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578|回复: 1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6: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拭亮《羚羊木雕》的镜面



湖北宜都陆城一中 汪昌友



同是一条溪中的水,可是有的人用金杯盛它,有的人却用泥制的土杯子喝水,那些既无金杯又无土杯子的人,就只好用手捧水喝了。



水,本来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差别在于盛水的器皿。



──(阿富汗)乌尔法特



编者易题意在立镜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该作品原名《反悔》,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先生创作,最初发表于1984年《东方少年》第10期。



基于什么动机,编者如此改动?笔者揣摩如下。



一、中性词命题更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语文教育的特点如是描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作品以“反悔”为题,作者的主观意向太深刻,作者的感情色彩太鲜明。作为教材,有“穿靴戴帽”之嫌,有定性定调之嫌,有唯一去向之嫌,有妨碍学生多元解读之嫌,有束缚学生思维之嫌,有麻木学生独特体验之嫌。



教材以羚羊木雕为题,明显地砸碎上述枷锁。放弃浓烈的情感色彩,而是以中性为基调。让学生在自由的天空翱翔思维的大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观察客观世界,用自己独特的经验去思辨客观世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描述客观世界,这样才真正地还主体地位予学生。



二、多维视野更适合学生个性的发展



“反悔”隶属诚信范畴,作品以此为题,画地为牢。把学生生硬地掷进诚信的海洋去内省去挣扎去批判。而以羚羊木雕为题,就是一个广袤的世界,把学生带进肥沃的草地或者百草园,高大的皂荚树、何首乌、还有蟋蟀……学生各取所需、各迷其好,一路深究,风光无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单一的阅读范围和锁定目标的单相思相比,多维的四野和灵动的话题柳暗花明,别有洞天。



编者的良苦用心意在----立一面镜子。正面是没有任何斑点,没有任何色彩,能够真实地丝毫不差地映照客观世界;背面不是水银,而是人文精神。(作者07年1月10日作客新浪所言:应以人文精神打动孩子)



遗憾的是,当下对《羚羊木雕》的解读似乎不尽人意,有些偏颇,值得商榷。



引领者粉饰的镜面



一、以科学主义解读的“诚信毁坏的不可救济”



辽宁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梁剑兵副教授在《对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法伦理学批判——兼论现代诚信观念和传统诚信观念的分野》一文中对《羚羊木雕》进行了批判。



“作者认为,教科书在这里恰恰没有传递最重要的信息给学生:维护友谊的最重要的工具恰好就是诚信和互利,没有诚信和互利便没有真正的友谊长存!”



上面是梁教授最主要也是最主要的论点。我运用他的论点尝试三段论推理如下:



“ 维护友谊的最重要的工具恰好就是诚信和互利。没有诚信和互利便没有真正的友谊长存!”



“我”要回了羚羊木雕,没有诚信和互利。



所以“我”和“万芳”的友谊土崩瓦解。



作品中是这样的吗?不是!结果是:万芳则追上了在“冷冷的”月光下木呆行走的“我”,将那把小藏刀塞到我的手中,然后说道:“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们不妨追问一下,是什么使友谊在没有诚信和互利的条件下继续呢?答案应该是---宽容。



二、以批判主义解读的“父母大义大于朋友小义”



下面的文字是一位名师在课堂上的总结:



“我认为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把父母送给自己的珍贵礼物转赠他人,才是“轻义”。……问题不是该不该要回,而是根本就不该送人。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把自己抚养大,操了多少心,费了多少力,熬过多少不眠之夜,又受过多少委屈!朋友为自己付出的只不过是一条裤子和她父母的责罚,而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则是十几年的辛劳,十几年的青春!要重义,首先得重这个大义,再重朋友之小义!——有一句话值得大家记一辈子:(投影)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



我们先基于父母举动是大义,从“老吾老及人之老”就可以动摇上述推理。我不想在这里纠缠。



我们要考证的是父母“义不义”?



