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我班的孩子们迷上了玩陀螺,许多男孩子手上都有大小不同的陀螺。一到课余时间,就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比赛,看谁的陀螺转得快,转得稳。有时我铃鼓敲响了,他们还无动于衷,磨磨蹭噌很不情愿地放好,坐到位置上。看得出来,孩子们意犹未尽、余兴未了。
我想:我何不因势利导,让幼儿玩得尽兴呢?一个成功的教育活动的构思和组织,必须来源于教师对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把握和幼儿发展要求有所了解,以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提高为根本目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其探索创新的欲望,让幼儿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主角。
于是,我索性就改变了原来的教学安排,给他们专门上了一节科学探索活动《旋转的陀螺》。
在活动中,孩子们和我一起先了解旋转,然后仔细研究陀螺是由哪三部分组成的——发射器、发条、陀螺,最后我们一起自己动手制作纸陀螺,孩子们在活动中兴趣很浓,积极性也很高。在陀螺的制作过程,孩子们发挥想像力,给自己的陀螺画上漂亮的“衣郛”,孩子们在探索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时,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如何让陀螺转起来且时间转得久上,孩子们也开动了脑筋,尤其是在陀螺快速旋转后,孩子们惊喜地发现,陀螺旋转后表面的颜色会发生变化,于是又沉浸在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的兴趣中……
在探索活动接近尾声时,我发现彩色陀螺制作成功的小朋友们早已经在地上摆开架式,比起赛来,看他们比得那么起劲,我在帮助完其他小朋友后,也想加入他们的队伍,于是我说:“今天林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我当裁判,先来比赛谁的陀螺转得最久。”听我这么一说,班里的孩子兴奋地欢呼,孩子们就地坐下围成一个大圆圈,幼儿玩陀螺的兴趣一旦被激发,行为一旦被认可,情绪就显得特别高涨。
随着比赛的继续,陀螺高手也逐渐浮出了水面,我们班的周振洋小朋友的陀螺最厉害,于是,我脑袋一热,也加入了这场比赛:“林老师刚才做的陀螺也想和你们比比,谁先来?看看我和你们到底谁是陀螺高手?”于是,在一组一组的比赛中,当然如我预期的一样,我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蠃得了这场比赛。
孩子们都亲热地称呼我为“林老师,陀螺高手!”,不知不觉中,我突然感觉自已和这群小天使一起又回到了小时候,玩得那么尽兴那么无所顾虑,摆开了架势,一争高低。
当然,游戏归游戏,教学归教学,最后我还是把这个获胜的小陀螺陀作为奖品,许诺奖给以后学本领最棒的孩子,鼓励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多学本领。
玩陀螺的活动从幼儿自发到教师参与指导,一段很长的时间,小小的陀螺现在在我们班仍然被孩子们所钟爱。我体会到:只有尊重幼儿的兴趣,给予支持,并提供帮助,进行引导,才会使原本纯粹玩的活动具有了一想不到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内涵,在不知不觉中,顺应了孩子的天性,促进了孩子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