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95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拨开迷雾开洞天——2023年初中语文课堂大赛评课发言稿整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0 20:2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理念

1.明确地感受到老师们都体现出了“生本课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活学生的思维。

2.融入“教材是材料,核心是素养”的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让学生达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3.始终贯穿学以致用的理念。学以致用把学习和使用进行有机结合,明确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使用知识。比如《<中国石拱桥>课后习题四》一课中,以病文为引入,借助教材内容把握相关方法,又以修改病文结束。把教材作为桥梁,巩固了知识,又有效引导学生落地。再比如《论语十二章》一课中,老师在教学时并不是用老套的方式让学生简单翻译,而是在掌握内容的情况下,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四个“意识”

1.聚焦目标意识。

老师们绝大部分都能聚焦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只是少数老师在过程中稍有游移。

2.具有文本意识。

老师们都回扣了课文,让学生在课本中来来回回“走”几次,收获是更多的。

3.方法引导意识。

如《基于<猫>这一篇的1+X的群文阅读》,这篇文章的难度比较大。但是老师在“复述”这一教学环节中给了参考格式“我是……我遇到了……我感到……”,让学生在基本的格式中完成任务。

4.用好学生的答案资源意识。

如《<我的叔叔于勒>课后第一题》《<中国石拱桥>课后第四题》都利用了学生已完成的作业,在指导后学生再进行修改,就非常清晰了。教育中要恰当用好作业资源,便于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处理。



三、五个亮点

1.凸显了思维的参与:

(1)对比思维。

通过对比阅读体现对比思维,如《<散步>课后第三题》去掉写景描写与原文比较、体会效果;又如《<中国石拱桥>课后第四题》,多次借助限制词语与无限制词语的比较,体会语言的准确和严谨。

(2)替换性思考。

如《谈创造性思维》一课,原标题为什么要替换,由本课得出的结论又可以帮助学生的写作。

(3)用好学生思考的资源。

如《思路要清晰》一课,通过比对、分析,把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优化。

(4)追问驱动思维。

课堂上的追问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思考在最开始停留在在某个层面,通过追问,就在驱动中继续走进下一个层面。

(5)修改中促进思维。

如《怎样写消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两课,都在学生的成果上进行不断修改。

(6)注重生生互动评价。

(7)重视诗歌结构的把握。

如《唐诗五首》中对“起承转合”的探讨,就是对诗歌结构的把握。

2.重视单元要求和文后的“阅读提示”,学生学习心中有数:

如《女娲造人》课中,明确了单元要求是“速读”,让学生心中知道自己在学完这一课后能否达成学习目标。

3.注重反馈,及时把握学生掌握情况,主要体现于以下三种:

(1)课前对预习情况反馈。《<我的叔叔于勒>课后第一题》,不仅反思课前作业,还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2)课中反馈。如《女娲造人》在速读之后,老师采用抢答小游戏的方式进行了阅读情况反馈。

(3)学习收获反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如《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在完成教学后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后的收获。

4.作业板块不是就题解题,而是更多聚焦基础上的引导、拓展、补充、链接,由一题尽量解决一类的题,视野比较开阔。

5.展其长处,“吸”住学生和老师:

如《女娲造人》的执教老师,不但语言干净、准确,更能用其磁性的声音进行表达,用有效的点评进行引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0 20:21:23 | 只看该作者
拨开迷雾开洞天——几点思考和希望




一、重视三个参与状态

1.参与的情绪状态:学生的情绪状态如何?饱满吗?投入吗?如果状态不好,教学有效果吗?

2.参与的交往状态: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如何?要少用单一的师生交流和一问齐答的方式。

3.参与的思维状态:课堂氛围好不一定有效,主要要看学生的思维参与与否。



二、抓好六个优化

1.处理好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这两天绝大多数老师在这个方面都有个共同点:在缺乏独立思考时就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先思考再交流才是正常的层次。

课堂也要体现“动”与“静”的有机结合:如《饮酒(其五)》做得比较好,在“品评研讨”环节,特别提醒学生静心思考两分钟。

2.多位教师的行为评价过早。

表现为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就立即进行评价,缺少“耐心”等待,弱化了学生思维。比如“非常好”“说的不错”“说得太好了”这种定位性的评价出现得太快,可以请同学们对发言者的内容进行评价,或追问发言同学“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3.教师课堂“牵”得多,“放”得少。

表现在教师讲得多,不敢“放”,这里也怕“放”、那里也怕“放”,结果教师“包”得多,“牵”着学生甚至是推着学生走,更多的是被动的听,缺乏勤奋的思考。

4.设计要精细,容量要恰当。

这次比赛有的设计精细度不够,容量也比较大,致使课堂教师讲的多,出现“拉进度”的情况,学生真正有价值动的少。课堂教学需要思考一个重要的点(双减背景下“减量增质”):一堂课应该讲什么内容?一堂课能讲多少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

5.环节目标的达成意识要加强。

在教学环节设计时要思考:这个环节,能落地吗?能有效推进环节的达成吗?

6.细节处理的优化。

(1)不要把答案进行肯定性的预设。

(2)教师的批注书写要清晰、明确。

(3)交流反馈要优化。

(4)评分标准要有合理性。



三、强化两个“意识”

1.将问题意识贯穿在行动之中。

遗憾的是整体上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不够,问题产生基本上是来自老师而不是学生。《范进中举》一课做的不错,注重了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并进行了归类分析。

2.教师的基本功修炼意识。

PPT制作中不能出现错字、病句;生成板书要规范、不能随意;教师也要修炼自己的朗诵基本功。



四、两点希望

1.体现“四生”课堂:

构建生态课堂;

呈现生长课堂:只有有了生长点,这节课才有价值;

涌动生命的课堂:初中生是活泼的,鲜活的生命力怎么在课堂上张扬?让思维躁动起来;

获得共生(共赢)的课堂:陶行知先生曾说“师生彼此崇拜,培养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课堂上要让学生活在快乐中。

2.抓好教学的六个“度”:

内容选择有准度;

教学推进有梯度;

讲解视野有宽度;

思维训练有深度;

过程关怀有温度;

学习结果有效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0 20:21:41 | 只看该作者
点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程一凡

整理:钟亮名师工作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11: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