父母给孩子礼物,要考虑孩子的承受力(生理、心理、知识等方面),如果承受不了,那礼物显然不宜送。对于父母,这里就存在着两难:木雕的价值贵重到不能送人,而这一点孩子一时又认识不到,就是说,礼物的价值超过了孩子的承受力,事情发展的后果,责任在父母;相反,木雕的价值并没有贵重到不能送他人的地步而父母强逼着孩子向朋友索回,行为也违常理。



课文昭示给我们的却是,父母无理而理直气壮,孩子有理而理屈辞穷。



三、以实用主义解读的“未成年人的无效民事行为”



《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5日第4版《法律意识与语文教学》如是说:



“我国的《民法通则》对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有明确的规定。《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第十六条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由此可见,课文中的“我”把羚羊木雕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就送给别人这件事究竟是否正确,首先应该看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律规定。根据课文内容,“我”的年龄应该是在16岁以下,因此“我”的行为应该得到法定监护人(即家长)的同意。课文中的“我”在并没有取得法定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就把家里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送给别人显然是不对的。因此,对课文中提出的“我”究意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正确的回答是首先应该按法律办。”



强调学科渗透,学科整合是课程的新理念。但是,读过上面的文字,我们是不是感觉到,这是法学案例分析判断的课堂,而不是语文课堂。语文性荡然无存,学生语文素养如何提升?



民族劣根性的镜面映像



一、笔者教学《羚羊木雕》后,就羚羊木雕是否该要回来进行了调查统计



1.对50名学生的调查统计



40名同学认为“不该要回来”。他们的理由大致有四类,一是“木雕虽贵必有价,友谊无价更珍贵。”二是“覆水难收,强收必不纯净,友谊掺不的半点假。”三是“人应该义字当头,王小二不受诱惑出卖八路军;李四光不图富贵报效祖国。”四是“父母所逼是一种权力,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友谊,应该舍生取义。”



10名同学认为“该要回来”。他们的理由大致有二类,一是“虽然友谊珍贵,但是面对父母,无奈之下只有要回来”;二是“友谊不是用珍贵的东西来维持的,重要的是用心去沟通。”



2.对上述50名学生的家长调查统计(收到家长意见37份)



17名家长认为“不该要回来”。他们的理由大致有三类,一是“作为大人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一切良好的品质,友谊会象春天的阳光一样陪伴孩子一生,使他的人生不会孤独”;二是“不能因为父母的意见而改变自己的主见,从而伤害朋友,也伤害了自尊心”;三是“送给了孩子,应该属于孩子私有,他有欣赏权和支配权”。



8名家长认为“该要回来”。他们的理由大致有二类,一是“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好朋友固然重要,但是亲情更可贵”;二是“从国外带回来的纪念品,加上它的昂贵”。



12名家长没有明确表态,意见大致与教参相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



二、分析(民族劣根性,我们还要延续下去吗?)



1.从学生反映来看,执教是失败的。



课程改革的终级目标是人的关怀,语文课堂不是“教语文”,而是“用语文教”。从调查情况和课堂反映来看,没有学生站出来为自己维权;没有谁为万芳喝彩;没有谁敢与父母抗争到底;没有谁跳出诚信的视野……



深究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生活性的引导、发展性的引领和生命性的关怀。文本的多元和学生的个性都被粉饰的镜面扼杀。



2.从家长的反映来看(这里要强调一下,家长的反映其实是代表社会对此的态度和看法)更是让我触目惊心!



千百年来,孩子对父母,对师长必须惟命是听,似乎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这里,孩子的主导行为不是努力适应社会文化而是恪遵长辈的训诫,社会文化被团捏、扭曲得与长辈的训诫相似乃至重合。



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古代皇帝如何忽悠老百姓数千年的?



首先是教育,要从小教孩子们,皇帝至高无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三纲五常,忠君爱国是第一道德标准。



再把父权抬的很高,让每个小孩都在强权之下长大,对强权顺从,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再偷换一下概念,君就是国家之父,比你亲父亲还要崇高伟大。



这样就能造就一批迂腐不化的顺民,稍微控制一点舆论环境就可以了。



再让我们来看作品中“我”。课文的结尾:“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不就是孩子轻轻的反击吗?可悲的是,孩子毕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且是错误的主导方面。可见受这种文化的长期浸染,我们的孩子已经开始容纳它、接受它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写到,“自由是创造的前提。”



柏拉图说过“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一代又一代温顺内敛、唯上唯权的民族劣根性,让人胆战心惊!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后人复哀之。



这种民族劣根性,我们还要延续下去吗?我们的课程改革能够成功吗?



