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74|回复: 3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9 0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教学设想: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构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基本设想,打算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去“猜想——验证——感悟”,最终建立起高于生活的可能大小的认识。
    从生活中来,就是尊重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猜球”的情境,勾起学生已有的对于“可能性大小”的认知。生活经验要通过验证才能上升到理论认识,而其中的“小概率”事件,是提升原有认知的关键之处。因此,我组织小组摸牌,比较、分析数据,体验概括出当摸牌次数少时,是有可能发生小概率事件的,但当摸牌次数越多原有猜想就越明显,从而使学生站在了数学的高度。最后,通过“摸奖”游戏,让学生体验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最终完成对“概率”的初步体验。
     到生活中去,就是尊重数学的基本使命——去指导,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创设了多种练习,让数学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回归生活,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主动的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过程方法目标: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难点: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黄色球、白色球、 扑克牌等。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构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基本设想,打算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去“猜想——验证——感悟”,最终建立起高于生活的可能大小的认识。
    从生活中来,就是尊重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猜球”的情境,勾起学生已有的对于“可能性大小”的认知。生活经验要通过验证才能上升到理论认识,而其中的“小概率”事件,是提升原有认知的关键之处。因此,我组织小组摸牌,比较、分析数据,体验概括出当摸牌次数少时,是有可能发生小概率事件的,但当摸牌次数越多原有猜想就越明显,从而使学生站在了数学的高度。最后,通过“摸奖”游戏,让学生体验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最终完成对“概率”的初步体验。
     到生活中去,就是尊重数学的基本使命——去指导,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创设了多种练习,让数学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回归生活,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主动的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过程方法目标: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难点: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黄色球、白色球、 扑克牌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现在想玩吗?
生:想玩。
师:那么谁愿意跟老师来玩?(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体验与感悟
师:大家先猜一猜谁会赢?根据比赛情况,追问:如果再来一次,情况会怎样?也许会输也许会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八、可能性(板书课题)
三、引入可能性大小:
1、师: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盒子:这个盒子里装着一些乒乓球,老师摸一个,你猜猜可能是什么球?
生:白(黄)
(重复几次)
师:能说说你这样猜的理由吗?
2、揭示谜底:全是白球
师:现在你想说什么?
生:摸出的一定是白球。
师:如果再放进去一个黄球呢?又会摸到哪种球?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白球的可能性大,黄球的可能性小。
四、探讨可能性大小:
师:去年的春晚刘谦以魔术一夜间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了家喻户晓的魔术大师。那今天就让我们也来玩玩扑克牌吧!(师发给小组扑克牌并说明要求)
1、 把扑克牌放进黑袋子随意摇一摇,倒乱牌的顺序。
2、前后桌4人一组按顺序摸牌,每人摸5次。
3、在小组内摸牌,把每次的结果记录在表中,然后把牌放回再摸。
A、生分组摸球,师巡视。
B、全班汇报交流,师把各组的摸牌结果填在如下表格里:

别 摸到红色
牌次数 摸到黑色牌次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0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计   
(注:“合计”事先不写进去,当学生出现小概率事件的时候,引导学生得出方法--统计全班摸牌次数,再填写“合计”两个字)
师:仔细观察表格(师以比较慢的速度指着各组数据)中每组的摸牌次数,你想说些什么?
师:是的,得出数量多可能性大,数量少可能性小。
五、体验单次摸球的不确定性
(1)放球
师:轻松一下,来玩一个抽奖游戏吧!摸中白球的就送给他。
师:你觉得自己会摸到白球吗?你觉得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吗?为什么?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次换球的机会,总数不变,颜色随你换,你打算怎么换?
生:6白
师:其他同学觉得,他这种方案怎样?
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换吗?
师:有不同的换法吗?
生:5白1黄
生:4白2黄
生:3白3黄
……
师:在这么多方案中摸中哪种球的可能性最大?咱们就选这种方案。
(2)摸球
师:现在可以摸球了,你觉得自己可能会摸出哪种球?
生:白球
师:一定吗?
……(如果学生说一定,就请其他学生说说想法)
师:真幸运啊,如果再摸一次他一定能摸到白球吗?(不断追问)
生摸中白球
师:不是说摸中白球的可能性很小吗?怎么还能摸中白球啊?
(3)小结:经过这次摸奖游戏,你有什么新想法吗?
    是的,我们每次摸到什么是无法确定的,虽然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很大,并不代表着一定能摸到白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很小,并不代表着不可能,他们都有可能摸到!
(4)说说生活中的用到的可能性实例。
三、运用可能性大小
1 、完成课本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题。
2、(1)出示:绥德的新世纪广场开业情况
师:哇,一个购物广场开业了,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师:谁来宣布一下这个喜讯:
凡购买本店商品,满200元获一次抽奖机会
一等奖奖洗衣机一台。
二等奖奖金龙鱼食用油一桶。
三等奖奖洗衣粉一代。
四等奖奖乡吧佬榨菜一代。
(2)、超市打算采用扑克进行抽奖。(出示扑克,及设计要求:一等奖红桃、二等奖方块、三等奖黑桃、四等奖梅花)
(3)师:如果你们是超市经理会怎样放扑克牌呢?(让学生思考一会儿)
师:请说说你们这样放的想法。
师:他们这样放摸到谁的可能性最小,摸到谁的可能性最大?
问:有和他们小组想法一样的小组吗?你们觉得自己这样做好在哪里?(可以再进行程度的对比)
(4)、如果这位经理一张红桃也不放合法吗?
3、再回到我们开始的游戏中来:“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公平吗?
4、师讲述有关不公平游戏规则的故事
四、总结:
1、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和你的收获吗?
2、师小结出示:知识会带给我们智慧和力量,有了它我们人类才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有可能的变成很有可能。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把获取知识的可能性变为最大。加油吧!
五、作业布置:
课本练一练2、3题

