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31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随笔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08: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徜徉文本中 读懂字词句
──执教《爬山虎的脚》一课有感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 王振刚
  轻轻地翻开语文课本,一篇篇精美的文本映入眼帘,这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多么好的范例啊!引领学生一遍遍地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对话文本,其目的还是引导学生感悟、对话其语言的表达形式。细想封面上的“语文”二字,有“语言”和“文字”之意,和学生一起在文本间流连,学习语言和文字,感悟语言的精炼与优美,用词准确与精妙。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走进了课堂,和学生一起分享了《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当我走出课堂时,脸上不禁露出了微笑,因为在和学生一起分享第二自然段时,以字词句为载体,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师生在文本中游历,并亲身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之魅力。



  一、品句



  当学生反复朗读了课文第二自然段后,我设问:“会读书的孩子能够将厚书读薄,你们默读这一自然段后,能不能将这段话读成一句话呢?”分享学生的思考时,第一位学生朗读的是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变成嫩绿的。我启发道:“作者除了描写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这一段还讲了什么呢?”学生继而又朗读了作者描写的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的部分。这时,再次引领学生思考:你看看哪句话既讲了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又讲了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呢?学生很轻松地朗读着这一段的第二句话: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至此,学生感受到了这句话在这个自然段中承接了上文,引起了下文,很自然地把前、后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品句的经历中,学生领悟到了一种读书的方法──把书读薄,学会概括。



  二、品词



  当品读“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这句话时,请学生概括出叶子的特点,可学生感到畏难。于是,我引导学生读句子,看插图,说一说,看过了这幅爬山虎叶子的画面后,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学生说了一个又一个,像“一顺儿朝下”、“没有重叠”、“不留空隙”、“均匀”……我顺势引导:学语文,就要读懂书上的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你再读读这句话,能用文中的话来说说“均匀”的意思吗?学生从“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中读懂了“均匀”的意思。在品词的经历中,学生也领悟到了一种读书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



  三、品字



  每一篇文本中,都藏有一些运用得精妙之字。对话文本时,我都要和学生抓住运用得精妙之字反复品味,咀嚼,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丰富学生的语感。



  如对话“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句话时,我采用字理教学法,引导学生品悟那个“漾”字。



  师:你看,这个“漾”字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漾”字是由“氵”、“永”和“无尾巴的羊”组成。



  师:右上角这个部分是“羊”的省写,而“永”有“长久”之意,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羊群不断地增加。它的部首是“三点水”,这个字是指什么在不断地增加呢?



  生:水在不断地增加。



  师:既然是水不断地增多了,水面就会──



  生:微微动荡。



  师:再读这句话,你看看是什么在微微动荡?



  生:满墙的爬山虎的叶子都在微微的荡了起来,像美丽的波纹。



  师:漾起的波纹是多么美啊!再读一读这句话,把你的感受一同读出来。



  接下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在这句话的学习中,先指导学生剖析字形,启发学生理解字义,再把理解送回句子中,朗读句子。



  在这一自然段中,我还引导学生品读那个“嫩”字,由“嫩”字组成的词语,有:嫩红、嫩绿和嫩叶。同一个“嫩”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却是不同的。这正是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在朗读中,学生有了思考,有了感悟。理解了“嫩红”与“嫩绿”的“嫩”是指颜色浅,而“嫩叶”的“嫩”是“娇嫩”之意思,学生感受到了汉字意义的丰富多彩。



  在品字的经历中,学生又领悟到了一种读书的方法──据词理解字义。



  与学生学习完这一篇课文后,我回到办公室,再一次静下心来思考,我感到:一篇篇文本都是由字词句组成的,徜徉文本之中,就是要品味组成文本的这一个个字、词、句。在反复朗读中,积累了词句;在联系上下文思考中,读懂了词句。这样的感悟,做到了积累,做到了学法的渗透,做到了让教材成为了一个例子,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这样的课堂,也突显了一个“实”──朴实与扎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08:26:00 | 只看该作者
尊严无价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尊严》解读
泸西县中枢镇石洞小学 李本聪
  一个逃难的、饥肠辘辘的年轻人,来到南加州沃尔逊小镇,镇长杰克逊大叔给他送去食物,年轻人虽然非常想吃,但却拒绝享用,他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这是为什么?就为心中的尊严。请看课文是如何向我们展示的。



  一、曲调未成先有“情”



  我们先来看课文吧,开头就出现三组人物:逃难的人群“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年轻人“脸色苍白”、“骨瘦如柴”;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逃难的人群饥寒交迫,一路风尘,可能数日不见米粮。此时此刻,他们的生命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最需要得到食物来补充身体里消耗殆尽的卡路里,正巧遇上了好心盛情的沃尔逊人。于是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原本“狼吞虎咽”是个贬义词,但此时此景也只有这个词才能形容那些扑向食物的人群了。



  “年轻人”作为逃难中的一员,他也非常需要食物,饥饿已经使他“骨瘦如柴”,把他逼到了死亡的边缘。按理说,他也应该“狼吞虎咽”才对。可是,当他面对好心的镇长送来的食物时,“尊严”却浮上心头,像一道堤坝那样横在他的面前——不能吃。逃难的人与年轻人形成鲜明对比,为后边课文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文似看山不喜平