拭亮《羚羊木雕》的镜面



一、人物形象的真实映像



1.母亲与“曾子杀猪” 义的价值== 一盒糖



母亲是“义”的。一是对“我”的一系列问话说明了她追查羚羊的最初动机是怕孩子拿去卖,怕孩子学坏,这自然是关心孩子。谓之“义”;二是“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谓之“义”。



母亲的“义”是量化,是有底限的。当孩子说出是送给最好的朋友时,她反对的理由主要是“那么贵重的东西”,不能“随便送人”;在她的眼里,朋友间义的价值等于一盒糖。



舍生取义是中国传统美德,母亲的市侩和薄义会让孩子明白什么呢?大到汉奸,就是舍义取生;小到“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不孝之子,就是用价值比较“媳妇”和“娘”的。
2.父亲 最高话语权==出尔反尔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具有最高话语权的父亲出尔反尔,是因为骨子里弥漫着封建思想---“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所以他没有必要去理解孩子的心情,没有必要尊重孩子的感情,而是简单粗暴,用封建家长式的命令,这就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形成尖锐的冲突。



3.奶奶 家庭至尊==鼠肝虫臂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奶奶在文章中只有这么两处出现,她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对追回羚羊采取了调和的态度,说明奶奶更懂得孩子的心理,也更通情达理。也许对那么名贵的木雕距离更远一点,奶奶的态度更客观。但是,她徒有家庭至尊的地位,实际人微言轻。



4.“我” 捍卫道义==屈服权力



“我”送好朋友羚羊木雕,不是一时冲动,对自己而言更是忍痛割爱。孩子间的纯真友谊不是用贵重物品来衡量,是用真心换真心。万芳接受礼物也是处于喜爱。但是在强权下,我屈服权力,放弃了义。



二、以角色反串为突破口、以“宽容”为主线索解读文本



以角色转换(变配角“万芳”为主角)为突破口解读主题,用宽容、欣赏的眼光去解读文本,而不是批判地说教,人为地扩大“代沟”。



以配角“万芳”为起点和终点去解读本文。通过事例来分析“万芳”的形象,从正面引导: 1.万芳平时怎样对待朋友? 2. “我”要回羚羊木雕,万芳是怎么做?如何对待朋友不妥当的行为?3。“我”与父母因何发生冲突,冲突是如何解决的?如何把不和谐的音符变成动听的乐章?4.从“我”送好朋友羚羊木雕这件事情,吸取什么教训? 5.如何正确处理好亲情与友情的关系? 5。在真理和强权面前如何抉择?……



文以载道。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解读,同一读者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解读。作为老师,应该视文本为立交桥,而不是独木桥!给学生一万种甚至更多的可能,而不是红豆式的单相思。这就是我们最明亮的镜面!而且镜面的背后不是水银,而是人文精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6: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初三语文阶段性复习应试策略



胡秀丽



  
初三语文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教师在升上初三的第一天就应该树立复习意识,有目标地制定好复习计划,尽量做到全面化、系统化、序列化、专题化等。本文主要谈谈初三语文复习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很多人认为初三语文复习工作应该是从结束初三语文新课程教学开始的,实际上这对于大部分基础较薄弱、语文知识零碎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做法已经为时较晚。尤其是通过总结几年的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本人认为初三的语文复习工作应该及早进行,尤其是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所以本文所划分的初三语文复习阶段与一般意义上指的初三语文复习阶段有所不同,本文主要把初三语文复习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一阶段是从开始初三语文新课程到结束初三语文新课程,本阶段主要从“课本”入手,以积累知识为目的,形成知识网络。



