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上的“有米之炊”单靠在生活中观察、搜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勤于积累。尽管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但一个人的生活范围毕竟有限,要打开写好作文的广阔天地,须学习、掌握更多更广博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为此,在青春年少之际,要广泛阅读,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以开阔视野,实实在在地下一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细功夫。再说,人不可能事事都直接经验,都亲目能睹,亲耳能闻,亲身实践,通过阅读,能懂得许许多多个人无法接触到的事物,冲破个人生活的局限。须记住:阅读是吸收,吸收得越丰富,表达时笔下越有神。
积累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摘录式笔记。如上文所举例子。可录名言佳句、精彩段落,可对书中、文中主要论点、主要内容摘其要记录下来。
做卡片。可摘录,可提要,可批注,可写心得。
索引。如果要记的内容多,可采用索引的方法,把文题、书名、作者、页码等记在笔记里或写在卡片上,备日后查用。
报刊剪贴。把报纸或杂志上具有价值的简短文章,剪下来贴在活页本上以备阅读、运用。
积累时可铺开一定的“面”,广为收集,也可先列若干专题,如理想、志向、道德、情操,学习方法,名言警句,科学天地等等,定向积累。
无论用哪种方法积累,有两点特别要注意。一是积累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分类整理,千万不能糊成一锅粥,如果眉目不清,材料再好,也难以及时而充分地使用;二是忌滥,积累的材料确有意义,确有价值,评注、心得也是真有独特见地的,如果一般性的都捡到“仓库”里,拉杂不堪,把“宝贝”淹没,也成不了写作的宝库。
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有成效的。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近代学者梁启超等等都在读书积累方面下过大功夫。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数干张卡片。
广为采撷,对中学生来说,也是做得到的,采撷越广,文章材料越丰富多彩。下面是香港一位中学生的习作,从中也可见到平日注意采撷的情况。
面谱说
昨天放学经过街角时,被一张夺目的戏曲海报吸引住。这并不精致,可是剧中主角那张涂满油彩的面庞,却深深地吸引了我,勾起了我的回忆。
小时候,婆婆常和我去看粤剧,每次当我见到那些开脸的艺人总情不自禁地想:好好的一张脸为何要涂得像个怪物似的?“哪!黑面的是包公、白的是奸鬼曹操、红的就是关公。面上涂了颜色,好让咱们看戏的容易辨别清楚嘛!要不然,我怎知谁是忠谁是奸呢?”这是婆婆妁.答案。可是我还不明白,
为什么演古人要开脸,演现代人却又不开脸?婆婆答不上,总是说:"从前又岂同现在。”于是我就识趣不问了。问题因此搁置,但对面谱的兴趣却更为农厚了。
其实,不单中国的京剧、粤剧等借助面谱来分辨角色,就是东南亚、非洲乃至西洋也用面谱。就以日本为例,传统戏剧演员,均需涂上面谱。据说白色是代表武士,是忠的。表演时,他们除涂面谱外,还要穿上一套十多磅重的戏月艮,又笨又重。他们认为,这样才能表现出武士的威严和雄壮。至于东南亚、中亚及非洲一些部落在庆典时,喜欢以舞蹈助兴,舞者面上也往往涂上面谱以助辨认角色。西洋一种历史悠久的表演者──小丑,也是涂上不同的面谱,使人辨别他们不同的表情。
从前,各地舞台表演者都用面谱来帮助观众辨别角色。现在,借助面谱的舞台表演已渐衰落,现代角色再不用涂得满脸花花绿绿的了。
你可能会问:“这一来,面谱岂不失去了它的作用了吗?”不,面谱虽已从表演者的脸上取下来,但自古至今,它们从未从人们的脸上剥落。
无形面谱,正如演戏的面谱一样,出现在世界每个角落,不论欧洲人、亚洲人,还是美洲人等,都戴它。
文明与面谱,似乎有不解之缘。文化基础深的民族,面谱的花样自然繁多。比如粤剧,面谱的颜色与式样可说是多彩多姿。中国人是聪明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对于戴面谱的学问自然更精通。一个人随时可以拥有多种多样面谱,可真是世上罕有,一批精于此道的面谱专家纷纷出现了。一
些落后部族,当然不甚了解面谱的妙用,所以一个人顶多只有一个面谱,于是文明人本着一片善心,企图改变他们,把“文明”带到他们那儿去,使他们也变成爱戴面谱的“文明人”。
可是你可知道,“面谱”实在有如毒品与病菌一般,是会毒害人间的!人们借助它,把病毒传染到世界每个角落,腐蚀人的本来面目,使人类走上尔虞我诈、互相仇恨的道路,长此以往,后果真是不可设想!
由此可见,无形面谱是一种不治之症。世人沾染日深,到头来只能是自取沦亡。只有还未戴过面谱的孩子能保留真纯,我不禁想起鲁迅的一句话:“救救孩子。”真的,救救孩子吧!
这篇议论文有一定的深度,启人深思。它从一张夺目的海报引出议论的课题──面谱,然后从纵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纵的方面是演古人开脸,以助辨别忠奸,演现代人不涂面;横的方面由京剧、粤剧的面谱论述到其他地区、其他国家对面谱的使用。对有形面谱进行论述后,进而对无形面谱展
开始着力论述文明与面谱的关系,揭露文明人对落后民族的欺凌,揭露面谱对成年人乃至孩子的毒害,指出去除无形面谱的艰难,最后以“救救孩子”的呼声作结。文章有说服力,除见解鲜明、结构清晰、详略得当外,十分重要的在于材料比较充实。习作者既善于从生活中直接取材,如戏曲海报、小时候看粤剧,婆婆的言谈等生活中的材料,又注意从书报杂志中取材,如日本的传统剧,西洋的小丑,东南亚、中亚及非洲一些部落的庆典等,都是间接获取的材料。
由此可见,兴趣广泛对材料积累能起积极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