板书设计:
八、可能性
数量多         可能性大
数量少         可能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0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材说明

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分支。《标准》将“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从第一学段起就安排了有关的学习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科书中选取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还通过大量生活实例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目的是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

教科书中还设计了有趣的摸棋子试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

2.设计丰富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不确定现象是这部分内容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从不确定现象中去寻找规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如果缺乏对随机现象的丰富体验,学生较难建立这一观念。

因此,教科书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棋子试验、涂色活动、抽签游戏等。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教学建议

1.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验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把握好教学要求。

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时,只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使用有关术语进行解释,也不必要求学生求出可能性的具体大小。

3.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得到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
[设计思路]: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它是在学生初步识别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其他立体图形的学习作准备,使学生由认识二维空间发展到认识三维空间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基于以上认识,并结合设计理念,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自主探究中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的联系。
    2、通过开放型的问题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3、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式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
[教学设想]:
1、探索新型情感性课堂教学。
     本课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让学生参与探究过程,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
    要给足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讨论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质疑中发展。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如:探究长方体特征中,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感知长方体;让学生在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中建立长方体的清晰的表象。
3、巧设开放性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本课教学中注意活动的开放性。巧妙的商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促使学生参与研究、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你如何验证相对面大小相等、相对棱长短一致;拆装长方体、正方体,你有几种方法?在这一系列开放活动中,每位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4、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效果。
    本课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优化教学。如: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以及相对的棱完全相等的过程。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在图文声并、静和动结合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0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指导启发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特征,开发学生智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摆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长方体的特征。
2、正方体的特征。
3、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1、长方体、正方体的异同点。
2、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墨水盒、魔方等。
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或模型。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
师:那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呢?(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图形王国去旅游,想不想去?生:想!
(出示实物)墨水盒、魔方、牙膏盒、皮球、灯罩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师:像这样由面围成的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他们叫做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其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
师: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生自由发言)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体各部分名称
师:找的不错,那你们手中都有长方体吗?把它举起来!用手摸一摸,你摸到了长方体的哪一部分?然后打开书20页,看看你摸到的部分在长方体中叫什么?看谁最先找到答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面、棱、顶点)。
师:看来同学们观察的很细致,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中用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看,除了看之外,我们还可以用手摸一摸,量一量,剪开来看甚至拆开来看,也就是我们今天用到的第二个方法---做。
2、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分组合作学习)
师:那就让我们用这两个方法来研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长方体的面,它有哪些特征呢?
生: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师:你有这样的长方体吗?(有,出示)哪是相对的面?有几组?(指实物回答)
生: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剪子把相对的面剪下来比较。(师电脑演示“相对面相等”)
师:学完了面,我们再来看一下长方体的棱,谁来说说棱的特点?
生:长方体有12条棱。
师:可以分成几组?
生:可以分成3组,每组有4条,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教师演示“相对棱相等”)
师:你用什么办法来证明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生1:用尺子量的。
生2:(出示:长方体棱的框架)如果相对棱不相等,这个长方体就会变形了。
师:噢,你用的是反证法来说明。
生:老师我把长方体的棱分成了4组,每组有3条,就是从一个顶点引出的3条棱。
师:这种分法也是正确的,而且很独特。谁再说说长方体的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演示“顶点”)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刚才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一点叫做顶点,这也就是说过长方体的一个顶点有三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什么?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
4、认识长方体直观图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拿出长方体学具,将它放在眼前的不同方位,观察:你看到了长方体的几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生:(1个、2个、3个)都是长方形的。
生:不对,从我这里看,它的左面和上面就是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致。(电脑演示直观图)我们在作图时,除了前面和后面外,其它各面都画成平行四边形,但实际上是长方形。(师边说边作图,并强调看不见的棱用虚线来表示)
5、自学正方体
师:同学们的表现不错,学完了长方体我们再来看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比。有信心自学吗?生:有!
师:带着老师的问题(多媒体显示)(1)正方体有几个面?大小怎样?(2)、正方体有几条棱?长短有什么关系?(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请同学们边观察边自学22页。(汇报、板书)
师:刚才我们知道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那正方体呢?(棱长)
师:当长方体的长、宽、高在什么情况下它就变成正方体了?(相等)
师:所以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师演示集合图)
6、比较二者的异同
师:同学们观察学具看板书,谁能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三、过渡: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与图形,归纳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还分析了二者的关系。下面我们来做做练习,检验自己是否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明确的认识。
四、巩固应用(电脑出示)
五、课堂小结:
师: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
作业布置:
课件显示
师:后面我们将要学习更多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呢,我们下节课再见吧!

六、板书设计:
名称 面 棱 顶点 关系
相同点 长方体 6个 12条 8个

长方体

正方体

正方体 6个 12条 8个

不同点 长方体 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相对的4条棱相等  
正方体 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2条棱都相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3 04: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