第二阶段是结合能力培养,进行专题复习,本阶段主要从“考试题型”入手,以把握题型技巧为目的。



第三阶段是在模拟测试之后的查漏补缺,本阶段主要从“答题要点”入手,以准确高效答题为目的。



在三个阶段过程中第一阶段是复习的保障,第二阶段是复习的关键,第三阶段是强化运用。



第一阶段的复习应以课本为依托,严格按考纲要求,对知识能力点进行全面归纳梳理。由于这阶段要进行新课任务,所以本阶段的复习只能穿插在新课的学习中,找准固定的的时间,制定好本阶段中每天、每周、每月的具体任务目标。根据课本的编排体系,有计划,有目的的复习。如古诗文的复习,从七年级上册到八年级下册的所有内容,都要有计划地进行复习。每天安排课前5分钟,默写1-2首古诗,欣赏1首小诗,这样每天坚持,一个学期可以把七、八两个年级需要背诵的古诗文循环默写欣赏两到三次;每周安排好1-2篇的古文复习,一个学期也基本上能完成七、八两个年级古文的复习;每月安排一册书的复习,如:九月要求学生复习好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十月要求复习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十一月复习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十二月复习好八年级下册的内容。这样,有计划地进行,一个学期就可以轻松对七八两个年级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重新强化积累需要记忆背诵的知识,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因为本阶段还在进行新课程,所以本阶段的复习在时间上是零碎的,散乱的,但只要每天、每周、每月坚持有计划地进行,就能日积月累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另外,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语言风格、作家等几方面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这样既加强了旧知识的复习巩固,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比较的能力。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中的《渔家傲 秋思》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内容上复习一些关于秋天的古诗,如八年级学过的《天净沙 秋思》、《秋词》;从写法上,找一些具有相同或相近写法的古诗词,如《使至塞上》,分析借景抒情的写法;从语言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精妙;从作家看,引导学生复习范仲淹的作品,如《岳阳楼记》,结合作家的不同作品,了解作家的思想及风格,进一步掌握作品表达的中心主题。如果,教师在新课的教学中,长期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学生不仅能更好的掌握新旧知识,而且能够提升能力,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还要加强习惯性培养,如阅读、写作习惯的培养。教师尽量安排每天一篇阅读,多读,少做题目。教师可以设计一篇阅读,一道题目,有计划地设计每周一种阅读题型,如分析标题的作用,分析词语的含义等。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答题的技巧也提高了。



第二阶段主要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题复习,从考试题型入手,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由于语文知识的庞杂,各类习题放在一起训练耗时费力,效果不佳,所以,分门别类地进行有序的全面的专题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如根据试卷结构,可以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三大专题。每一个大专题又可以根据题型分小专题,如在“积累与运用”专题中,可以再分语音、字型、词义等小专题。在专题训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研究考试题型,选择适合学生的题目,切忌搞题海战术。



在本阶段的复习中,教师要选择典型题目,有计划,有序列,有层次地进行全方位复习。可以按照字、词、段、篇由浅入深的层次,设计专题。如可以设计以下专题:语音、字型、辨析词语、语病、语言的简明得体连贯、仿写、图表表述、语言的综合运用等专题。在阅读与鉴赏部分,可以设计如何鉴赏诗词专题,指导学生分类鉴赏,引导学生从字词、修辞、写法、意象、内容等多方面进行鉴赏;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设计如何分析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含义、分析标题、分析语言特色、分析写法、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结构等专题:还可以从文体知识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中的小说、散文、戏剧等专题。写作部分,教师可以设计审题、拟题、选材、立意、结构、开头、结尾、详略、如何紧扣题目等专题。



本阶段,教师要仔细地有计划地设计专题,避免杂乱无章,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复习目标。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为做题目而做题目,重点要指导学生答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答题心得、答题技巧。如在句子衔接专题中,我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了10条一致原则,(1)句子前后主语要一致(2)前后对象要一致(3)词性要一致(4)近义、反义要一致(5)前后语序要一致(6)修辞尽量一致(7)前后表达的主要意思要一致(8)句式要一致(9)语境、内容要一致(10)风格要一致词性要一致。学生根据分析总结,答题的技巧得到了提高。



在本阶段的复习中,教师可以按照“目标定向”“复习内容提示”“方法指引”“精选训练”的复习模式设计专题复习。有些题型可以引入数学的教学方式,如先给公式,再给例题,最后实战训练。如,如何分析句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一个一般的答题公式:(1)本句运用了“  ”“  ”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作用)写了……的内容,表达了……的情感。



(2)本句用了……的修辞(写法),具体分析修辞(写法)……(作用)写了……的内容,表达了……的情感。当学生答题迷茫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类似的答题公式,给学生一些明确的答题方向。当然,这种方法不能滥用,否则就会限制学生思维,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



第三阶段主要是根据模拟测试查漏补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弱点、盲点,及时补救。采用筛网式的复习,强化重点、弱点,找准热点。教师要分析历年的中考试题,发现考试的最新动态,重视模拟题中的新题型,帮助学生掌握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能,为参加考试作好心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



