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2012年春季《2011-2012第二学期》常识课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科学(常识)教研组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搞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工作中,我们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加大课改工作力度,推动本教研组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大校本教研和教研课题的研究与管理力度,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和重点展开专题研究,深入开展有效教学行动研究,提升教师课题研究能力和心育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推行学科发展记录册、学生成长记录袋为载体,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评价操作体系,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测,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交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一﹥、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为新课程改革构建“航标灯”。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对我们全体小学科学(常识)教师是一个新的考验,也是一次新的机遇。因此,我们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以适应形势的需要。理论学习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确定学习重点。
本学期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解读》以及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部分下发的有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具体要求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从而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积极鼓励所有教师学习教学理论刊物和书籍,及时了解小学科学(常识)教学以及课程改革的动态和趋向,使我们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朝着有的、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
2、积极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
为了高质量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更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态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议每个科学(常识)教师广泛地收集外地课程改革的实验资料。同时科学(常识)教研组将以各种形式组织大家交流成功经验做法。
﹤二﹥、狠抓教学常规,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保驾护航”
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应赋予教学常规管理体制新的要求和内涵,要树立“以《新建小学科学(常识)学科教学常规》为标准,以《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理念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点,以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思想,使每个科学(常识)教师在各方面都能有长足的发展。
1、强化对课堂结构的改革。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是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这必将引起我们的科学(常识)课堂教学新的变革。我们每个科学(常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正确把握科学(常识)教学的新特点,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渗透到我们科学(常识)教学的每个环节,积极探索出全新的科学(常识)学科的教学模式。我们教研组这学期将经常深入课堂,组织教师共同研究小学科学(常识)教学,通过研讨会、讲座、课题研究、集体备课等形式,寻求一条具有我校特色,又富有时代特征的小学科学(常识)教学新路。
2、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课程标准要落实到位,我们必须做好“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查”等常规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重视科学(常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综合性学习。
﹤三﹥、 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使全体教师和新课程一起成长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为此,教研组特别重视提高每一位科学(常识)教师的业务素质,将充分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围绕新课程的基本目标、具体要求及其实施方式这一核心内容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同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研课活动。另外,有条件的话,我们将选派人员外出学习,借以提高各位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以推行学科发展记录册、学生成长记录袋为载体,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评价操作体系,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测,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交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学科发展记录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推行指导,并以此为载体,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评价操作体系,有序推进学生评价改革。
2、积极做好培优扶差和各类竞赛的辅导工作活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及竞赛成绩。
3、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加大研发和管理力度,使其成为我校课改中的点亮。
4、落实新的学科教师教学工作常规;开展试用新的案簿并及时总结经验。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推行“严、精、细、实”式的教学精致管理经验。
6、理直气壮抓质量,进一步加强质量抽测,做好质量分析工作,加强交流,并依据分析努力改进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