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九年级下册22个常见问题答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13 21:3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年级下册

  1.问:《木兰诗》开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的“唧唧”,是指叹气声,还是指织布机的声音?

  答:关于这里“唧唧”的意思,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解释:(1)叹息声;(2)织布机的声音;(3)虫鸣声。这三种解释都可以说得通,《教师教学用书》里也给予了说明。从一线教学实践情况来看,老师们主要纠结于前两者:“唧唧”作为拟声词,听起来就像是织机声,为什么教材采用“叹息声”的解释呢?

  其实,“唧唧”这个词在古诗文中用来表示叹息声,是很常见的。如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元稹《长庆历》:“年年岂无叹,此叹何唧唧。”宋代王若虚《滹南诗话》:“夫笑而呵呵,叹而唧唧,皆天籁也。”

  余冠英选注《乐府诗选》,也认为这里的“唧唧”是指“叹息声”。他通过对南北朝民歌的综合考察指出:“第一句《文苑英华》作‘唧唧何力力’,注云:‘力力’又作‘历历’。开头六句从《折杨柳枝歌》来,《折杨柳枝歌》有‘敕敕何力力’一句。‘敕敕’‘唧唧’‘力力’‘历历’以及《地驱乐歌辞》的‘侧侧’都是写叹息声。”

  有研究者从反向进行探究,通过对汉魏六朝以及唐宋元明清时期40余部总集类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在这些文献中,织布机的声音主要用“札札、扎扎、促促、哑哑”形容,而未见“唧唧”的用例。可见,将“唧唧”解释为“织布机的声音”,虽然在这首诗里似乎说得通,但正是古话说的“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综合这些情况,“唧唧”解释为叹息声是准确的。

  2.问:《木兰诗》中“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读qí还是jì?类似的现象还有哪些?关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这类注音问题,目前的处理原则是怎样的?

  答:教材所选古诗文中多次出现的“骑”,最先出现应在七下《木兰诗》,应该读作“qí”。《现代汉语词典》标注,有些义项“旧读‘jì’”,但在现代汉语中可以都读“qí”。《汉语大词典》只标“qí”一个音,《汉语大字典》“jì”音下只有一个姓氏义项,其他义项都读“qí”。

  类似的情况如下:

  “猿鸣三声泪沾裳”中“裳”的读音,《现代汉语词典》除了一个只在“衣裳”中出现的轻声“shang”外,只有“cháng”一个读音,应该读作“cháng”。《汉语大字典》也只有一个读音“cháng”。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里“裳”的意思不是“下衣”,而是“泛指衣服”(《汉语大字典》义项2,例句即课文句子),因为泪水只打湿下衣不合情理。《现代汉语词典》把“裳”只解释为“下衣”,是将词义缩小了。

  “浑欲不胜簪”中“胜”的读音,应该读第四声。《现代汉语词典》解为“能承担,承受”时读第四声,又标注有旧读音为第一声。《汉语大词典》解为“能承担,承受”时直接标第四声,《汉语大字典》“胜”只标一个读音,就是第四声。

  “松枝一何劲”中“劲”,读后鼻音“jìng”。《现代汉语词典》区分得很清楚,作“刚劲有力”讲时读后鼻音。《汉语大词典》的区分相同。“劲”这个多音字出现在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诗作赏析中明确给出了“刚劲”的解释,读音是不难弄清的。

  以上这些读音,按照现代汉语的常见读音读即可。

  3.问:《陋室铭》中的“白丁”为什么解释为“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而不是“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答:这两个义项都有辞书依据,如《汉语大词典》“白丁”条目有义项“不学无术或缺乏知识的人”,而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中,“白丁”条目则有“没有功名、没有官职的平民”义项,巧的是这两本常见工具书也都举的是课文这一句的例子。

  那么,统编教材为什么选择了“没有功名的人”这个义项呢?这是慎重推敲的结果。编写组以《全唐诗》及其《补编》《全唐文》及其《补编》为范围,调查了“白丁”在唐代诗文中使用的情况,检索出的用例,如韦应物《采玉行》“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皮日休《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得之贼帝尧,白丁作天子”,又如《陈破百济军事表》“频年征役,唯取勋官,牵挽辛苦,与白丁无别”等,基本围绕“没有功名官职的平民”和“无军籍的壮丁”两个义项,由此可知,在唐代诗文中“白丁”表示“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这个用法虽不可断定没有,但至少是颇为少见的。