在本阶段,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审题,指导学生如何看懂题目,如何抓住题目中的重要信息,看清题目中的要点,避免非知识性和技能性错误,提高得分率。如请选出“正确”的一项,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教师要提醒学生有意识注意“正确”“不正确”,这样的字眼,以免犯不必要的错误。又如某课外阅读中有这样的题目“老人当初为什么那么主动热心给小伙子带路,后来又离开了?从中看出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题干中划出本题有几个小问,“①老人当初为什么那么主动热心给小伙子带路,②后来又离开了?③从中看出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准答题要点后,要求学生分点答题,形成分点答题的习惯。又如200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题目12题:“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这道题目实际很简单,学生基本上都能判断,但是得分率却极其低下。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掌握题干中的重要信息,如“上阕”,很多学生抄了下阕的内容,“四句中有两句”,说明只能抄两句,很多学生抄了四句,“两句”说明要抄完整的句子,结果很多学生又只抄了其中的词语。这些种种错误,都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仔细地审题习惯,粗心大意,结果很容易的题目也错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的审题是至关重要的,有时可能在不经意间丢失了许多不应该丢失的分数。所以最后阶段教师要重视加强学生对审题、读题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地应对考试。



总之,初三的语文复习工作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只要有计划,有步骤,采取有效的策略,扎扎实实搞好每一天的工作,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6: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王文娟



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仅是一大堆优美的语言文字,而且是对美景的欣赏、对美的生活的感受、对美的精神的感悟。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故乡》一文有这样的语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这里的“蓝”“绿”“黄”三色交相辉映,作者运用这明丽的色调描绘了一幅蓝天、碧海、沙滩、圆月、一望无际的瓜田美景,构成一幅优美的月夜田园图,对一位勇敢机智的少年形象的展现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也是“我”理想中故乡的象征。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出问题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探究与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春》第一题:“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朱自清在文章的结尾以人喻春,赞美春天。你能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为这篇文章另写一个结尾吗?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笞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场景壮观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看,太守左手牵着黄色的猎犬,右肩架着善于捕捉鸟兽的苍鹰,真是威风凛凛!随从武士身穿华丽的猎装,千骑竞逐,似一阵狂风卷过山冈原野,声势多么浩大!“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全城的官员和百姓都跟随太守出猎,要看当年的孙权那样弯弓射杀猛虎,真是盛况空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显示出苏轼那英武豪迈的气概,保卫祖国边境的信心和力量。



当然,以上所谈的审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阜宁县陈良初级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6: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韩麦尔的失语与人性缺失的鼓噪

──语文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刍议

汪昌友



一、引子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节选都德的《最后一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面临亡国的现实,面对侵略者的语言管制,一名具有爱国情怀的母语教师,在最后一节课,按我们的定势,韩麦尔应该义愤填膺痛斥强盗行径、应该振臂高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应该有许许多多的应该……



然而韩麦尔失语了!



二、韩麦尔的失语彰显着爱国主义



由于韩麦尔的失语,于是课堂中就有学生如下议论:一曰韩麦尔是一个没有牺牲精神的胆小鬼;二曰韩麦尔是一个反抗意识的民族败类;三曰韩麦尔是一个假爱国主义者;四曰小弗郎士没有我国的“王小二”、“刘胡兰”、“潘冬子”爱国。



果真如此吗?



《最后一课》的主题非常鲜明,作者要表现的就是民族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控诉,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者并没有从严肃的民族感情写起,最后一课庄严而令人心碎的情景却是通过一个顽童的感受写出来的,他完全从一个儿童的精神世界出发,写出小主人公如何怕考问、如何想逃学的懵懂无知的状态,也正是在这种状态中,最后的一课给予他精神极大的震动,并由此而开始觉醒,对祖国的语言依依不舍,对自己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深为悔恨,对沦为奴隶的民族保住祖国语言的重要性有了认识,小主人公带有稚气的叙述中所流露出来的丧失祖国的沉重的悲痛,对读者更有至深的感动。同样,作者在作品里也并没有对外国占领者进行直接的谴责,只是在少数几个地方写到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以后不许再学法文的命令,他让自己的倾向“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恩格斯:1885年11月26日致敏娜?考茨基的信),他通过对小学师生和村里老百姓的悲伤和痛苦的具体描写,使自己对侵略者的揭露和谴责更为深刻有力。



矛盾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产生冲突的原因在哪里?