  “年轻人”如果见食物就吃,跟风随流,文章的后面肯定没戏了,也难给人以启发或是体会到什么,因为那样就太“平”了。“先生,吃你这么多东西,你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镇长说:“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你做。”年轻人确实太需要食物了,再不吃东西可能就会倒下,“年轻人的眼光顿时昏暗了”。“昏暗”的背后是饥饿和尊严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我们同情的心悬得老高,甚至暗自说:镇长,你就随便找个活计给他做做吧!镇长确实找活给年轻人干了,安慰他让他先吃饭,活命要紧,其心其意其情我们都可以理解。年轻人本应该变通一下,顺镇长的意而行。可是,风生水起,出乎我们的意料。“等我做完了你的活儿,我再吃你的东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尊严在年轻人的心里高于性命,这是多么不寻常啊!



  “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镇长是个善良人,镇长是个聪明人,镇长已经从年轻人的语言和表情里读懂了他的心,读懂了为什么?“捶背”的劳动要求恰到好处,只要付出轻微的体力,便可以保全尊严,远离施舍。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



  好事还在后头,“我的庄园里需要人手,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镇长杰克逊大叔的话,对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来说,无异于喜从天降。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在众多逃难人员中,镇长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个年轻人呢?就因为“尊严”这种德行力量打动了镇长,感染了镇长,使镇长看到了这个小伙子的优秀,甚至是预知了他未来事业的发展。故事到此本应该结束了,但作者笔锋一转,再书美事──镇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年轻人!这位年轻人20多年后成了美国的石油大王哈默。在我们感到惊异的时候,不得不掩卷深思,何为尊严?尊严何以无价?



  三、敲蚌剥壳寻珍珠



  尊严究竟是什么?尊严是“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这虽然是课文告诉我们的,是哈默的做人底线,但细想下来,它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做人底线。在饥饿快要把人逼进死胡同的时候,他面临的选择是,要救命的食物还是要心中的尊严,像哈姆雷特面临是活着还是死去一样艰难,最终他选择了后者──用劳动换取食物,并且只有在付出劳动后才允许自己得到那份食物。读文至此,一个棱角十二分鲜明的美国硬汉站到了我们面前。一个把尊严或者说美德看得如此重要的人,命运怎还会不垂青于他,钟爱于他呢?那真是不想优秀都不行了,是德行铸就了他后来的辉煌业绩。



  再来咀嚼一下镇长的话吧,“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为什么敢把话说得如此肯定,哈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是个成就大事业的人?这除了杰克逊先生丰富的阅人经验和深邃的眼光外,应该说最主要的是他看见了年轻人表现出来的,别人所不具有的优异品质──“因为他有尊严”──要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取食物,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发家致富,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创业,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根本,所以镇长才说得那么肯定。尊严是人生的巨大财富,尊严无价!



  四、细研慢品终感悟



  镇长把食物送到年轻人面前时,“他仰起头问”,这“仰起头”不正暗示着信仰的崇高,尊严的不可动摇吗?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年轻人心里,尊严是第一位的,尊严高于生命。镇长说没有活儿给年轻人做,“这个年轻人目光顿时昏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没有活做”,对年轻人来说,便意味着他还必须饥肠辘辘,精疲力竭地走在逃难路上,寻找下一个目标,内心是沉痛的、悲哀的。“喉结动了动”,是一种生理本能的表现,他多么需要食物啊!“食物”和“尊严”像两匹狼在心里厮打搏斗着。“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赞赏”是个关键词,从不需要做活到同意做活,再到赞赏,镇长完成了认识年轻人──理解年轻人──佩服年轻人的思想转变……仔细研究这些提示语,更能让我们明白“尊严”的深层含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08:26:00 | 只看该作者
在感动中体会美丽的诚信品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教学建议
东营市胜利第二小学 连敏锋
  《中彩那天》记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体会感受主人公诚信的品格,从而受到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为体现这一教学重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初读课文,谈自己的感想



  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可让学生谈自己读后的感想。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和价值取向,以便以学定教。这时,学生一般会从价值观方面来谈自己读后的感想,或为“父亲”的做法所感动,或表示不理解。无论学生的感想与课文的价值取向一致与否,教师都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主要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内容(也可以具体到具体的词句)获得的,可以把这些内容画出来。



  二、深读课文,体会品格的美丽



  学生读课文、谈感想、画出引发感想的内容后,可启发学生认真默读课文,特别是抓住画出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引发学生默读思考:如果你是那位以一人的工作承担起家庭生活责任、梦寐以求能有一辆车的父亲,想把这辆车留下来,你会为自己寻找怎样的理由?这样的问题,能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父亲对拥有车的渴望,为进一步体会父亲的诚信品格打下基础。



  面对诱人的奔驰车,在同事完全不知道这件事的情况下,父亲完全可以自己留下,但是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父亲的实际需要和所作所为的对比中体会他人格的美丽,为他的诚信品格所感动。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父亲“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三、感情朗读,强化人文教育