  有意见说,课文这里的“白丁”解释为“没有功名的人”,不如解释为“没有学问的人”,更能体现出作者品格的崇高。对这个意见,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其一,对待古人,应该有历史眼光,放在当时的社会中去看待,而不宜主观拔高。王力先生在对《陋室铭》的分析中就指出,“往来无白丁”这一句,“也表现了他(刘禹锡)是不接近劳动人民的”。其二,从作品来看,这一句在全文中主要的作用是衬托突显“陋室”之不“陋”,我们并没有必要把它看作是对作者品行心性的完整揭示。

  八年级全册

  1.问:八年级教材文言诗文集中编排,感觉压力很大,选篇难度也比较大。是不是可以像七年级那样与白话文混编?

  答:文言诗文集中编排,或是与白话文混编,可以说是各有利弊。前者便于学生集中掌握文言知识,在一定时段内密集接触文言文,逐步积累文言语感;后者则有利于分散压力,给学生留下消化学习内容的时间。

  一般而言,混合编排适合小学高年段和初中低年段,而集中编排适合初中中高年段和高中阶段。过去的人教版初中课标实验教材,也是从八年级开始进行文言文集中编排,统编教材大体延续了过去人教版教材的做法。

  从选文难度来看,统编教材继承了过去人教版教材的一些比较成熟的课文和组合(如《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使得八上第三单元的短文都宜乎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集中体验文言之美。统编八上教材还很重视让学生在集中学习文言文之初就对不同体式、不同特点的文言文有整体性的感知,选择“浅近文言文”的代表《孟子》《史记》中的篇章,让学生有所了解,有所感受。所选篇章,既注意篇幅精短、独立性强,也注意其故事性和语言表达的整饬。

  2.问:课文后面的“读读写写”,是否可以改为正楷字?行楷字的笔画,学生辨认起来有些困难,容易写错。

  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七到九年级的学生“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课程标准要求写行楷,是兼顾字形和速度的要求,到初中毕业中考时,如果学生还只能写正楷字,其表达水平(包括中考答卷)会大受影响。因此在教学中不宜只考虑字形这一个因素,而是要综合考虑字形、速度两方面。学习比较规范的行楷字,能避免学生自己胡乱连笔,以错误方式提高写字速度。

  从一年级学写字,到七年级,学生都在学正楷字,对正楷字的写法,理应有比较清楚的认识。经历了七年的写字学习,对如何把握一个字的正确字形,也应当有自己的办法。从正楷的角度来看,行楷、行书中的许多笔画可能是“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但如果要写连笔、提高写字速度,就必须对楷书的标准笔画做一定程度的变形、连接和转化。建议老师们在学生刚开始学写行楷时采用正楷、行楷并行的方法,先以正楷定字形、笔顺,再以行楷提高写字速度,逐步过渡,帮助学生提高写字能力。

  3.问:需不需要进行文言文的系统学习?教材中文言诗文教学要求较高,但文言诗文教学比较耗时,究竟教到什么程度为好?背诵的要求该怎么掌握?

  答: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刚开始集中学习文言诗文,还远远谈不上系统学习,在整个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都是强化语感、丰富积累,在此基础上适当梳理总结,使学生获得一些理性认识即可。具体来说,不妨听听王力、张寿康、张必锟三位先生的观点:

  我们知道,语言有三个要素,就是语音、语法、词汇。那么,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这三个方面,哪方面最重要呢?应该说是词汇最重要。我们读古书,因为不懂古代语法而读不懂,这种情况是很少的。所以语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不是太重要的。至于语音方面,更不那么重要了。(王力《关于古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

  词义的变化发展,古今词义不同是文言文词语教学的重点。其次则是文言虚词。讲文言虚词也不可面面俱到,每堂课应有重点。(张寿康《文言文教学的几个问题》)

