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改革音乐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西南宁红岩小学 于异静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也不例外。我认为,小学音乐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不同水平和性质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是紧密相关的,学生的兴趣能转化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动机,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也要围绕“兴趣”这点来进行教学。

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唱歌课时,教师不但要讲解词地概括主题,更应把歌曲的意境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情感之中,这样,可以加深儿童对歌曲的理解。而后,儿童在老师的启发下,根据内容自己编舞蹈动作,此时的学生都会认真地进行练习,每人都有自己的创造表现。最后,老师可从中叫几个较好的学生上台去表演,让学生体会创新的乐趣。

三年级的学生上音乐课时可在老师的启发下,根据歌曲的旋律走向和节奏的特点,自己创作新的旋律,让学生自己去识别旋律的差异,从简单的创作手段中让学生寻求自己的乐趣。创造教学研究证明:儿童具有创造潜力,他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创作为别人所称赞,就可能作出更多的创造,进而形成创造性人格。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时,如果设计各种有趣、生动、有创意性的形式,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敢到敢,那么就会培养出学生从“不想学任“我也要学”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一定的创新概念。让学生首先知道什么是创新的行为和表现。让他们在学习音乐中逐步提高创新思维意识。例如: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单纯,认为不管什么事,只要是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为了彻底改变这种不经思考随声附和的现象,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制造一些“错误”。反问学生,使他们自己认识“错误”的存在,随时提醒学生遇事要多动脑筋。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第二册第二课中,教师通过五线谱的位置进行手号练习,把第三线上的音作成sol音的手号动作,把第二间的音作成si音的手号动作,让学生跟着练习,同时在练习中提问学生。“老师做对了没有?”一部分学生回答“答对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回答说:“不对!”此时,教师可继续问回答“对”的那部分学生为什么十分肯定老师做对了,再问回答“不是”的那部分学生“为什么老师做的不对?”要让全体学生自己去认识正确和错误的区别,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把五线谱间的手号位置巩固练习。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

创造性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创造力人皆有之。”儿童是具有音乐创造思维潜力的,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挖掘这种潜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并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完成的,而是落实在每一节课中。在音乐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创新习惯的手段多种多样。例如。三年级的音乐课中,让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时,全音符的节奏拍手法是。第一拍双手击掌,二、三、四拍是按顺序张开双手。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创编的各式各样动作,把相同的和不相同的分开,让学生上台演示,然后让全班学生一起把好的动作再进行练习。

以上例子都是在音乐课中用到的教学手段,其实,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不止上述的三个途径。但是,无论何种途径都需要我们老师为之长期努力,只有这样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不是一句空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改革音乐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音乐课程改革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实践与创造



广西南宁市中山路南段小学 邓海韵



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是在新世纪,全球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革,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进行的,为使音乐教育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的要求,音乐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音乐课改的教学实验,在这次课改中我不断地认真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探索课改的新路子,更新教育观念,积累教学经验,为的是在教学中能运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容易接受新教材。经过了这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有很多的感想,现总结如下:

1.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往的教材,往往对教师的“教”考虑较多,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师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发展。在教学上,我也强调了这一点,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如学生学敲碰玲和响板时,以往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先做示范,让学生模仿,最后告诉学生这叫什么乐器。而我是以教师作为引导者,首先让学生观察这些乐器,然后问学生:“小朋友你们能不能让它们发出美妙的声音呢?”同学们都很感兴趣,很想亲自敲一敲,于是他们发挥想像能力,自己动了起来,学生使用碰铃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拿起绳子抖动碰铃;有的用铅笔敲击碰铃;有的把碰铃的绳子绕在自己的手指上,然后摇动手指让两个碰铃在一起。最后我让学生给这些乐器起个名字,同学们起的名字五花八门,把碰铃叫做“叮档铃”、“铁腕铃”、“碰碰响”等,把响板叫做“鸭子嘴”、“开口板”、“合响板”等。我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想像,自己动手让这些打击乐器的声音,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2.在音乐教学上,必须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实践和创造是发挥学生动手能力、想像能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一年级学生在听辨声音的长短时,我先让学生看图念儿歌:小鸡小鸡,叽叽叽叽,小猫小猫,喵—喵—,小鸭小鸭,嘎嘎嘎嘎,小羊小羊,咩—咩—。在念儿歌时,还要求学生根据儿童节奏用乐器和动作来表现。目的是让他们通过语言节奏、动作节奏和乐器声音进一步辨声音的不同长短,然后再根据学生自己体验到的长短声音,让他们创造记号来画出儿歌中的节奏。接着就学生们创造的“乐谱”,让大家进行评论。哪一种节奏乐谱最容易看得懂,然后用这些符号选作节奏乐器进行即兴演奏。

以上是我的一点经验、体会,教育思想的转变是音乐教改的关键,然而还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认真探索实践,使音乐教学通过音乐达到育人的目的,又通过音乐教学的过程更好地学习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改革音乐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与时俱进吹响新世纪课改号角



广西南宁市教科院 龙卫军



一年来,我们经过实验人教版音乐新教材,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审美为核心,创设“美” 的情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在创设“美” 的情景时,注意教学内容与相关的人文内涵、相关文化、生活体验相联系,创设有关“美” 的画面(课件)、“美”的声音(音乐)、“美” 的故事、“美” 的语言。