  语文课程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内涵进行的,而不是靠教师的说教。为强化本文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感情朗读能突出表现父亲美丽品格的内容。如果学生能读得入情入境、声情并茂,他们的心灵无疑将再次受到感动。教师还可就父亲当时的表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当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们一家人心情怎样?为什么“父亲显得特别高兴”,他给我们讲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等等。通过感情朗读和讨论,能进一步加深对父亲美丽品格的体会,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08:27: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有感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 姚国娟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儿童诗,它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世界带来的创伤,发出对和平的深切呼唤。教完课文,我深深感受到放手给孩子一片学习的空间,课堂就能焕发春天的生机。



  一、放手谈,走近诗歌背景



  “激发学生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祈盼之情”是我这节课的情感目标定位。对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来说,要激发他们对战争的厌恶之情是不易的,因为孩子们完全没有这一方面的体验。为了让学生走近“战争”,在教学“导入”中,我设置了“时事谈话”环节。



  【片段一】



  师:孩子们,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啊!但是现在的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的孩子却不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他们仍然生活在战火中。你们知道是哪些地方吗?



  生1:伊拉克,直到现在还在打仗呢!



  生2:我知道阿富汗,美国打击塔利班,战火不断。



  生3:还有巴基斯坦。



  生4:不对吧?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种族冲突,那里的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之间的仇怨越结越深,造成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生3:我说的是巴基斯坦。目前,印巴军队正在边境相互进行炮火攻击呢!



  在上课之前,我总以为和平年代的孩子对战争一无所知,担心他们谈不出内容来。我把他们对战争的了解估计为“零”,但事实并非如此。



  陶行知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孩子还要小。”可见,了解孩子的起点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凭着自己的“想当然”,不能“小看孩子”。只有充分运用孩子的原有认知,才能让孩子走近“战争”。



  二、放手问,理解生字新词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生字新词。在初读环节,我让学生自己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然后质疑: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孩子们不时地提出了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片段二】



  生1:老师,什么叫“不速之客”?



  师:“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意思:A.迅速 B.速度 C.邀请。你认为是哪一个?为什么?



  生2:我觉得是“邀请”的意思。



  生3:不速之客,就是不受欢迎的客人。



  师:读读这首诗,你觉得诗中的“不速之客”指谁?



  生4: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师:仅仅是它们不受欢迎吗?



  生5:还有轰隆隆的大炮,频频发射的导弹,散落着的地雷。



  是呀,孩子的疑惑,才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夫童心,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站在孩子的立场,孩子自己提出疑惑,孩子自己解决困难,才是有效的学习。



  三、放手读,发现写作特色



  这首诗,诗人抓住了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一次又一次地发出痛心的质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诗歌的前面四个小节,都是运用了这样的写法──对比中浮现画面、反复中推进情感。



  如何让学生感悟这首诗歌的写作特色?如何在对比中层层推进有感情的朗读?我力求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在诗歌的教学中“举一反三”。



  在学习第一小节的时候,教师通过画面的想象,辅助学生感悟朗读;然后在学习二至四小节时,讨论:“诗歌还有哪些画面也让你产生了这样的心情?”接着,在连起来读四个小节的过程中,发现写作特色,并推进朗读的情感。



  【片段三】



  师: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四组不同的画面,诗人的情感也在不断推进。再读读这四个小节,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1:我还发现这首诗前四个小节中,都有“本来”“可是”,一共出现了四次。



  师:是的,作者都是先描写本来美好的画面,再描写战后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刚才,我们在朗读每一小节的时候,读出了这样的画面对比。



  生2:“这究竟是为什么”这句话重复了四次。



  师:你们发现了吗?每小节最后的一句话都是相同的,诗人重复用了四次。我们该怎么样读好这四句相同的话呢?是用一样的语气还是有所变化呢?自己连起来试试读读。(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试着读读这四个小节?特别要注意最后一句话的变化。(指名读。)



  师:你听出了什么?



  生:我发现他读这四句话的声音不一样,好像越来越响了!



  生:我觉得他读的这四句话,表达的心情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好像是疑惑的;有时好像是悲伤的。



  师:你们还听出了怎样的心情?



  生:有时好像很生气!



  生:我听出的是悲愤的语气,好像在控诉战争!



  师:是的,这四句话看似重复,表达的语气却不一样,有疑惑,有悲伤,有愤怒……语气一次比一次沉重,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



  四、放手写,真切表达心声



  这首诗歌,在最后一个小节表达了诗人的希望与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有一张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为了进一步推进孩子们对战争的感受,我播放了一组“战争中孩子”的凄惨画面。



  师: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你可以联系诗歌的一至四小节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也可以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的心声。



出示练习: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我们一样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1: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战火停止,让硝烟散去,让人人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的生活。



  生2: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世界充满爱,让世界充满幸福,和我们一样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园。



  师:这两位同学都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也表达了我们的心声。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生3: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海鸥不再无家可归,让蜥蜴和甲虫不再逃避,让星星和月亮拥有安宁,让孩子们能踢起欢乐的足球,和我们一样享受美好。



  师:你能结合诗歌,描绘出美好的画面。谁还描绘了不同的画面?



