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我想学生一定很喜欢。第二课时我安排完成教学四个季节的美丽景色,因为没有多媒体课件,也没有图片,所以我根据以往的教法,让学生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以赏析优美句子为主,打算从“如果你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这个问题来引出各段的教学。
可是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选择春季的三个,夏天去的五个,剩下的秋冬季节各半。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如果按照原来的设计,说到某个季节时,不感兴趣的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就不高,他们会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等到学自己选择的季节时再集中注意,难道春夏两季就只针对这三、五个人讲吗?
我迅速调整教学思路,顺着学生的意思说:“春天,我们这儿比小兴安岭美丽多了,桃红柳绿,莺歌燕舞,我也觉得没什么可看的,我们就放弃在春天去旅游,好吗?”这一激将果然奏效,想去的同学不乐意了:“不!我喜欢春天去,因为那里有我们这里没有的景色!”“哦?是吗?”这个反问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是的,山上的积雪融化,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这是多美的景色啊!”“这使我想到了冰雪消融这个词,武汉很少下雪的,很难见到这样的景色!”“那里还有美丽的小鹿,我只在电视上见过,如果我去了小兴安岭,我就可以亲眼看到小鹿了。”这时,举手的同学已经很多了,我说:“如果这时你看见了小鹿,它正在干什么呢?”同学们找到书上的句子,说出小鹿在散步、喝水,在侧着脑袋欣赏自己的倒影。“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的倒影时,它会怎样想?”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有的说:“小鹿喜滋滋地看着自己美丽的倒影,想:‘我的双角多美啊,像海底美丽的珊瑚。’”有的说:“过了一个冬天,我的身材越来越苗条了。”“小鹿低头一看,喜出望外:‘啊!我比去年又长高了,我又变美了!”“那么,你们想在春天去小兴安岭吗?想去的同学站起来又感情地朗读这一节!”结果,全班同学都站了起来。。。。。。
很快,一节课结束了,同学们意犹未尽,还想说,还想读,我也余兴未了,因为只完成了春夏两节的学习,我多想把那节课延长延长,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秋天和冬天。可是,下课的音乐在不停地催促我,我只好这样来结束今天的课:“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小兴安岭的春季和夏季一样很美丽,现在,请你们构思一个旅游宣传广告,让不了解的人看了你们的介绍也想去。”
这节课,我虽然没有按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但生成的快乐使我觉得这个遗憾也是美丽的。在这节课中,我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美丽的熏陶,语言的锤炼,那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又有何妨呢?课后,我布置学生写了小兴安岭的旅游宣传广告,既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又是练笔的良机,我虽然延长了一堂课,收益远远不止以往的四十分钟。由此,我想到,精心设计教学固然重要,但尤为重要的是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千万莫让教案束缚你的教育灵感,束缚学生的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