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4 11:28:32
|
只看该作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反思
古诗是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少年,正是读诗的好时光,在琅琅的读诗声中,滋养的是心灵,丰富的是情感,夯实的是精神底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夏日西湖雨前乌云翻滚,雨中大雨磅礴,雨后风卷天晴的自然景观。通过教学,我颇有感触,对这首古诗的教学活动进行以下反思。
一、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展现了夏日雷阵雨前后的场景。“雷阵雨”是学生所熟知的,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上课开始,我首先与学生交流夏天下雷阵雨的情景,。
在讨论中,学生被吊足了胃口,我乘机用多媒体播放雷阵雨全过程,并配以相关文字的朗诵。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下,受到了震撼。此时再进行古诗学习,学生便情趣高涨,兴味盎然。
二、交流资料,总结方法
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关于苏轼的资料,通过课堂反馈,有的搜集了苏轼生平的资料,有的搜集了苏轼的兴趣爱好,有的搜集了苏轼的名篇佳句……这项活动为今后学生学习搜集和筛选资料打下基础。
学习古诗虽没有千篇一律的方法,但也是有章可循的。学习这首古诗时,学生交流了自己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如图文结合、查阅资料、结合注释、熟读成诵……我再加以小结,总结一套适合本首诗的学习方法“理解诗题、反复诵读、体会诗意、欣赏诗境、吟诵全诗”,使整个教学思路及学生学习过程清晰明了。三、以读为本,培养朗读能力
古诗以文字的形式出现,诗中景物也只有通过“读”才能在头脑中形成基本轮廓。初读古诗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流利。自读后,指名个别读,学生互相评议,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此时,“读”到的画面相对于教师范读时所“听”到的画面,已经更为具体和细致了,但并不能满足于此。“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是分不同层次的,我们要走进朗读的更深层次——“品读”。如个别读、想象画面读、全体读、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读……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玩味诗中景之独特,更深地体会、联想,提高朗读能力。学生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有味,大多数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不成问题。四、紧扣诗眼,欣赏诗境
意境是古诗中超旷空灵的灵性,是诗中圆融透彻的韵致,是诗中咀嚼不完的美。教学中,引导学生紧扣诗眼,发挥想象,欣赏诗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古诗中的诗眼多为动词。为了教学上重点突出,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我提出问题:结合古诗下的注释,默读古诗,找出你最欣赏的字或词,并说一说欣赏的理由。交流过程中,结合学生相应知识、经验的储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加以扩展,想象连缀成画面,获得深刻的形象感染。如从“翻”字想象雷阵雨前乌云翻滚的动态画面;由“跳”“乱”体会雨势之大之急,雨珠飞溅的动态场景;从“卷”“忽”感受风速快;由“水如天”看出雷阵雨来去匆匆,天气快速转晴。几个诗眼的理解,引领学生亲历古诗境内,让画面在他们眼前展现,让旋律在他们耳畔响起,让意境在他们心中产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以诗意的方式引领孩子走进古诗,在其中心驰神往,浮想联翩,让他们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