新知、迁移练习、深化应用、课堂总结)和五步骤(明确目 标、自学新知、启导理解、质疑问难、归纳学法)进行教学,设计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学会 ”到“会学”,动静结合,手、脑、视、听并用的立体式多层次的学习意境。实践了“学导式”的“五变性” :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自学,变传授知识为指导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变注重知识为发展能力,变单调 枯燥为生动活泼。使学生努力达到“五自能”:自能发现问题,自能提出问题,自能思考问题,自能化归问题 ,自能解决问题。尤其是通过铺垫题1和深化应用题2这种“多题一解”的训练,使学生觉得“书”越读越“薄 ”,学习能力越来越高,体验到学习的轻松与愉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1: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