  生4: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有一片天空,宁静的天空,让放飞的风筝能自由地翱翔,和我们一样享受自由!



  生5: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孩子们在上面欢乐地奔跑、翻跟头,和我们一样享受快乐。



  在学生的练笔中,有的同学直抒胸臆,更难能可贵的是很多同学,学习诗歌14小节的写法,借助画面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同时也在练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春天”的含义。



  师:是呀,我们多么希望,多么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个“春天”,仅仅是我们课前谈论的大自然的春天吗?你觉得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呢?



  生(众,一个接着一个):安宁的春天、幸福的春天、快乐的春天、和平的春天……



  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需要放手。但“放手”意味着对老师自身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更深入地解读文本,更多地了解学生,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才能在“放手”中使学生学到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08:27:00 | 只看该作者
从怜悯走向豁达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备课札记
深圳市上芬小学 庄泳程
起——“发现”之旅



  很多人阅读《触摸春天》,也许首先会对“触摸”感兴趣。“触摸”春天,多么独特而诗意的行为方式,这是真切走进盲人内心深处的抓手,扣住“触摸”,其实就是拔住了理解文本的一根弦。而我初读《触摸春天》,首先关注的是春天。



  谁说深圳没有春天!二月间,大街小巷,校园内外,火一般的木棉花裹着和煦的阳光激情绽放,多么灿烂的南国气息!再看看学生第一单元的作文:



  春天来了,校园百花绽放,红的、绿的、蓝的、紫的,姹紫嫣红;



  春天的校园多么美丽。花儿朵朵,暖风和煦,书声琅琅,一片勃勃生机;



  春天,多么富有诗意的季节。绿叶在枝头绽放,蜻蜓在湖中掠过,空气中裹着泥土的气息……



  孩子们的语言的确很美!可是,稚嫩的内心显然没有和真实的生活对接。儿童的世界,被成人化的语言装饰成了“八股”,单一而空洞!看看我们的盲人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在春天的深处,细细地感受着春光。”残酷的身体缺陷,给了她一个黑暗的世界,而她用热爱生活的心,在心里种下了春天。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一只扑腾着的美丽的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安静用她独特的方式,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缤纷。



  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就用安静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吧!



  于是,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走进文本,在文中寻找画面,在自然的春天和生命的春天的意象对接中,学会用心生活,用心发现。



承——感悟之旅



  带着目标,我再一次深入文本,寻找教学的抓手,梳理教学的主线!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我不能如安静流连绿地般流畅,行走在字里行间,我甚至磕磕绊绊。一个恬静的盲女孩的生命,是如此深刻地揪住我的心——



  “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好一个“慢慢地”,她是如此的心怀虔诚、小心翼翼,带着那么一点点好奇或者一丝丝紧张;“极其准确”不也是一个奇迹么?凝视安静永远停滞的双眸,那是多少次磕磕绊绊的身影,或许还被月季细细的毛刺扎过吧…… “慢慢地”“极其准确”其实就是“神奇灵性”的美丽注脚啊——唯有“慢慢地”才有了“手拢蝴蝶”的奇迹,唯有走进“极其准确”,才能有对“神奇的灵性”的顿悟!



  “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啊?一个美丽的小生命,就在自己的手指间扑腾,真美!但,在蝴蝶不规则的扑腾中,安静的心里仅仅是惊讶么?会不会有蝴蝶一般的恐慌?她的心也在扑腾吗?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细细地感受”多么准确而细腻的表达,这是盲人感受春光的最独特的方式。她多么想看看手里这“扑腾”着的小家伙,但是,她不能!一个“许久”折射出她内心深切地渴望,或者,还有矛盾!放飞蝴蝶之于安静,会否就是一种无奈?“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神奇的灵性”能想象到飞翔的姿态么?她的心也在飞翔吗?



  ……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穿梭在这个只能“触摸”的春天,我的心为一种悲悯的情怀包围着,凝视安静,我不能自拔!



转——顿悟之旅



  我显然已抛离了设定的目标!在这样的情怀中,教学设计显然难以为继。翻翻单元的教学主题——“热爱生命”,再看看作者的感叹——“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显然,我的“悲天悯人”让我钻进了牛角尖!



  再次翻阅了“阅读链接”。这是海伦·凯勒说的一段话:“我能摸出树叶的精巧的对称图形”“我感觉到花朵的美丽的丝绒般的质地” ……多么细腻而独特的发现,多么丰富而诗意的体验!我们这些明眼人,留意过树叶的对称吗?感觉过花朵的质地吗?这太令人惊叹了!由此,我一头扎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海伦·凯勒一起感受清凉的水在指间划过的神奇,落英缤纷的花瓣飘落脸庞的美妙,站在尼亚加拉瀑布高崖上,感受空气的颤动、大地震抖的激动……



  盲人的世界,有他们独特的风采!带着这种感悟,再次走进《触摸春天》,和作者一样“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也“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明白了作者之“冷眼旁观”其实更是一种尊重和平和。刹那间,我突然顿悟:我的“悲天悯人”来得多么强势,正如我想当然地为孩子们设定一个“教学目标”一样。对于安静,孩子们会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呢?我找来几个学生,听听他们的声音:



  好一个富有灵性的女孩,“神奇”就是她的注脚;



  她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内心却很清明!真正的眼睛,是心灵;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安静的生命也是生机勃勃的。我喜欢她,更敬佩她……



  多么美妙的声音!如花开,宛如天籁!



