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质量分析:
1、试卷抽样成绩统计: 参考人数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良好人数 良好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168
74.3
152
90.5%
126
75%
75
44.6%
2、各大题得分情况: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得分率% 86.3 89.2 86.5 92.3 87.7 92.1 88.2 87.4 93.6 78.5
二、试题评价和分析: 新洲区2008年小学毕业数学试题, 符合评价的新理念, 试题量适中,知识全面,难易适度,有利于引领教师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试题体现了人文关怀。 试题在书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过程中,既考虑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更关注了学生回管书面试题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本套试题的末尾写着这样一句话:“同学们, 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结束了,做完再仔细检查一,相信你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学生将在这种温馨的提示下认真答题,仔细检查,减少失误,提高成绩。 2、试题体现数学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数学就在学生身边,学生身边处处有数学知识”。整张试卷上所有的题目几乎都取材于生活或都是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题目。如:第一大题的第9小题是生活由常发生的存款时算利息税的问题,第三大的笫19小题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有关百分率的问题,第九大题的第31小题“操作题” 、第十大题的笫37小题的“商场购物问题”等等,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这些鲜活的试题,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消除了学生答题的紧张感和畏惧心理,使学生感到题目既有趣又亲切,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测、乐于测评,使考试变成了学生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解题兴趣,进而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大胆创新。 3、试题注重全面性。 本次的试题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全,涵盖了小学阶段数学的全面容,既注重考查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同时又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如计算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计算”,注意考查学生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填空题第10小题、选择题第20小题等都注意考查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应用题第35、36小题注意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试题注重实践性、探索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目的和基本要求的重点。这次命题注意考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能力。如第七大题的第29小题、第十大题的第34小题等,都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题目;第九大题的第31小题“操作题”, 要求先量出小明家水管的“图上距离”为2.2厘米,实际水管约为:2.2厘米:X厘米=1:1000,得X=22(米)。更是体规了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 5、试题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这套试题注重考查其他学科知识与数学知识的整合。如:第十大题第37小题的“商场购物问题”, 要求先计算再回答,考查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语言表述能力,体现了语、数学科的整合,很有新意,还体现了数学的生活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试题注重开放性。 这套试卷中,有几道答案唯一但解法多样化的题目。如第七大题:①3.14×8×8×1/4-3.14×4×4×1/2=25.12(平方厘米),②8×8-3.14×4×4×1/2-(8×8-3.14×8×8×1/4)=25.12(平方厘米);第十大题的第35小题:①240÷[(1-1/4)×2]=160(枚),②设小明有X枚,则有方程(1-1/4)X=(240-X)+1/4X,解得X=160,等等。让学生根据题目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很有开放性;简便计算和有的解决问题的题目可以有多种方法解答。这些题目寓开放性与探索性于一体,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思考创设了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思维的空间, 更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方法解答问题的策略的机会。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展示, 个性得到了张扬, 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试卷命题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注重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努力为学生创造了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在命题的创新上既利用各种传统题型,又适当采用新颖的题型,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更多融入试卷之中,达到了小学数学命题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第一大题的笫10小题学生对“长方体的高减少4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并且表面积减少48平方厘米” 中的“表面积”概念模糊不清,从而导致不会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而正确思考过程应是;48÷4=12(平方厘米),12÷4=3(厘米),体积为3×3×(4+3)=63(立方厘米);一大题的第8小题学生对“互为倒数”掌握不深,不知道两个外项的积就是1,另一个外项是:1÷7 = ;第十大题的第34小题“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错误率较高,表明学生对平面的图形面积计算到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以及“等积变形”等知识掌握不扎实。说明学生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动手操作太少,体验不深,因而学生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导致失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