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快乐的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用不同材质的造型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用生活中的各种线材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不同线材作品带给人的美感。通过丰富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身边线材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教学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用具准备:各类线材,使用不同颜色的电线。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造型方式的理解调动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活动,锻炼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通过欣赏让学生发现肢体语言表现情绪的美感。
1.欣赏快乐形象的艺术作品:西汉《说唱俑》;《踢毽子》等引导学生回忆不同的艺术表现。
2.过渡语:灵活的线形材料也可以表现造型。(幻灯)欣赏,下面我们将研究如何利用线形材料表现快乐的人物造型。
3.哪些活动会让我们感到轻松和快乐呢?接下来我们进入到《超级模仿秀》的快乐游戏体验环节。要求先欣赏图片,然后回忆生活选择性的模仿,每个人要特别注意观察人物肢体和表情的变化。
4.感受作品之美,分析材料特点。(欣赏课本作品了解材料特点)
总结:书本上的作品都是用线型材料表现出人物的造型,其实表现人体的灵活动作和优美姿势,不一定要用繁琐的造型方法,用不同的线材做出人体形象,会更加生动有趣。
三、质疑探究。(结合课件进行探究)
1.出示多种线材:
能利用哪些材料进行创作呢?
(1) 较硬的线性材料:吸管、一次性筷子、冰棍棒、牙签等。
(2) 塑料绳、毛线等软性线型材料。
(3) 软硬适度的废电线。
小结:通过比较,发现软硬适度的废电线是最合适的材料。因为它色彩丰富,容易造型。
2.如何用这样的材料进行创作呢?
(1) 说一说图片与作品的联系
小结:两幅作品都是运用简化、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概括形。
(2) 探究设计与制作技法
总结:制作时,我们可以观察,也可以回忆人物各种生动动态,选择人物活动及观察视角:整体、局部。
(3) 探究多种方法制作
A、 拧B、缠C、盘
1.合作探究(出示两件方法不同的作品)
有一个同学用刚才这些方法,制作了一组快乐的人。比较一下两件作品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一件用一根线,一件用两根线完成。)
通过这个作品,你能说说线造型人的方法是怎样的吗?
总结:头缠成椭圆形,四肢可用单线表现,身体可反复缠绕。2.提示注意事项:
通过你的分析,提示大家在制作中应注意什么?
(1) 情绪的正确表达。
(2) 在制作过程中注意显得连贯性,尽量不把线剪断。如果要剪断一定要注意线与线之间连接紧密。
四、欣赏作品,方法创新
1. 欣赏同龄伙伴的作品。
2.欣赏其它现象材料的作品。
欣赏学生作品,通过观察、分析。对比作品在材质、造型方法上的异同。
五、创作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以线性材料为主,独立或集体合作完成带有快乐动感的人物造型。
六、展示评述:
1.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造型奖”、“制作制作精美奖”、“最有创意奖”、“最佳合作奖”。
2.评价他人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发表感想,你最喜欢哪件作品?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七:课堂总结:
运用肢体语言除了可以在艺术中表达我们的情绪外,在生活中还能表达我们最重要的情感——爱。
想一想:你要怎样运用你的肢体语言来向你的父母和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呢?
有时,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让我们彼此之间有了沟通!
作业:请你回家后,也能拥抱一次你的父母和家人,用你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