  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再次走进《触摸春天》,聆听“花开”的声音,我有了拈花微笑的感悟:凝望安静,需要一种豁达!



合——融通之旅



  当然,豁达并不是冷峻,它并不是课堂唯一的基调:孩子们不可能对安静的缺陷无动于衷,教学的引领更不能是生硬的切入!走进字里行间,倾听文字的细微声响,在磕磕绊绊中,我悠然心会:我的“发现”“感悟”“顿悟”,不也是文本文路所在么?这是否可以成为学生的学路!由此,我重新把目标定为为:走进文字,走入画面,在对语言文字感性而细腻的品读中,触摸盲人敏感而细腻的心,从怜悯走向豁达!



  在目标的引领下,教学的思路流畅地展开:



  一、发现之旅:触文入画,寻找画面——在文字中寻找画面,在画面中品味文字



  1.活动引入,切身体验:



  师:课前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播放一段美丽的画面(音乐舒缓,视屏中播放对白:哇,好美啊!哇,这么大的花啊!颜色真奇怪啊!)听着这些赞叹声,你有什么感受?



  生:忍不住想看;很着急;



  师:刚才老师展示的是一组春天的画面,很美,但你们看不见,你的眼前什么都没有。请你再闭上眼睛,这一次老师能让你看见,你相信吗?



  师(配乐朗读):这是一簇海棠花,长得非常旺盛,枝叶是嫩绿的,花叶是碧绿的,翻卷起来的叶边上都镶着一圈艳丽的枣红色。这是一盆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师:看见了吗?脑子里有什么画面?



  生:一盆月季,非常红;海棠有很绿的叶子……



  师:当我们眼睛看不到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用心去体验,去感受,同样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盲童安静就是这样去“看”的!让我们走进“触摸春天”。



  [设计意图:盲人的世界,离学生们很远!活动的引入,旨在拉近孩子们与盲童安静的距离。更为“豁达”与“平和”铺下一个最初的调子。在切身的体验中,学会以心交心,为下面的“移情换位、感同身受”初作铺垫。]



  2.走进文本,寻找画面



  (1)刚才我们借助一段文字,在头脑中想象画面,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方法。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看看,你能在这篇文章中看到几个画面。



  (2)结合学生发言,梳理出示三副画面:



  ①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②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③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3)引导学生带着想象的画面朗读。适时板书:穿梭花间、拢住蝴蝶、放飞蝴蝶



  [设计意图:在文字中寻找画面,不仅利于入文,提炼文本,更利于在画面中构建意象,缩小读者与文本的距离,为教学的展开提供抓手。]



  二、感悟之旅:循文悟情,静心品味——实现自然的春天和生命的春天的意象对接;



  1.善于读书的同学不仅能在文字中想象画面,还能发现文字背后的东西。比如,安静在花丛中穿梭,从“穿梭”这个词,我们能发现,安静虽然看不见,但他在花丛中走起来非常自如、流畅。请同学们用心地、小声地朗读这三个画面,看看,你能够在这些文字中发现些什么。在书里写下来。



  2.品读画面一:



  (1)品读关键字词。让我们把眼睛聚集到第一个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师引导:这个画面作者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奇迹”。文中哪一个字、哪一个词、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奇迹”呢?(结合“穿梭、流畅、没有一点儿、极其准确、悄然”等细细品味。)



  (2)想象说话。当安静第一次来到这片绿地的时候,他能这样流畅地穿梭吗?



  这一天,安静第一次来到小区的绿地,安静在花丛中(   ),她走得很(   ),一会儿(    ),一会儿(     )。她想:(                   )。安静第二次来到小区的绿地……安静第三次来到小区的绿地……



  3.品读画面二:



  (1)读中体验。



  语言渲染中朗读:那是一次又一次的磕磕绊绊,甚至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她只是想拢住一朵花,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误、一次又一次地扑空……可是,她是多爱这里啊!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有一年。终于,在她生命中的第八个春天,奇迹发生了——(学生接读“画面”2)



  想象感悟中品读:怪不得连作者都感叹道:“睁着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读这段话,想象一下,安静会对蝴蝶说些什么?



  角色换位朗读;现在你就是安静,你会怎样说(读)这段话——“我的手指悄然合拢……我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2)品中感悟。



  ①知道盲人在触摸着这些东西时,是怎样的感受吗?