三、语文课堂人性缺失的爱国主义鼓噪



爱祖国是孩子人生画布上应该染上的底色,钱学森在当时祖国那么贫穷和落后的情况下,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有多少天之骄子的留学生一去不返,刨去种种客观原因,我想,在他们的人生画布的底色上缺了至关重要的一色,这种颜色应该在孩提时代去着,爱国的种子应该洒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上。



遗憾的是我们语文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么停滞在《备课之教学目标》里,要么就是生硬割裂在人性缺失的鼓噪中。现将课堂常见的鼓噪罗列如下:



(声明:下面所涉及的历史事例都是可歌可泣的!是中华民族的魂!是爱国主义的载体,笔者批判的是现阶段课堂中教师对这些事例的应用与讲解及对学生的教育。)



1.“向我开炮”的生命漠视。



我们提到爱国主义,往往就与战争联系起来,语文教材关于战争题材的课文不少,从小学开始,爱国主义好象总是与“牺牲”、“断头”等紧密联系,对当下的学生而言,是正面引导吗?不怕死不等于民族气节,民族气节也不等于不怕死.不要偷换概念.包含不是等同,培养不怕死的年轻一代就能强国吗?照此逻辑推论,美国人最珍惜生命,那他们岂不是应该早就亡国?



我们的课堂一方面不着边际地在培养漠视生命的勇士,另一方面却忽视着力所能及、天经地义的教育细节。



也许,我们应该关注一下最基本的问题了:很多中国学生,在升旗仪式的时候,根本唱不好,或者是不愿大声去唱国歌。还有一所大型中学,国旗倒挂了四天,无一师生察觉,其间还有各级领导来检查两次工作。这是为什么?追问下去,也许答案会让我们觉得沉重。也许不必追问,我们也能猜出答案。



美国人看似懒散、玩世不恭,但是每次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听到他们的国歌响起,都会特别严肃地面对升起的国旗,唱起国歌,表情庄严而神圣。



2.“打倒列强”的仇恨心理。



当外敌侵犯祖国的领土和尊严,那是“豺狼”!全民理应团结起来共诛之!在和平年代,对于历史、对于历史事件,我们应该有鲜明的态度!比如日本在我国犯下惨无人道的滔天大罪,他们必须对自己的兽行负责!不忘国耻辱,理所当然。



但是,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煽动仇恨心理,而是固守民族的道德底线。素质教育是爱的教育,不是恨的教育,为什么要在孩子的心田播撒恨的种子?历史毕竟已经过去,我们还要把“株连九族”进行到底吗?事实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3.“唯我独尊”的自恋情结。



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我们“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日新月异,硕果累累,虽然我们至今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许多华裔。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是必要的,但万万不可滋长“唯我独尊”的自恋情结。



如果我们认为上述是学生提出疑问的原因,我们不妨再深究一下原因的原因。那就是,柳红在《语文,你教人还是毁人》中如是感慨:令人揪心的是语文自身的教学目的、内容和要求,丧失了作为人文教育的基础,沦为考试的工具。



四、语文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1.爱国主义教育要基于“国际主义”的大前提。



“那里有自由,那里就是我的国家。”我们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就是“解放全人类”,所以,我们的爱国主义必须从“爱人类、爱世界、爱和平”出发,否则,爱国主义就会有可能膨胀为极端的“种族主义”。二战前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膨胀为“侵略主义”吗?



天安门城楼上有两条标语,一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一条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两条标语分布在城楼中央的两侧,显得十分对称、平衡。



当然,这种对称和平衡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是思想上、精神境界上的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体现的则是国际主义精神。



作为中国人,我们既要有正确对待自己国家的态度,也要有一个正确对待世界、对待外国、对待国际社会的态度。前者就是爱国主义,后者就是国际主义。



2.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学生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出发。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该站在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高度,展望学生成才的美好前景,而不是随意的、零打碎敲的。更不是摆花架子式的教育。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体现整体性与层次性,有其整体目标与阶段目标,以整个高中或初中阶段为视野,去统观教材,明确各册教材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侧重。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层次地挖掘爱国主义资源,加强教育。同时,我们不能弃“斜就“大”,只顾挖掘重大,而忽视了文字、语言及教师本身的示范力量这些有爱国情感的“小事”。



