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绽放语文教学“简约”之美 ——“简约课堂”教学形态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01:2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以来,“大班额”教学都给我们老师的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阻力,然而我们也不能因为班额大、人数多就降低对教学的要求。怎样提升“大班额”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近几年,学校推行的“简约课堂”教学形态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非常有效地帮我们突破了这一瓶颈。今天,在我们“121”简约课堂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我更加惊喜地发现:我们的语文课越教越轻松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一、问题导学——点燃学习热情

在学校“121”简约课堂的理念引领下,我在教学中坚持“问题导学”的教学设计和模式,引领孩子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课堂境界。“问题导学”贯穿于课堂始终,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件实现自我需求的有意义活动,使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更加个性化,进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在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有解决的价值,更要有合作解决的价值。既可以带动学生积极地思考,更应该使讨论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问题的设计要有很强的指引性和针对性,而且必须清楚明白。可以这样说,“问题导学课堂”对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课堂上的问题刺激,也更能够激发他们在课下汲取更加充分的能量,到课堂上就是一种能量的释放。我们老师则负责激发能量,最大限度地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一学期以来,我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学知识、找规律、明方法,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注重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提升,只有这些能力提升了,学生才掌握了终生学习语文的本领。在“121”简约课堂教学理念的实践与运用过程中,我真的感受到了,教学——是一门艺术,用力教,不如用心教。我们的语文课堂因“用心”而更加精彩,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因“用心”而更加高效!

二、群文阅读——尽览书海千帆;

群文阅读,是一种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也是我们“语文主题学习”的一种重要课型。它是指把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文章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学习。

书海茫茫,千帆尽是。实行群文阅读,萃取文章是关键。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一个选题,然后对教材进行甄别和归类,从中萃取一组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文章,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体验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和技能。选文时,我们可以从课本中选择主题一致的,或具有关联性的文章,我们还可以从某种描写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入手整合课本以及《主题丛书》、《阅读之旅》中的多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实现海量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进而提高学生阅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度。

三、小组合作——促进课堂高效。

学期初,我们就开始了“学习小组”的组建工作。可以说“小组合作”是“简约课堂”上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工的一种互助式学习方式,也是提升课堂效果的有效途径。其实,我们都没有太多的经验,也是在一步步的摸索:   

在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问题导航——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总结。

(1)问题导航:在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有解决的价值,更要有合作解决的价值。既可以带动学生积极地思考,更应该使讨论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问题的设计要有很强的指引性和针对性,而且必须清楚明白。

(2)合作探究:明确任务之后,小组要行动迅速,明确主攻。方向。组长马上根据组员特点进行分工合作,探究交流。期间,我们老师也会在组间巡视,并适机点拨引导。

(3)交流学习:我们提倡的是以组为单位的交流展示。小组成员先在组内阐述自己的意见,并积极质疑解惑。对于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求助其他小组。

(4)反馈总结:反馈,首先是知识层面的梳理以及对比阅读的总结;其次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合作效果的评价以及合作技巧的指导等。

总之,“问题导学”与“群文阅读”、“小组合作”珠联璧合,成就了我们语文教学的“简约”之美!在追寻“简约课堂“的道路上,我们还会一直走下去。再接再厉,脚踏实地,上好每一节课, 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得扎实一些、再扎实一些!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在“简约课堂”教学形态这棵大树上自然会结出更多、更大、更美的果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23: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