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72|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生的数学小论文选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06: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巧用等量解题

杨凤兰
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中,有很多图形不能直接求出它们的面积,要通过借助其它条件找中间量,寻找出解题的必要条件,才可以正确解答。例如,
ABCD是一个长方形,三角形ADE比三角形CEF的面积少10平方厘米(如图),问CF长是多少厘米?
第一,分析图意。从图中俄们可以看出长方形ABCD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三角形ABF的底AB是10厘米,高FB中CB是6厘米,问CF长多少厘米。在图中还可以看出长方形ABCD与三角形ABF都包含四边形ABCE。
第二,从题中的一个条件想到另一个条件。三角形ADE比三角形CEF的面积少1O平方厘米,也就是长方形ABCD的面积比三角形ABF的面积少1O平方厘米或三角ABF的面积比长方形ABCD的面积多1O平方厘米。
第三,由上面推导的结论可以分步列式计算。
1.先求出三角形ABF的面积  10×6+10
=60+10
=70(平方厘米)
  想:先求出长方形ABCD的面积,再加上10平方厘米就等于三角形ABF的面积。

2.计算出三角形ABF的高。  70×2÷10
=140÷10
=14(厘米)
  想:通过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长×宽÷2。可知:高=三角形面积×2÷底

3.求出CF长是多少厘米。 14-6=8(厘米)
  想:BF=BC+CF,所以CF=BF-BC

第四,写答。
答:CF长是8厘米。
以上的解答,使我认识到:要解答出一些较难的题目,必须认真审题,弄清条件之间的关系,从已知条件挖掘出解答这道题的必要条件,方可正确解答。
(本文作者为广东省斗门县白蕉镇东和小学六(3)班学生,指导教师:卢振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06: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学生的数学小论文选登

分三种情况考虑

刘丙鑫
【题目】有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了,哪一根剩下的部分长一些?
【分析与解】根据题中条件,因为两根钢管同样长,用去的多些,剩下的就短些,根据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哪一根用去的长些。因为米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数量,它是不变的,问题是第二根用去,则与钢管本身的长度有关:若钢管较长,则它的也较长;若钢管较短,则它的也较短。由题目不难看出,当钢管长1米时,第二根用的恰好是米,则两根剩下的同样长;若钢管长度大于1米,则第二根用去的长度就大于米,剩下就短些;所钢管的长度小于1米,则的二根用去的就小于米,剩下的就长些。可见,分数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还可以表示一个量的几分之几,需要同学们遇到不同的情况,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赣榆县金山镇中心小学六(2)班学生,指导教师:程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06: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学生的数学小论文选登

巧算分数除以分数

李哲

我遇到一道判断题:“÷(    )”。一开始,我认为题目中没有按分数除法的法则计算,只是得数凑巧,就毫不犹豫地判断它错误。
后来我阅读课本时看到例题中÷3=。我就想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如果这道判断题正确,那么部分分数除法计算题不就可以巧算了吗?
经过认真思考,我验证了这道判断题是正确的。
假设:a、b、c、d为自然数
那么:
则:÷
看来,分数除以分数还有另外一种计算方法:分数除以分数,
用被除数的分子除以除数的分子的商作分子,被除数的分母除以除数的分母的商作分母。特别是当被除数的分子、分母分别是除数的分子、分母的倍数时,用这种方法计算尤为快捷、简便。
不信请你计算÷÷来验证一下。
(本文作者为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指导教师:肖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06: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学生的数学小论文选登

巧解应用题



于文




有些应用题,我们可以把题中的某些量看作1份,进而找到解题的捷径。请看下面两例:

例1.甲乙两仓库共有大米168O袋,其中甲仓库大米袋数的与乙仓库大米袋数的相等,两个仓库各有大米多少袋?