如教师在《迎新春》 的教学的设计中,将教室布置作了规划,用一些气球、彩带等道具挂在教室四周,还准备了喜气洋洋、节奏欢快的音乐,教师带着学生边跳边进入教室,使学生踏进教室就感受到了一种新春的情境。教室的环境美和音乐的旋律美、音响美、音乐与动作跳动的协调美感染了整个教学环境,使学生很快进入音乐学科特有的艺术氛围中。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运用清晰、规范、富有激情、简练流畅、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教学,这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语言习惯的重要因素和审美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和陈述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注意语言词汇的组织,还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情绪处理语言的速度和力度,使语言表达声情并茂,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示范的准确性、艺术性。在范唱和音响的选择时,努力给学生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兴趣的重要环节。不论是范唱一首艺术歌曲还是示范一段节奏或一个音节,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以及音乐特有的表现手段,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感受能力。

二、注重以学生生活体验为基础,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努力揭示音乐要素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在设问和启发学生时,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使学生在丰富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注意运用集体讨论、集体评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主动提问、相互解答的学习方式。

如民族东段小学的磨婷婷老师,在《吹芦笙》一课的教学中,通过介绍自己的民族开始,鼓励学生将自己本民族的服饰、民俗(生活习惯、风俗习惯)、食品特点、民歌、乐器等介绍给大家,通过介绍民族特点不但使学生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常识,也使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到一个同学正在学芦签,磨老师就请他吹奏一段,并让他给大家说说是怎样吹出声音,怎样改变音高等等。磨老师还通过录像将我区著名芦笙演奏家覃立兴请到同学面前,使学生能聆听覃爷爷的动人话语和美妙琴声。

民乐小学的史玫老师、燕子岭小学的黎莉莉老师、园湖小学的杨远梅等三位老师都是教学同一课题《好朋友》,但各自的教法不一样,有的从民族音乐、民族服饰的欣赏到民族团结意义切入课题;有的直接从同学间交朋友的现象切入;有的则从上课的座位选择开始,让学生自由组合,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在教学中,注意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兴趣为动力,不同的形式导入,收到了同样的效果,都能使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进入本课的学习内容当中。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他们对音乐作品内容以及音乐表现的理解。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或自己亲身的经历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目的进行启发引导,使学生不仅理解了教学内容,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丰收之歌》的教学中,教师准备了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丰收歌,不同演唱形式的丰收歌。听赏后教师启发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思考和对比,并提出了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问题,如“什么是丰收?”“你知道丰收的内容有哪些?”“怎样才能获得丰收?”等等。又如,《云》这首歌,教师通过启发学生知道有“白云”“乌云”“火烧云”;启发学生运用自然的科学知识,分别说出各种云的形成原因,说出对三种不同云的情感等,使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情。还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演唱风格,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学习和巩固了自然知识的内容。

有的教师启发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名字或事件加上节奏朗读;有的启发学生使用打击乐将自己编的故事片段表现出来;有的则通过游戏或模拟旅游中的欢乐情景。通过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节奏的要素和音准感的技能,还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自然世界的联系。

三、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收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和实践,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改变过去我说你听、我问你答、我教你唱等呆板的教学模式,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努力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的教学氛围。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果和效率更加显著。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导入,使学生情绪愉快、兴奋。看到学生对音乐表示满意和高兴,教师就请同学说说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发言,教师了解到学生的欣赏态度、欣赏角度、欣赏深度,并通过讨论和发言鼓励全体同学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坚持尊重、真诚、平等的教育理念,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民族东段小学的音乐教师在一篇课改论文写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女孩年龄小,个子也小,功课不好,也怕在众人面前说话,更不用说唱歌了,有一次我请她起来唱歌,她就是不开口,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她什么也不会,她是我们班最差的!’像这样的孩子每班都有。随着课改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在教学实践中要有目的地让这些学生得到鼓励和锻炼。经过一个学期的帮助以及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这位同学从开始参与大家一起的演唱发展到最后独唱,终于找到了自信和欢乐。同学们对她的进步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课改的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性格养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验教师从学生欣赏音乐的体验兴趣出发,选择了学生熟悉的、生动形象的乐曲,通过音符的“组合游戏” 和“作品展示”不同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演唱热情,培养了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

四、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热情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学生不同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会带来一定的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多样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和勇气,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新的实验教材和教法,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转变。

五、淡化学科边缘,提倡学科综合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大胆实践,根据教学的中心内容,启发学生进行综合思考和联想,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和启发。如天桃实验学校小学部的范老师,运用画动物的简笔画的教学手段,在《动物园里》一课中,引导学生将自己喜爱的动物在课堂上以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南湖小学的梁老师在《五十六朵花》的教学前,组织学生收集各个民族服饰的邮票或画片,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介绍,学习了解各少数民族的服饰、习俗、主要分布情况、土特产等,注重学生相关文化的学习和积累。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和意境,创编各种场景表演,如:“舞龙”“婚礼”“敲锣打鼓”等,有的在创编游戏、故事中运用打击乐配乐等,使学生提高了综合表现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一年来的实验使我们看到了效果,增强了信心。新世纪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与时俱进,深化课改成效,取得更好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