例如,上海市在教材改革的过程中,删掉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狼牙山五壮士》,而在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中,增加了诸如周杰伦的《蜗牛》、刘德华的《中国人》等具有流行味道的歌曲。



3.爱国主义教育要着眼于大处,致力于细微处,有落脚点。



少空谈意义,多关注小说、歌曲、电影本身;少依赖教条,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是我们语文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法则。



如何扣住语文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编者认为,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与人的民族文化之根有关联的人文情怀, “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词、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首先应该被唤起的是对于祖国山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的热爱,像《黄河颂》《土地的誓言》所蕴含的正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其次,要注意把握文学教育的特点,它是一种审美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



只要世界上还存在国家与民族,爱国就是一种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操。尤其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在经历了近现代历史上令人心痛的民族屈辱与苦难以后,更加希望建造一个“伟大坚强”的国家。爱国,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凝聚力,在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爱国”被列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位。



总之,要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建设强大的中国,就需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中学语文课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的优秀篇章,在教学中应该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坚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才能使语文教学的目的全面达到。



参考文献:



1.《小中见大、高度精练的范例──读<最后一课>》(柳鸣九)

2.《浅谈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四重境界”》龚志明

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单元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 冯丹

4.《爱国主义教育在哪儿?》张耐冬

5.《爱国主义要与国际主义互补》冯昭奎 



(湖北宜都陆城一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6: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浅谈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



王文娟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还课堂以学生。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过去的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而现在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此反思过去自己曾经努力求索的课,过于注重知识灌输,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愉悦、民主、开放的课堂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即: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轻松感。有时教师形象生动的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一个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这些都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技能,也能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才得以自由绽放,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感愉悦的课堂,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张扬,生命的潜能才会不断的开发,生活品质才能不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要让“爱”充盈课堂,爱每一个学生,细心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自己的快乐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家园。



二、创设激发兴趣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不是负担”,这句话饱含深刻的道理。当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时,一个再小的任务对他来说也是负担,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反之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就会产生不断前进,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教师的责任在于以丰富的教育经验、智慧和教育艺术来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使之处于”激活”状态,从而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之责任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科内容,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课堂效果好,更主要的是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否则就变“我要学”为“要我学”,课堂效果不会太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每课的内容,巧设导语或问题或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平常、实在的课堂



我们大多数教师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备课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就是演戏一样。但是,大量的准备使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这样的课就谈不上一堂好课。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有自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所以教师要做到,哪怕是校长来了,局长来了,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所以我认为教师要上的课应该是这样的课,平实的课即: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我们上的每一节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十全十美的课做秀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也没什么,因为它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所以一堂课教师要上的课应该是真实的课,要是没有实际的价值,就难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四、创设成功、高效的课堂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优秀生、中等生、差生;二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成功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一个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爱好都存在着不同,要求我们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一位教育专家也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仅仅是知识,那就直接告诉他好了,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唤醒他们的灵感,唤醒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唤醒他们的创新潜能。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关注优秀学生,当我们把爱洒向学生时,特别是好学生时,不要忘了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更需要关注的对象“弱者”,应该说教师的关注不仅是关注孩子的现在,更是关注孩子的明天,孩子的未来。教师只有在自己的心田里种植了关注的种子,这颗种子才会生根﹑发芽,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高低,设计不同的问题,这样不同的学生才会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一堂课下来,无论是学习好的﹑学习不好的,都要有所收益,这样的一堂课才算一堂成功的课。



五、创设自主、探究的课堂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就学得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就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己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这样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的听课,不愿主动的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互相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面,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就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六、创设掌握技能的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可见,学法指导是“授学以渔”,因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懂学习方法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明确主张,要教会儿童学习,能使用一个人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学习方法。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因此,教法中渗透学法,教会学生学习,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总跟在学生的身后去指导学生,所以教给学生一种方法,让学生终生都能受益。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总之,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还课堂给学生。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去开拓。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良初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6: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浅谈初中语文课的导入艺术



黄光礼



[摘要]  语文的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导入方法有:启动原有认知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抓住文题,激趣导入;巧设圈套导入;设置悬念导入。



[关键词]语文  导入  学生  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一、启动原有认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季如春,景色美不胜收。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现在让我们再来观赏一下老舍老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的美景吧!”



