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83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20:0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齐新强



今天教学了《面积单位》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及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了思维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 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本节课,我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入,到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在教学时注重展现概念的生成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一节课下来,收获很多,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1、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表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反馈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学习、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答案层出不穷。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这样的学习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

2、关注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中构建知识。

1平方厘米的教学,我采用有效引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小正方形,引导学生认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计量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时可以用平方厘米。

通过平方厘米的教学,我引导学生从平方厘米的名称中,通过个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创造出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并类推出它们的意义。这样教学是一个大胆的实践,运用相关旧知去促进新知的学习,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到了学习过程中,在这一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积极迁移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本课中,我设计了“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你感兴趣的物体表面的面积”这一开放性活动。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不仅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还会主动和他人合作,从中掌握了测量的技巧。

下课了,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我还沉浸在孩子们兴奋、快乐的活动中,课堂上他们高举小手、活跃激动的表情让我难忘。我在思考如何上好数学课,尤其是怎样体现“做数学”、 如何尽可能使每个活动更充分、有效。这些都值得自己要好好的思考。

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教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20:08:53 | 只看该作者
《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在记忆中,只知道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这四个单位间,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对于公顷我总是不知道是比平方千米大的单位还是比平方千米小,总是在查书后才知道。我在想我对面积单位的记忆就是如此,我该怎样让我的学生轻松的记住而且不容易忘记呢?

        上课了,我不急着让孩子们揭露答案,因为在单元准备指导课中,孩子们已经对面积单位的进率有所了解。在认识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这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时,我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至少做一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每人做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现在,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摆满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有的组由于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不够,又去画准备再做;有的组把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通过合作横纵各摆满了两条边,通过观察计算,应该摆100个才能摆满。通过班内交流,去做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同学停住了脚步,认真思考起来,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才能把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满,因而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对于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的关系,我和学生合作,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我让孩子们拿着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摆,孩子们发出了唏嘘声,对比很明显,加深了孩子们的感性认识。很容易得出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为了加深孩子们的印象,接下来我又出了一个以语言描述为主的题目: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这两个正方形有什么联系吗?孩子们通过以前学过的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边长×边长,知道了他们的面积分别是1平方米和100平方厘米。又知道长度单位中1分米=10厘米,知道了这两个正方形边长其实是相等的,所以面积也相等。那么根据等量代换很容易得到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同样的道理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学生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用来记录较大面积的土地时要用到公顷和平方千米。为了让学生感知公顷和平方千米,除了让学生在操场上测量并画出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然后告诉他们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通过数据比较,孩子们的感知形成了。还可以这样告诉学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那么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百米,习惯上没有平方百米这个单位,但是人们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公顷,所以孩子们能马上知道1公顷比1平方千米小,然后通过计算孩子们知道了1平方千米=100公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20:09:25 | 只看该作者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及面积意义,会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道1平方米和1平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因此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平方分米,建立1平方分米的直观表象,及它们之间进率的换算,学中应尽量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表面的大小的认识,增加学生的形象记忆,使学生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认识。也通过让学生来估一估生活中物体的面积的大小,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学习本课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尽量利用学生对旧知识的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

先请学生想象,再展示1平方分米的纸片,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直观感受。再通过闭眼感受、手势表示、举例比较加深印象。

学生通过数格子,换算长度单位后再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自然而然得出1平方分米与相邻面积单位的进率,避免枯燥乏味的简单记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但从学生的课上练习中反映出情况看,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以上三个单位存在迷惑,所填单位笑话连遍,当然,一个小笑话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三个常用面积单位大小的表象,也让学生在反思中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部分中下生还是难以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20:09:54 | 只看该作者
《面积单位》(1)教学反思 g ` \]# Y|  
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操场的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 , [#Tv v  
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学生的反馈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探索知识主动积极,答案层出不穷。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D2tJ{  
本课注重揭示和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揭示面积的概念之后,学生已初步通过观察法感知物体、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有大小之分,接着引导学生得出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重叠------数方格,逐步揭示矛盾,并个个击破,最终引出“面积单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也使学生理解了要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面积单位。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参与获得概念的过程。另外在学生学习了平方厘米的形状和大小,并能用它来度量较小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后,我有意让学生用一平方厘米去量课桌表面的面积,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真切体验到平方厘米这个单位太小,从而产生“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的疑问,然后出现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不能顺利地解决眼前问题”的矛盾中水到娶成地引出平方分米的学习,使学生在这过程中倍享成功的乐趣。整堂课在解决了一个个矛盾之后,我又不断在学生面前揭示新的矛盾,引着学生不断地向一个个新知跃进。 qhsA`id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14: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