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综合报道 新闻故事:世纪恩怨 美菲关系纠葛百年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但此话其实值得推敲,越是实力不济的国家,反而需要外交来为本国争取利益。南海近邻菲律宾就是这样的国家,当南海问题成为中美菲三方博弈的战场,若要明晰菲律宾的外交思路,请看本周的新闻故事,回望菲律宾百年来的外交历程。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菲律宾是西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国土面积仅仅30万平方公里,但地处东南亚要冲,北与台湾隔海相对,南与印度尼西亚相望,东临太平洋,西濒南海,战略地位重要,更是美国所谓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过菲律宾,将其纳入自己的殖民地范围,长期经营达40年之久。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席卷东南亚,驻菲美军投降。
当年麦克阿瑟将军狼狈撤出菲律宾时,曾有一句名言:“I shall return。”事后果然得证。
二战结束后,菲律宾宣布独立。冷战时代,美国势力重新主导菲律宾,并将菲律宾作为展示其在第三世界建立民主和理想社会的橱窗。而60年代越战爆发,也使菲律宾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1965年,强人马科斯就任菲律宾总统,执行一边倒的亲美政策,延续二战前的美菲依附关系。
1966年,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访问菲律宾,标志两国关系的紧密和牢固。
直到1983年,“暗杀阿基诺事件”爆发后美菲关系急转直下。当时的反对党领袖阿基诺结束在美国的流亡生涯回到菲律宾,但刚下飞机就在机场遇刺身亡,导致政局动荡。
面对乱局,美国作出取舍,放弃越发失去民心的马科斯政府,转而支持反对派的科拉松·阿基诺。
纵观从20世纪早期直到冷战结束,美国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对菲律宾社会渗透的程度非常深。
在国际关系的术语中,有依附和搭便车的说法。所谓依附,是指通过与大国结盟的方式保障自身安全,菲律宾对美国的依附便是典型。
而搭便车是指如果一国的力量远不如对手,那它反对对手提出的要求就没有意义,反不如利用自身存在的价值为本国谋取利益。随着中国崛起,菲律宾对于中国经济的依赖就体现了这种思路。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菲贸易飞速发展,2002至2007年,中菲贸易连续6年增幅超过30%。虽然受金融海啸影响,在08及09年,双边贸易额有所回落,但在去年已经回升。中国是菲律宾第三大贸易伙伴,由此可见,菲律宾经贸倚赖中国的程度。
这在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8月底的访华行中显露无疑。双方同意将继续推进经贸合作五年规划,争取到2016年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600亿美元。
阿基诺三世率领的三百人代表团中,有近250人是企业家,在他访问期间,一共出席3场中菲企业家商业论坛,可以说是在国事访问中罕见的,外界评价,阿基诺三世此行,是一次“经贸之旅”。
日本是菲律宾最大的官方援助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但今年遭受日本地震海啸重创,来自日本的经贸订单减少,菲律宾经济也备受影响。
去年菲律宾经济增长率高达7.3%,创下24年来的新高,这让新上台的阿基诺三世政府信心满满,把2011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了7%到8%的水平。但今年风云突变,在美欧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中国就成了菲律宾经济发展最适合的搭便车对象。
政治上依附美国,经济上日益搭中国的便车,有分析认为,菲律宾的外交灵活务实,成功游刃有余于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并善于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近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态度的戏剧性变化就多多少少体现了这种强调平衡的外交思路。
阿基诺三世7月底还在国情咨文扬言,准备使用武力保卫领海,并提倡将南海问题提交到联合国仲裁
在他访华期间,却有媒体爆出菲律宾已决定现阶段不将问议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并强调申请仲裁或起诉的做法,只是解决问题方法中的一项选择。目前不是这么做的时候。
中菲双方更就南海问题发表联合声明。有分析认为,这对于北京而言,已经是一种外交胜利,从而避免了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和多边化。
但这却并不意味着南海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缓和关系,换取大笔经贸合作订单的同时,菲律宾也积极向美国购买军舰,用以在南海增强军力。
同时,又引入日本的势力,与日本进行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上的磋商,大有将钓鱼岛问题和南海岛屿争议捆绑之势,联手对中国施加压力。
站在菲律宾的角度,面对一个崛起的大国中国,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已经超脱了冷战期间的一边倒向美国的方针,而是不断摇摆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
南海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菲律宾的外交筹码,既可以突显菲律宾之于美国的战略价值,也是向中国索取经贸支持的战略资本。
凤凰卫视 张暮辉 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