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化石吟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2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3: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6 化石吟(方案B)
青岛 展茂春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②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韵律之美;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拜访教师或专家,了解化石。写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作者先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然后具体书写遐思的内容: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诗歌节奏鲜明,语调和谐,富有音乐美。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悉心体会。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整体感知


①明确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投影显示)。


②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③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带)。


a.学生听读,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b.小组讨论,完成上述题目。


◆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1、2节。结构上首尾呼应。


c.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两遍,体会诗歌的特点。


重点研讨


①指名朗读3~6节,思考问题(投影显示):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体出示恐龙、猛犸的复原图片)


②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③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质疑释疑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探讨,四人小组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若仍不能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理解。


拓展延伸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光盘等,并宣读自己撰写的介绍古生物的短文。


布置作业


①将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等办成手抄报,在班内交流。


②当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在翻阅介绍古生物的资料时,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的思想感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3:48:00 | 只看该作者
16 化石吟(方案A)
青岛 吴乐琴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设计


精心导入


①可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②也可用音乐导入:《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像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感知内容


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请听老师范读。(配乐范读课文)


有感知才有思考,请同学们跟读课文(跟教师朗读一次)。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问题组](大屏幕投影出示):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学生可在自由诵读中思考,然后讨论,讨论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a.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b.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c.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后,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做铺垫。


研读赏析


①教师导学: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章节、词语,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②自主探究


(大屏幕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此时可以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


e.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以上内容在朗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每组讨论一个题,e题每组都要讨论。发言时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启迪意义。


学生发言可以畅所欲言。假如学生希望教师指点或总结时,教师可做指示: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其余的内容,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③学法指导


好诗阅读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深,重点词句细品味,联想想像悟中心。


简单的内容归结、板书:


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④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继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从小积累的一些生物知识,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注意将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如:“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能说些什么呢?除课文之外,还能想像些什么?


a.质疑交流


研读文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形成参与式讨论。


b.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录像或图片,介绍某种古生物。


◆ 学生也可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做口头介绍。


延伸作业


参观或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题目可定为《远古的遐思-------读(观)××有感》


点 评


此教案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彩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科学抒情诗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同时在教学中注重了诗歌韵律的教学,在理解的过程中加强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特别在赏析研读和拓展延伸中,鲜明地体现了想像的层次性。如“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你最喜欢哪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理由”,这些内容激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明确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值得一提的是,此教案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还注重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使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地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板书设计方面也有较强的概括性和艺术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15: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