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抒情名篇。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蒹葭》之美,令人遐想,美不胜收。品味其意境,领略其主题是这篇诗歌学习的主要目标。
要学习本诗,不能不提《诗经》,《诗经》是我国诗歌文学的源头,而学生初学《诗经》中作品,对它并不太了解,这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达到初步感知《诗经》魅力,进而喜爱她的目的。
所以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2、初步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理解《蒹葭》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3、体会本诗的意境。
首先,在这里谈谈学情及教法的选择:
学生初学《诗经》,肯定会感到困难,但不必把困难估计过大。
主要困难不在于那些已经消失的词语,也不在于缺乏背景常识,而在于不习惯这些诗的表达方式。例如诗句的组织不像绝句那样整齐划一,押韵也不像常见诗体那样有规律可循(部分是因为古今音不同)等,读起来难免有佶屈聱牙之感。要解决这个困难,就必须反复朗读,使学生从“不习惯”变为“习惯”。
但反复朗读不等于一味死读;一味死读,像鲁迅童年读“秩秩斯干”那样,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创造性地运用朗读的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
一、教师要认真准备范读,用以感染学生;范读之后,再一句一句的领读,使学生首先在感性上熟悉这首诗的读法。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必能读得比较顺畅,能大体上掌握句中的停顿。但这时的朗读就其基本性质来说,仍属于机械朗读。
二、学生在机械朗读中会发现自己只是模模糊糊地懂得一点,还有一些词句说不出是什么意思,上下句也贯穿不起来。这时教师便应给以必要的讲解和提示,并在此基础上划分诗的层次,使学生能贯通全诗,能说出诗的大意,然后进行讲解和提示,并在此基础上划分诗的层次,使学生能贯通全诗,能说出诗的大意,然后进行朗读训练。这时学生的朗读便会有了层次感,可以听得出朗读者要告诉别人什么,这就进行理解朗读了。
三、学生在理解朗读过程中,形象思维已开始活动,但活动得不够充分,头脑中的“视象”还不够鲜明。为了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活动起来,教师应带领学生做好形象的分析。由于这首诗是抒情诗,所谓形象的分析主要是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这是诗歌教学中的主要五一节。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并继之以表情朗读直至成诵。
综上所述,古代诗歌朗读教学有一个从机械朗读到理解朗读再到表情朗读的过程;这过程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总是伴随着讲解的活动(包括教师的启发、提问、解说,学生的答问、讲座一起进行的。教师要善于以朗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朗读,避免单一的说教——所谓“读读讲讲”,其实质如此。
经过近三年的学生,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欣赏古代诗歌的初步能力,也养成了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些习惯。在初中高年级讲古代诗歌,应当使学生养成初步的鉴赏能力。主要任务有三项:(1)使学生能够感知并初步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2)能够大体了解作者塑形象的方法;(3)能够运用比较的方式看出作品的某些艺术特色。三项任务之中,第一项是基本的,是伴随着表情朗读一起完成的。第二项,就这篇课文来说,就是要了解本诗两大世术特色:一是比兴手法,一是重章叠唱的表现形式,这些内容的学习,最好是放在形象分析之后讲,因为学生只有在对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之后,才能体会到这些写法的作用。
其次,再来谈谈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熟知的唐诗引入,让学生明白《诗经》是中国古诗的源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从而引起学生兴趣。
二、资源共享,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课前预习时所查阅的有关《诗经》的各种资料,明白相关文学常识以及《诗经》的重要性。
明确今天学习《蒹葭》一诗的学习方法,板书四个大字“诵品悟歌”,即吟诵诗文,品味意境,感悟诗理,歌唱诗词。
三.诵诗:
(一)先播放范读flash课件,只见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她)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她)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再深入品味,反复吟诵,就能发觉该诗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互融汇的架构,显示出繁富绚丽的色彩。声情并茂,图文并茂的吟诵,让学生心驰神往,深深地沉浸在那绵远的意境之中。
(二)学生自由朗诵,然后用领读、男女生轮流读等形式诵读此诗。诵诗为下面的品诗作了铺垫。
四、品诗(绘诗):
1、让一两位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全诗在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驱遣其想象,把无形的文字转换成有形的画面,用语言扩展意境。
2、展示学生根据诗意描绘的几幅图画,并让作者谈自己的创作构想。
这些学生在预习中完成的图画制作,深刻地体现了对作品的理解。
3.合作性学习:
(1)写对“伊人”的追求,为何写芦苇(蒹葭),二者有何关系?
旨在让学生了解“兴”的表现手法。明确“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咏之辞”
(2)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
旨在让学生明白“重章叠唱,营造出一咏三叹,回环往复的效果。同时也引导学生结合字词来理解诗中的形象。
(3)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古人认为是在追求隐士,见仁见智,主题的不确定,引发学生去探求。有说对爱情的不懈的追求,也有说“伊人”朦胧,主题不定,代表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是的,《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是自己心中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
对于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指向。达到目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
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是不可能达到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指向的理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像黑夜中照亮道路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五、感悟诗经:让学生畅谈学过此诗的感悟是什么。(包括以上对主题的探讨)。
走进三千年古人的精神世界,我们发现,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但人性并没有改变,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
六、歌诗:
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的flash,此可谓是现代版的“蒹葭”,精美无比的画面,怀旧感伤的歌曲,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七、延伸拓展
让学生对比欣赏《诗经》中的《采葛》一诗,其重章叠唱等手法与此诗相似。更因“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夸张手法,使人耳目一新,源于此诗的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让学生更觉《诗经》的亲切。
八、布置作业:
学以致用,用今天所学之方法来学习另两首诗歌:《关睢》和《君子于役》。
总之,我希望《诗经》的魅力从这节课召领着学生,使其感受那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我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去执着地追求“在水一方”的诗之“伊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