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1-8-23 18:09: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完成练习十中的习题。
2.教学例1时,可以让学生分别说一说例1的两道式题有哪些运算,再说明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概念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这两题该怎样计算。学生计算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例1概括总结出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一般会总结出: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然后可让学生再想,“怎样用更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教学例2时,因为有了例1的基础,因此可以直接让学生说一说例2的两道式题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然后再完成运算。在引导学生总结运算顺序时,教师也要启发学生用第几级运算来表达,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
3.通过例3(1)教学含有小括号的式题的运算顺序时,可以先出示3.6÷1.2+0.5×5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提出:在这个算式里如果要先算1.2+0.5该怎么办?学生说出要加小括号后,教师在算式里加上小括号。并让学生回忆一下带有小括号的式题应该怎样计算,然后由师生共同计算。计算到第二步,3.6÷1.7得多位小数2.117647……,无法再与后面的5相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在脱式计算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一般可以只除到第三位小数,然后“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再接着往下计算。在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注意写约等号“≈”,到了下一步如果得数没有再取近似数,仍然要写等号。这一点学生往往感到困惑,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着每一步的计算说明等号在前后两步之间的作用。由于在第二步计算时,3.6除以1.7除不尽,在第三步计算时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2.12接着计算,所以在第二步和第三步之间是近似相等,应该用约等号连接;而第三步是用2.12乘5,得到的积10.6是准确的结果,应该用等号连接。
通过例3(2)教学中括号的作用和运算顺序时,可以先着重向学生说明:在列综合算式进行计算时,为了改变运算顺序,有时只有小括号还不够用,还要用到中括号。中括号是加在小括号外面的第二重括号,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然后,让学生看例3(2)中的两重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再让学生根据刚讲过的运算顺序,说一说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说明运算顺序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本上把题做完,并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计算,全班一起订正。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含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接着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进行巩固。
4.关于在混合运算式题中注意使用简便计算,可以在第2课时进行教学。开始时可以复习一些简便计算的式题。然后向学生说明,在做多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时,如果式题里有哪一部分可以应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便计算,就可以采用简便的方法计算。说明这一点以后,可以出示教材第41页的例4,让学生自己看一看,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再把题做完。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在哪里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最后告诉学生,以后计算多步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有时虽然不能把整个题目简便计算,但是应该随时注意是不是有的步骤可以应用简便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尽量使计算简便。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使计算迅速,而且还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5.关于练习十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题的目的是巩固运算顺序,首先要让学生注意审题,看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第2题是带有中、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其中第1小题的除法所得的商是多位小数6.17647……,应保留两位小数再往下计算。
第5题要求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当学生计算这些题时,会发现其中有些题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能看出能用简便算法。教师可以事先提醒学生注意,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能用简便算法的步骤。如果有,也可以用简便算法计算。
第6题的要求是看谁算得都对。可以让全班学生同时计算,比一比谁的运算顺序掌握得好,谁的计算灵活简便,结果又准确。
第10*题是复习巩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但又有些变化。要求长方形面积,必须先知道长和宽,这里宽是已知的,要求长又不能死板地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计算。学生可以参照题中的示意图来思考和计算。解法是:
(15-3.5×2)×3.5=28(平方米)
第11*题要求在圆圈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如第1小题根据刚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圆圈里要表示的运算应是最后一步,所以解答时先要算出中括号里面的结果是多少,再根据圆圈前面的数14.7和等号右面的数3,想一想圆圈里应填什么运算符号。先算出中括号的结果是4.9,比较等号左面的两个数14.7和4.9,可以得出圆圈内只有填“÷”号,才能等于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