[分析与解]  把相等的部份看作1份,即“甲仓库大米袋数的”与“乙仓库大米袋数的”都为1份。这样甲仓库大米袋数就相当于4份;乙仓库大米袋数相当于3份。于是,得到解:

甲仓库大米袋数:168O÷(4+3)×4=96O(袋)

乙仓库大米袋数:168O÷(4+3)×3=72O(袋)

例2.一组割草人要收割两块草地,大的一块面积比小的一块大1倍,全组人在大块草地上割了半天之后,分为两半,一半人继续留在这块草地上割,另一半人转到小块草地上割,留下的人到晚上就把大块草地上的草全割完了,而小块草地还剩下一小块未割。这剩下的一小块草地,一人花了一天才割完。问这组割草人共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  设半组人半天割的草为1份,由于在大块草地上全组人割了半天,下午半组人又割了半天,正好割完,所以这大块草地上割的草是3份,根据“大的一块面积比小的一块大一倍”可知,小块草地上要收割的是1.5份。又因为下午有半组人在小块草地上干了半天,即收割的草为1份,所以小块草地上没割完的草就是1.5-1=O.5(份),如图所示。

2份 1份
1份 0.5份

(大块草地) (小块草地)


由图可知,已收割的草为4份,还剩下0.5份草没割。根据题意知:一个人割一天的草正好是0.5份,那么由全组人一天割草是4份可知,割草人数共有:4÷0.5=8(人)

同学们,这种方法简捷吗?你会了吗?请用这种巧妙的方法解答下题:

六年级女生的和男生的相等,已知女生比男生多12人,六年级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同学们,你们有更好的方法吗?

(本文作者为浙江省余杭市临平镇第一小学六(1)班学生,指导教师:徐兰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06: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学生的数学小论文选登


用“推理法”求解



张海洋



《数学小灵通》2000年第11期“解题金钥匙”中有这样一题:

一项工作,甲先做4天,乙接着做24天可以完成;如果乙先做6天,甲接着做16天也可以完成。如果甲先做1O天,乙接着要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受杂志上解法的启示,我又想到了一种更简捷的方法:

假如有两项这样的工作,那么甲先做4+16=2O(天)后,乙接着做24+6=3O(天)应正好完成。由此可以推知,如果是一项工作,甲先做2O÷2=10(天)后,乙接着做需3O÷2=15(天)完成。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灌云县南南小学六(2)班学生,指导教师:李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06: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学生的数学小论文选登


余数的妙用



缪福坤



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我喜欢数学小灵通我喜欢数学小灵通……依次排列,第999个汉字是什么?

我利用从《数学小灵通》上学到的解答方法试着做了起来。

因为“我喜欢数学小灵通”这8个字是依次重复的,那么,一个循环周期就有8个数,把8个数看成一组。999÷8=124(组)……7(个),这就是说,第999个汉字应该是第125组的第7个字──“灵”。

同学们,你们说第2001个汉字是什么呢?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海安县角料镇沿口小学三(l)班学生,指导教师:黄晓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06: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学生的数学小论文选登


我做2000年中考数学题



黄娟



又到数学兴趣小组举行数学竞赛讲座的活动时间了,曹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今天主讲的主要内容,即让我们“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讲座结束时,曹老师布置了六道2OOO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中联系实际的应用问题。以下就是我对这六道题的简要分析与解答,供同学们参考。

[题目1]  某市居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为每度O.4O元,若每月用电量超过a吨,超过部分按基本电价的7O%收费。

(1)某户五月份用电84度,共交电费3O.72元,求a。

(2)若该户六月份的电费平均为每度O.36元,求六月份共用电多少度?应交电费多少元?(云南省昆明市)

[分析与解]  (1)假定84度电都按O.4O元收费,则应交O.4×84=33.6(元),而实际只交了3O.72元,少交了33.6-3O.72=2.88(元)。由此说明有一部分电是按每度O.4×7O%=O.28元收的费,每度电收费相差O.4-O.28=O.12(元),据此就可求出按每度电O.28元收费的度数,即2.88÷O.12=24(度),故a=84-24=6O(度)。

[分析与解]  (2)由题意可知,六月份用电肯定超过6O度,60度电应交电费0.4×60=24(元);60度电若按每度0.36元收费应交电费O.36×6O=21.6(元),少交费24-21.6=2.4(元)。从题中条件可知,超过60度之外的每度电按0.4×70%=0.28元收费,若按每度O.36元收费,则每度电多收了O.36-O.28=O.O8(元)。据此就可以求得超过6O度电之外的度数是2.4÷O.O8=3O(度),所以六月份共用电的度数是6O+3O=9O(度),9O度电应交电费O.36×90=32.4(元)。

[题目2]  某校1999年秋季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招生总数为5OO人,计划2000年秋季初一年级招生数增加20%,高一年级招生数增加15%,这样,2OOO年秋季初一、高一年级招生总数比1999年将增加18%。求2OOO年秋季初一、高一年级的计划招生数各是多少?(福建省)

