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信息教师教学论文: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10:5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湖南省新邵县第八中学 梁文峰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教育部已于1999年底拟订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运用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门学科,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当前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可谓是喜忧参半。由于信息技术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这个学科的关注程度在逐渐的提高,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强,但是由于它始终不是一门升学考试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制约。



  1.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在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导致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班上有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使用计算机,现在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经达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然而也有个别的学生以前从没接触电脑。这两种层次的学生在一个教学班里,可想而知是会给教学带来些什么样的困难。



  2.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有限(高中的周课时:1节),课程所覆盖的内容有限。要想在这些有限的课时和有限的教学内容里,完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3.信息技术课教材的设计问题,也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基本上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连贯性,这种被称为“零起点”的教材一律从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的基础应用讲起,忽略了学生初中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这样就会造成知识的重复学习和学生的厌恶情绪,给教育效果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几点探究

 

  对于以上的现状和信息技术的功能特性,为适应社会未来的发展,教师如何策划自己教学活动方案、主导教学活动过程、完成教学活动任务、实现计算机素质教育的功能和目标,推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就此我在近几年教学中有以下几点探究:



  1.理论联系实践、将理论融入实践、在实践操作中再认识理论



  中学信息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发现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上。在计算机课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鉴于此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同时,努力改变目前教学中的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根据“Intel未来教育”的思想:课程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自己设计课题再作研究的形式,使教学活动从引导激发兴趣出发,通过让学生观察、归纳、猜测建立解决课题的各种假设方法,再通过上机实验,回答自己的假设,得到一种新的认识。进而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螺旋式的上升,就可培养学生一种不断去探求未知的冲动和能力。例如上课前演示一个用QBasic编写的动画程序实例,让学生马上动手制作,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5分钟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讲解程序实现的原理和该程序中用到的基本的函数,指出哪些同学找对了哪些路子,再让学生自己各显神通,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然后教师再总结归纳……,同时这样方法也能有效地让学生快速安静下来并集中精神听教师讲解。



  2.在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和实用意识



  努力突破其它课程只能单独给学生一些孤单经验、缺乏横向联系、缺乏各学科相互作用、不能给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限制。通过运用多学科综合知识,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教、学、研、做”合一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和实用意识得到系统的培养。例如,由教师组织引导,让学生自己运用学到的各种计算机知识,动手制作各学科简单的课件,几个学生组成1个小组,从策划、写脚本、美工、到运用学过的各种软件制作、处理各学科素材,然后整合集成、得出结论或成果,让学生把学过的各学科知识消化揉合,培养综合能力。



  3.坚持分类原则、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个体的信息技术素养的不同,在教学中坚持分类施教,分类辅导。我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知识水平、爱好分组,如有的同学喜欢程序设计,有的同学喜欢动画制作、有的同学爱好图象处理、有的同学热衷网页制作,把这些学生分组对待,让他们在完成基础知识后能自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不懂的再向教师提问。同时,把各组学生又分成A、B、C三个小组,让基础最好的学生做组长,负责带动和组织本小组的其他同学,这样其他基础差的学生在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带领下,也成了整个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在上机实习时对各小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请A小组学生作C小组学生的小老师,做到人人有长进,个个有提高,同时减轻教师的负担,使分类辅导成为可能。在课程安排中,注意从活动的内容上,从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培养上,尽力分别对待,对于优秀学生作品及行为,教师做深化指导,以提高其学习层次,对较差的学生耐心辅导,以保护其学习的积极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10:58:57 | 只看该作者
4.教育理念和教学知识应该先进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因此对学生进行的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教育时,应把计算机定位成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辅助工具,让学生感受到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的现实意义。要求教师具有超前意识,尽量让学生接触到代表电脑操作系统发展方向的最先进的操作环境,并经常性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流行的、最新的应用软件或小程序,介绍它们的用途和综合运用方法。也可以让个别学生上台介绍他们使用某个软件的心得和同学们共享。通过这些做法,让学生自觉接受、学习、探究计算机知识。



  5.不墨守成规,对学生宽严有度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地利用互联网络这个庞大的资源。充分利用电脑游戏软件。电脑游戏作为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都喜欢的东西,教师不应采取回避的态度,要对不同游戏区别对待,对健康的益智类或策略游戏,允许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游戏,偶尔也可以网络对战的形式分组比赛,活跃课堂气氛;而对于一些不健康或不适合学生的成人游戏,则明确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态度:“绝对不行”。这样,学生不但不会反感,反而能听教师的话,和老师走得更近。



  最后设计一本好的教材也是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必须。计算机素质教育课程作为整个课程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它不只是学科教学的补充、延伸和拓宽,还具有相对独立性、稳定性和灵活性。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结合本校学生的知识智力状况、计算机硬软件配置的实际情况、现实计算机知识的运用情况,我们应该编写自己的《计算机素质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使计算机素质教育课程和其它学科课程一样,有严格规定的科学知识范围,体现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明确的训练标准,这样才能做到活动内容有序有度,教学有章可循,有本可依,使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



  总之,信息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科学在各学科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这一崭新而有旺盛生命力的科学将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信息技术的成功引入课堂,到今天教育工作者打算把它接纳进高考的大门,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步发展都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由于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更新的周期也必将变得越来越短。为了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材,必须提高教学效益,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新型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8: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