  出示:我是个盲人,但是我光凭触觉就能发现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我能摸出树叶的精巧的对称图形。我的手带有深情抚摸银桦的光润的细皮,或者松树的粗糙的凹凸不平的硬皮。在春天,我怀着希望抚摸树木的枝条,想找到一个牙蕾。我感觉到花朵的美妙的丝绒般的质地,发现它惊人的螺旋形的排列……(海伦·凯勒)



  ②看看,海伦·凯勒的“发现”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用文中的一个短语来形容这种发现,你认为哪个最好?(神奇的灵性)



  ③安静的“神奇的灵性”又表现在哪里呢?(虔诚地触摸、对花香细腻而准确地感受、极其准确地伸向月季花、奇迹般笼住蝴蝶……)



  4.品读画面三:



  (1)安静对生活的爱、她神奇的灵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动!此时,她悄悄地放飞了蝴蝶(生读画面3)你们就是一个个小安静,你们张望到了什么?是靠什么张望到的?



  (2)是啊,虽然你们的眼睛看不到,但是,你们对生活的热爱,已经把春天装进了心里!(板书:“心”)。



  (3)小结:春天是灿烂的,眼睛看不见的安静,内心同样灿烂!生机勃勃是春天的象征,同样也是安静的象征!



  [设计意图:教学是慢的艺术。行走在字里行间,需要静心、细品。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细细咀嚼、凝神含咀,方能唇齿留香;想象与换位朗读,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努力找到一个“切身”的感悟角度;课后材料的引入,丰盈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为感悟“神奇”的灵性,打开一扇心灵的窗口。]



  三、融通之旅:阅读拓展,升华情感——走向“豁达”。



  1.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2.读着这段话,你会想到谁?(张海迪、海伦·凯勒……)那些身残志坚的残疾人,用自己的生命告诉我们——齐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读读“阅读链接”的故事,说说海伦·凯勒的缤纷世界里有什么?



  4.有这样一个男孩,他叫周大观,虽然得了重病,仍带着微笑面对每一个人,甚至坚持在病床上写下了42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叫《我还有一只脚》:



  贝多芬双耳失聪,安静双眼失明,我还有一只脚,我要站在地球上。海伦凯勒双眼失明,张海迪半身瘫痪,我还有一只脚,我要走遍美丽的世界……



  5.相信同学们一定也有很多感慨要抒发!请用“我有——,我要——”的句式,说出你的心里话!



  总结;身体残疾的人,能用热爱生命的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我们都是健康的人,更应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课后请同学们走进海伦·凯勒,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同时,用你们美丽的眼睛,再一次走进校园,去发现校园的春天,寻找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设计意图:随着张海迪、海伦·凯勒、周大观故事的一幕幕展开,一个个独特的缤纷世界展示在孩子们面前,一点点、一滴滴凝聚成一种“豁达”的境界,说话训练更是把这种“豁达”而开阔的感悟,升华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



  从最初的表象的阅读,到深入文本时的困惑和不能自拔,再到豁然的顿悟,细读文本的过程,颇有点“见山只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仍是山”的意味。好似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语文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08:28:00 | 只看该作者
课文──写作的导师
──迁移《牧场之国》写作方法教学反思
向南小学 康莉
指导学生写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富有感染力的文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若想使作文教学达到此目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一学期几次的作文指导课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加强平时的练笔训练,而练笔的最好契机就是结合课文的特点,适当地设计作文练笔,让学生在练笔中深化课文主题,消化课文中的词句及写作方法。因此我认为,课文才是写作的真正导师。根据课文特点,寻找恰当的切入点进行练笔的方法有很多。迁移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就是阅读教学中作文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今天在《牧场之国》这篇课文中我尝试运用了这一方法,收效颇为满意。

《牧场之国》是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课文第一段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的另一独特的特点──“牧场之国”。接下来第二段详写碧绿的草原上牛多,以此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第三段比较详细的写辽阔无限的原野成群的膘肥体壮的骏马自由生活的景象。第三段略写羊、猪、鸡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二三四段详略分明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家畜家禽安闲游憩图。

这虽是一篇阅读课文,但鉴于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有很多值得借鉴地方,所以我又增加了一节课的练笔时间。(以下是我的课堂实录)

……

师: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思考这四段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生自读。

生:我觉得这几段有很多优美的词语,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仪态端庄、膘肥体壮、辽阔无垠、悠然自得等。加了这些词语,让我觉得文章写的很美。

师:你说是要多运用生动准确的词语。(板书:运用生动准确的词语)

生:老师,我还发现这一段和《乡下人家》那课一样,也有很多的拟人句和比喻句。比如: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这三句话都是拟人句。

生:我给李金冰补充:我觉得这里还有一种写作方法,那就是作者观察得很细致。如果作者不细致观察,他就不会发现有的牛像在思考,有的牛像是贵夫人,有的牛像家长了。

师:你们两个说的都很好。把你们两个的合在一起就是写文章时要细致的观察,发挥想象,然后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进行表达。(板书:细致观察,巧妙的运用修辞方法)

生:我发现第一段运用了开篇点题的写作方法。

生:我发现这四段是总分的写作方法。第一段是总写荷兰是牧场之国。然后就分写牛多,马多,羊多,鸡多,猪多,因为这些家畜家禽多,所以才被称为是牧场之国。

师:你真会发现!(师板书:写作方法:总分)

师:除了黑板上的这些,同学们们还有发现吗?