[分析与解]  由题意可知,2000年秋季初一年级、高一年级招生总数比1999年秋季招生总数增加5OO×18%=9O(人)。假设2000年秋季扩招人数按15%来招生,其扩招人数是500×15%=75(人),少招9O-75=15(人),少扩招是由于初一年级的扩招数是2O%,每百人中少扩招20%-15%=5%,由此就可求得1999年秋季初一年级招生人数是15÷5%=3OO(人),高一年级招生人数是5OO-300=200(人)。因此某校Z000年秋季初一年级招生人数是3OO×(1+20%)=36O(人),高一年级招生人数是200×(l+15%)=23O(人)。

[题目3]  某商店为了促销G牌空调机,2000年元旦那天购买该机可分两期付款。在购买时先付一笔款,余下部分及它的利息(年利率为5.6%)在2001年元旦付清。该空调机售价每台8224元,若两次付款数相同,问每次应付款多少元?(浙江省宁波市)

[分析与解]  假设在购买时未付款,一年后除付清每台的本金8224元外,还应支付每台的利息款为8224×5.6%×1=46O.544(元),而实际情况则是在购买空调机时先付了一部分且两次的付款数相同,很显然,(8224+46O.544)元超过了两次付款的钱,其多余部分的钱相当于第一次付款数的5.6%,所以,每次付款钱数的(1+1+5.6%)是(8224+460.544)元,据此可得每次应付款的钱数是(8224+460.544)÷(l+1+5.6%)=8684.544÷2.O56=4224(元)。

[题目4]  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著作所获稿费应纳税,其计算方法是:(1)稿费不高于800元不纳税;(2)稿费高于800元但不高于4000元应缴纳超过800元的那一部分的14%的税;(3)稿费高于4O00元应缴纳全部稿费的11%的税。今知王教授出版一本著作获得一笔稿费,他缴纳了55O元的税,王教授的这笔稿费是多少元?(新疆乌鲁木齐市)

[分析与解]  如果王教授的这笔稿费属第一种情况,可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王教授的这笔稿费属第二种情况,最多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4000-800)×14%=448(元);如果王教授的这笔稿费属第三种情况,至少应缴纳4000×11%=440元的个人所得税。据题中已知条件可知,王教授的这笔稿费在4000元以上,因此王教授的这笔稿费是550÷ll%=5OOO(元)。

[题目5]  某市收取水费按以下规定:若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20立方米,则每立方米水价按1.20元收费,若超过2O立方米,则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接2元收费。如果某户居民某月所交水费的平均水价为每立方米1.5O元,那么他这一个月共用了多少立方米的水?(湖北荆州)

[分析与解]  由题意知2O2方米的水若按每立方米1.2O元收费应收 1.2×20=24(元),若按每立方米1.5O收费应收1.5O×2O=3O(元),两者比较多收3O-24=6(元)。而超过2O立方米之外的每立方米水收费2元与每立方米水收费1.5O元比较,每立方米水少收费2-1.5O=O.5O(元)。据此可求得超过2O立方米之外的水的立方米数是6÷O.5=12(立方米),因此该户居民这一个月共用了2O+12=32立方米的水。

[题目6]  李明以两种形式分别储蓄了2000元和1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扣除利息所得税后可得利息43.92元,已知这两种储蓄年利率的和为3.24%,问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各是百分之几?(注:公民应交利息所得税=利息全额×2O%)(广西壮族自治区)

[分析与解]  因为公民应交利息所得税=利息金额×20%,所以利息金额=扣除利息所得税后所获利息÷(l-20%),故一年后李明储蓄的钱可获得的利息金额是43.92÷(1-20%)=54.9(元)。现假设储蓄200O元的年利率为3.24%,则一年后储蓄的2000元可得利息金额是2000×3.24%×1=64.8(元),从题中已知条件可知,64.8元包括储蓄一个2O00元和2个1OOO元一年后所获得的利息金额,而54.9元只含储蓄一个2000元和1个1000元所获利息金额,从两者的比较中不难发现,储蓄1O00元一年后所得的利息是64.8-54.9=9.9(元)。根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可得,储蓄1000元的年利率是9.9÷(1OOO×l)=0.OO99=O.99%,进而可求得储蓄2000元的年利率是3.24%-0.99%=2.25%。

以上各题均可用方程解答,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试一试、做一做。(本文作者为湖南省沅江市七子浃乡联校六(27)班学生,指导教师:曹学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0: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