  初中阶段属于积累感性材料的阶段,其任务是为养成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做好应有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熟读、背诵”二三十篇文言文。……必须克服“毕其功于一役”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有这种想法,主观上操之过急,就会在教学实践中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盲目地加深讲解的内容,例如硬是把一些艰深的“规律”(其中多数是词法和句法的概念)灌输给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以为学生记住了它们就必定能用来解决阅读中所遇到的困难。这其实是办不到的,因为所谓语言规律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在千百次的重复应用中自发形成的,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做基础,就很难理解,即便一时理解了,也不见得就能用上。文言作为一种书面语体,它的这个特点尤其明显。(张必锟《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和教材的修订》)

  老师们之所以觉得文言文教学很耗时间,很可能与教学中过于强调“字字落实”,总是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讲得过深过细有关。

  因此,文言文教学不要追求系统性,而是要以熟悉文言文语言特点、适当积累为基本指向,以诵读为主要方法,以形成语感、把握实词为重点。教学中要在解通文意的基础上带领学生领会文言之美,了解古人的胸襟和智慧;不宜过分追求“字字落实”,更不宜过度关注词性、句式等文言语法内容。

  4.问:关于通假字,统编教材的处理与以前不同,能否有个说明?

  答:统编教材不严格区分通假字和古今字,统一以“同”字提示学生“这个字在这里不是它自己”。这是因为通假是个相当复杂的语言现象,很多学者、辞书都会有不同意见,没有必要在教材中求之过确,给学生增加负担。

  此外,对通假常有“扩大化”的做法。比如《子衿》中“宁子不嗣音”的“嗣”,有的资料注为“通‘贻’或‘诒’,给、寄的意思”,而教材注“嗣”为“接续,继续”,依据的是《汉语大词典》。一般来说如果本字可通,就不采取通假的解释。

  八年级下册

  1.问:《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的“卷”以前的教材注音为quán,本套教材没有注音,应该读什么?

  答:应该读juǎn。在此前的人教版课标教材中,“卷石底以出”的“卷”注音为quán,解释为“弯曲”。此次编写过程中,编写组、审查组经过反复讨论,认为读quán是不妥的。读quán的意思是“弯曲”,形容词;但“卷石底以出”的“卷”从语法和意义的角度看都应该是一个动词,所以这里读juǎn,意思是“翻卷”。

  我们删去quán的注音,但并未加注juǎn,是因为教材文言文注音有一定的原则,一般只注生僻字或易误读字,如果与现代汉语常用音义差别不大,则不加注。不注,就意味着读现代汉语的常用音,即juǎn。

  2.问:《小石潭记》中“隶而从之”的“而”表示并列还是修饰?

  答:“隶”表示跟随和“从”表示跟随是有差别的,“隶”有仆役、奴仆的意思,这里确切地说应该是“作为仆役跟随着同去”,“隶”是修饰“从”的,所以“而”是表示修饰关系。

  3.问:《子衿》中“挑兮达兮”的“挑”注为tāo,《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注为táo。哪个是对的?

  答:这个字的读音在不同的辞书中有不同。教材依据的是《汉语大词典》。

  4.问:《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的“石”应该读shí还是dàn?

  答:应该读sh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新华字典》(第11版)都在“石”的“容量单位”这个义项下明确标注“在古书中读shí”。《汉语大词典》“石”,只有一个标音shí,在“量词”义项下,标为“今读dàn”。

  《马说》来自古书,因此应该按照在古书中的读音读shí。至于学生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则压根儿没有收dàn这个音,把“容量单位”这个义项直接收在shí这个音下,与《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遥相呼应。追根溯源,“石”这个字在宋代的韵书《广韵》上只记了“常只(zhī)切”这一个音,对应到今天的读音就是shí。

  5.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过去放在九年级的议论文单元,现在放在八年级,是否仍应按照议论文的教学方式来教学?

  答:不应该。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单元,单元教学的目标指向不同,文章的教学重点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篇文章现在编入演讲单元,这就意味着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它作为演讲词的特点。这一点在教师教学用书里有详细的说明,可以参看。

  九年级下册

  1.问:《十五从军征》中,“累累”读什么?