教室一片沉默。于是我提醒学生从课文讲解的板书上去发现:第二段主要写牛,第三段主要写马,第四段写了羊猪鸡等。在我的提示下,慢慢的有几个学生急切的把手举起来。“老师我发现了”。

生:这几段还运作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第二三段是详写。第四段是略写。

师:作者是怎么样做到详写和略写的?

生:比如第二段作者用整个一段来写牛。而且写了牛的颜色,神态等。第三段整个一段就只写了马。而第四段却一段里面写了羊猪鸡。写的很简单。

师:既然第二三段都写了牛了。第四段为什么还要略写羊猪鸡呢?比如写鸡的就用了半句话,这样还不如不写算了。

生:“老师不是这样的。”因为是一个牧场嘛,不能只有牛马,一定还有羊猪等,但又不能所有的都写的很详细,所以就要略写一下。

生:老师我还知道为什么要详写牛和马,因为牛马是牧场主要的牲畜,所以就详写,其它的不得主要的,所以就略写了。

师:同学说的都很好。但是不是只限于纸上谈兵呢?我现在就来验证一下。请大家进入留言板:(以下是留写言板中教师的打写要求)

今天我们学习了《牧场之国》这篇课文。课文的一二三四段教给了我们很好的写作方法:

1.总分结构,开篇点题。

2.细致的观察,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

3.最重要的一点是详略分明的写作方法。

请你运作这三点写作方法也来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点。题目自定。

以下是我节选的几个写作片段:

1.桂林的山(扶豫深)

说到桂林,每个人都知道,桂林不仅水清澈见底,山更是奇不可言。

桂林的山,总体的看非常的雄伟,在漓江上抬头望,感觉山就要塌下来一样。

我们坐在游船上欣赏着美丽的山。我看见一个山就像一位古代的宫廷中的太后,拿着铜镜,用精制的梳子,在梳理着自己的头发,虽然是天然的,但是栩栩如生。
  我还喜欢九马画山,山形就像人绘山的,上面有许多的马儿,在混乱的奔跑着,若是你看久了又觉得像是公牛,真让人眼花缭乱,但我还是喜欢。
  桂林还有好多好多山呢!比如说啤酒山,洋山等等。
  桂林让我永远都不能忘记的还是这些山。


2.康乃馨(罗小慧)

花有许多种,有牵牛花,乐杜鹃,菊花,喇叭花,还有许多许多。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康乃馨。

从远处望去,就好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姑娘。康乃馨的花粉上,有许许多多的香气:有时候像妈妈那迷人的香水;有时候像一阵阵刚出炉的烤蛋糕的味道;还有时候像沐浴露的香气。
  康乃馨有许多颜色的,有紫色、白色、红色、黄色和紫红色,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黄色和紫红色的。每到母亲节,妇女节和教师节的时候,我都会买一朵黄色或者紫红色的康乃馨送给老师和母亲。

3.美丽的桂山(文俊辉)

暑假里,我们一家人去过陡峭的黄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峰峦雄伟的泰山……但我最喜欢美丽的桂山

到达后,我们沿着弯曲的小路来到了山脚。山脚下,有一个高高的大门。门的正中间有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桂山。
  沿着曲折的山路,好不容易才到了半山腰。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找到了一个雨棚。这场雨似乎给桂山这为害羞的少女铺了一层面纱。朦胧的景色似乎让人感到仙境的感受……



4.中山公园的游乐场(何晗)

中山公园有许多好玩的,有钓鱼,有划船还有游乐场可以玩呢!
  游乐园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有金龙华车,有鬼屋,有青蛙跳等等。但我最喜欢玩的还是彩虹飞车。彩虹飞车是一款由自己控制的机器,如果踩大力就会甩得很高。我每次和别人玩都踩地非常大力,这样才显得比较刺激。上次,我跟弟弟一起玩,我一踩高,他的泪水就像一盆水泼下来一样。他的叫声就像老虎的吼声,那时我的耳朵真是震耳欲聋。所以,以后我再也不跟弟弟玩这个游戏了。
  游乐场还有许多,我喜欢玩的,如:碰碰车、海盗船等等。碰碰车可以随意控制方向,碰撞对方的碰碰车。海盗船,上面那辆船,在电力的引导下,大幅度的摆动,也还不错。
  我喜欢中山公园的游乐场。



5.桂林山水(李伟新)

我去过肇庆、长沙、珠海……但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桂林。

桂林的山不同高矮,不同形状。有的像笨重的乌龟在爬山,有的像灵巧的老鼠在摇尾,形态各异。瞧!这座是“青蛙跳江”。这只巨蛙好似要跳到江的对面去觅食。它伸出了自己的四肢,极力的跳动。为了去觅食,它好似忘记了一切,忘记了自我。
  桂林的水非常静,静的让你看不到它在流动。桂林的树非常的茂盛,树叶叠在树叶上。桂林的米粉香香的,咸中带甜。桂林的楼样式各异。

……

6.游鼎湖山之鼎湖(赵俞茜)