二、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进新的教学情境。



三、情境导入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为祟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段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



四、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五、巧设圈套导入



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快乐。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前,我先做了个调查:“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下面请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没预习课文的请高抬贵手。”几个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叫起了其中一位:“很好!请根据文章标题猜猜本文的内容。“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说写了作者到山中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好友,并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我郑重其事地总结道:“说得很好,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畅生动。可是大家说本文作者所拜访的朋友是人吗?”“不是,是自然界的景物!”……这样一来,那些没预习的同学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设置悬念导入



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会涉及到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



当然,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导入艺术的方式层出不穷,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归纳就能包容的。还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学生的特点自由创新,灵活运用。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广西上林县三里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6: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要重视考后语文试卷的分析



湖北省英山县杨柳中学 胡俭



“语文科的考试,是对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的检查,是为了推动语文学习,改进语文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中学语文教学法》,朱绍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因此,很多教师都会在适当的时候举行语文考试。但是,大多数教师往往忽视了考试后的试卷分析。考试的目的是“为教和学寻求科学的客观的根据,使对考试结果的分析有效的用于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中学语文教学法》,朱绍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所以说,试卷分析是语文考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分析考后语文试卷的意义



考后语文试卷分析是在考试后对语文试题及学生做题情况所做的分析。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分析考后语文试卷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教师通过分析试卷,可以看出自己的教学情况:各个知识点是否讲清楚了,重点是否突出了,难点是否突破了,便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2、学生通过分析答题情况,可以得知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语法掌握得怎么样,重点文段是否能理解,各个知识点是否都弄清楚;还可以总结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3.分析考后语文试卷有利于改进语文试题和试卷的编制。在分析时,除了要分析学生做题的情况、检验教学效果之外,还可以看语文试卷本身的质量如何,试题的题型、分量等如何。经常这样分析,能积累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出题制卷的水平。(不是自己出题的试卷,也可以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



二、考后语文试卷分析的内容



进行考后语文试卷分析时,分析面要广。



首先,要把这次考试情况作一整体分析,算出一些基本数据,如总分、人均分、及格率、高分率等。这样,可以使我们了解这次考试的全貌,并可同前一次作比较,这次考得好,究竟好在哪些方面,比上次考得差,也要分析是老师的原因,还是学生的原因,或是试题等其他客观原因。



其次,要分析试题的难度。一个试题的难度可以看作是能正确回答该题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这样分析能发现学生学习困难或教师教学不妥的地方。



第三,要分析在这份语文试卷中各知识点所占的比例如何,基础知识、文段阅读、写作训练等各占多大的比重。



第四、分析学生答题情况,特别是考生中带普遍倾向的问题。如某一试题失分率很高,那就要具体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讲清楚,还是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复习不够;是题目偏了,怪了,还是题型学生不熟悉,是哪方面的原因,在分析试卷时就要着重评析。



第五、还要分析试题的导向作用,是不是可能产生“误导”。比如试题偏、难、怪,或是超出了大纲规定的范围等,就可能使教师和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转向了偏、难、怪或大纲之外。



假如我们在语文考试后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作了认真仔细的分析,我们对这次考试的质量就有了比较前面的认识和了解,那么考试“对考试结果的分析有效地用语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的目的便能达到。



三、考后语文试卷分析的方法



每次考试后,教师又要批阅试卷,又要登分、评讲,任务繁重。为了简便,我们可以在平时就作好准备。具体方法是:将班级学生姓名、总分、人平分、及格率、高分率、试题知识点及分数分布,学生答题情况简析等作项目安排好,列成表格状打印出来,到进行试卷分析时就可以直接填写了。表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及需要灵活设计,但要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在这些做好之后,还要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简短的总体评价。评价的内容有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教学情况,试题及试卷的质量,考试的效果,改进措施等。



考后语文试卷分析完成以后,还要给学生评讲试卷。评讲时,除了要讲清知识点、题型及解法之外,试卷分析的情况也要给学生作讲解,以帮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最后,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这次考试作一简短的分析,这些分析,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因材、因人施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19: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