  答:“累累”有两个读音:一个是二声,意思是联贯成串貌;一个是三声,表众多貌。这里的“松柏冢累累”,应理解为众多貌,故应读三声。

  2.问:《送东阳马生序》中,“既加冠”中的“冠”读一声还是四声?

  答:“冠”作名词,读一声,“加冠”中的“冠”指帽子,为名词,读一声;“冠”单用作动词,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则读四声。

  3.问:《送东阳马生序》中“主人日再食”的“食”,应该读什么音?

  答:此处应该作“拿东西给人吃”解,应该读sì。

  4.问:《送东阳马生序》“未尝稍降辞色”一句中“降”的读音和意思各是什么?

  答:这里的“降”读jiàng,“减、退”义,“稍降辞色”的意思是稍微将言辞放委婉些。

  5.问: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马作的卢飞快”中“的卢”的“的”,教材中标为四声,一些版本作二声,到底怎么理解?

  答:作为实词的“的”有两个读音:一个是二声,主要是“确实、的确”之意;一个是四声,其中一个义项为“马白额,亦指白额的马”。“的卢”马,指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根据《辞海》(第六版彩图本)、《汉语大字典》等权威工具书,“的”作“白色”“马白额”讲时读四声。

  6.问:文天祥的《南安军》中,“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一句,有些版本作“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到底依据哪个版本?

  答:这两个版本都有。四部丛刊本《文山先生集》中是“归乡如不归”,统编教材目前依据《文天祥诗集校笺》(中华书局2017年版),用“归乡如此归”。这是古书中常见的异文问题,二者都有其合理性。教学时建议以教材为准。这两句诗,“归乡如不归”,情感表达更刚烈,“归乡如此归”,突出沉痛悲壮,教学时不妨让学生比较、品味。

  7.问:《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为报倾城随太守”,“为报”解释为“为我报知”,有些版本解读为“为了报答”,哪种解释更准确?

  答: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历来名家解读也不尽相同。比如,《历代诗歌选》(季镇淮,冯钟芸,陈贻焮,倪其心选注)翻译为:“为了报答满城的人都随同去打猎的盛意。”《中国文学十五讲》(周先慎):“为了报答……”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为报句:意谓请为我报知全城老百姓,使随我出猎。”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注:“为报:替我告诉。”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跟随太守前往……”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替我告诉大家……”

  唐圭璋、夏承焘两位词学家都持同样意见,蒋绍愚先生在《杜诗词语札记》中也做出辨析:“为报”是唐诗宋词中的熟语,其意思是“替我告诉”,解为“为了报答”是错的。据此,我们认为,将“为报”解释为“为我报知”更为妥当。

  8.问:《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一句“谤讥于市朝”,将“谤讥”翻译成指责讥刺,意思和现代同义吗?对“市朝”的解释“集市、市场”是否恰当?与现代的“集市、市场”有区别吗?

  答:“谤讥”翻译成“指责讥刺”,意思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市朝”偏指“市”,指“集市、市场”。

  9.问:《陈涉世家》中“楚人怜之”的“怜”字,有人注释为“爱戴”,统编教科书中为何注为“哀怜、怜悯”?

  答:“怜”没有“爱戴”的义项。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用“怜”,一定是因为对方有悲惨遭遇。在对方(项燕)没有悲惨遭遇的情况下,表达“爱戴”的意思,不太可能用“怜”。

  10.问:《月夜》中“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中的“的”是否应该写作“地”?

  答:“的”的使用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吕叔湘先生曾撰文,唐宋时期,用作虚词的de,多写作“底”“地”,大概是因为“底”“地”二字的实词义都是日常应用的字,仍作上声和去声,需要找一个别的字代替轻声音,于是找了不常用的“的”字。“的”自元代逐渐替换了“底”和“地”(《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在五四运动之前,助词de主要采用“的”的形式。1919年“的”字带来的歧义现象引发了一场辩论,当时的学者认为要分担“的”的功能,于是又开始讨论“底”“地”“的”的分工并进行实践,但此后的二三十年,“底”不再有助词功能,而“地”“的”保留了下来。

  在现代汉语规范中,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修饰关系用“的”,表示前边的词语是状语用“地”。这首诗作于1917年,为了体现诗歌创作时的原貌,教材保留了“的”的形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6: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