前不久,我去了鼎湖山,印象最深的是鼎湖。鼎湖有很多条小溪,中心就是鼎湖。鼎湖很大,湖水绿得令人惊奇。远远望去,鼎湖如同一块无瑕的翡翠,镶嵌在重重山峦中。用手轻轻一捧水,这才发现鼎湖的水是那么凉丝丝,那么清澈见底。抬头一望,这才发现周围的山是那么的高,那么庞大,那么油绿。我喜欢鼎湖,因为鼎湖碧绿,因为鼎湖冰凉,更因为鼎湖美丽。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我深刻的体会到,选择好的课文范本,及时进行写作指导,往往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课文,真是写作的好导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08:29:00 | 只看该作者
和鱼一起游
──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的细读及策略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 章爱芬 郑国英
  “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又在文本中出现了三次,一次是女孩惊奇的赞叹,一次是作者的切实感受,再一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仅看课题,“游”字似乎不妥。读完全文,方知“游”字实乃对聋哑青年所作之画的最高赞赏,对青年高超画技的由衷赞叹。聋哑青年所写的“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则是“鱼游到纸上”的前提,也是文本要表现的主旨所在。一个简单的“游”字,蕴含丰富,勾画出的是一个画技高超、勤奋专注、坚持不懈的聋哑青年形象。那么就让我们和鱼一起游,去认识这位青年。



  由题质疑,引起学生阅读期待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揭题后,鼓励学生对课题中的“游”字质疑,以悬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主动学习。



  一、鱼游到了纸上──画技高超



  “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着,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是两种不同的画画技法。透过这两个词,我们仿佛看到了聋哑青年作画似姑娘绣花般细致,细至极微;如挥毫泼墨般潇洒,飞(飞白)出灵动。透过这两个词,我们还仿佛看到了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苦练执着。如此这般,执一丝不苟的态度,操灵活多变的画技,怎能不让鱼仿佛在纸上游动呢?难怪那位围观的女孩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叫:“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孩子的语言是最纯真的,如纯净的天空,如明净的河水;孩子的语言是最真实的,毫无掩饰,原汁原味。“哟”、“啦”两个语气词和一个“!”,将女孩的惊奇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游”字,更是凸显了青年高超的画技,使人充分地感受到青年画的鱼是多么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紧扣词语,感受青年画技高超



  动作演示“工笔细描”“挥笔速写”,感受两种画技的截然不同。



  指导朗读句子,体会两种画技的迥然有异。



  此时此刻,面对如此逼真传神的金鱼画作,“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围观的人们会怎样赞叹呢?此时作者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积累的运用天地,学生会从他们的记忆仓库里自然而然提取出这样一些词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出神入化、跃然纸上……”这些将是他们对青年高超技艺发自内心的赞美。



  挖掘空白,丰盈学生内心体验



  “大家赞叹着”在文中是一个空白点,可以以此展开想象,设计说话训练内容:大家会怎样赞叹?并随文练笔写一写。



  这个训练点既是学生情感的渲泄口,又是学生的积累运用场,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青年的画技高超。



  二、鱼游到了心里──专注不懈



  为什么青年能使鱼游到纸上呢?当我把“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写给青年时,他只是平静地写了这样一句话──“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因为“鱼先游到了心里”,所以才能“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应该是众所周知的“胸有成竹”。看来,鱼的样子、鱼的动态已经活灵活现地刻在他的脑海里,铬在他的心坎上。是啊,只有心中有“鱼”,方能笔下有鱼,纸上游鱼!



  为了心中有鱼,他“一年多”来,“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这里的“一整天”姑且只算白天吧。12小时,720分钟,43200秒;想起吃饭或是回家,只是电光火闪的一念之间,怎么就没有在哪一秒产生这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最正常最起码的需要的念头呢。更何况是“一年多”的“每个星期天”,“常常”如此。青年忘记的难道仅仅是“吃饭”、“回家”吗?不,远远不止!在春雨绵绵的日子里,他可能忘记了打伞;在夏日炎炎的日子里,他可能忘记了烈日;在冬雪纷飞的日子里,他可能忘记了寒冷……



  无怪乎,在我眼里他非常“特别”──“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此时,他“静静地看着”,眼睛盯着游鱼灵动的身影,全身每个的细胞感受着游鱼的妙曼姿态……他的身,他的心都随鱼一起游,游入了鱼的世界,游入了忘我的境界,在那儿“呆呆地站”着。



  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受青年的忘我



  紧扣“忘了”一词,让学生发挥想象,读出文字背后的画面,悟出青年的勤奋专注,坚持不懈。



  正所谓“境由心生”。看他画鱼,“围观的人越 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好个“融为一体”,“融”是融合的意思。人和鱼融在一起,合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即是鱼,鱼即是人,达到了人鱼合一的高境界。除了因为他是个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都是鱼。以至等到太阳快下山,我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这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品读难点,引导学生明白事理



  “鱼先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之间的关系是文本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用关联词说说两者的关系,从中受到心灵的启迪。



  “忘了……忘了……”,世间万物皆忘尽,唯独不忘只是鱼。眼里心里都是鱼,仿佛自己就是鱼。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因为他坚持不懈地忘我看鱼,鱼才游进了他的心里;正是因为他专心致志地画鱼,鱼才游到了纸上。心随鱼游,鱼方能“游”。岂止画画,做任何事情不都是如此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4 05: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