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学中能不能带领学生“神入”历史人物,至关重要。人物虽然不是历史的全部,却能使教学大为丰富、深入而具体。台湾学者张元教授在《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教学中,用常规的教学手段,成功地把学生带入了历史境界,尤其使人物鲜活起来。他的教学特征大致有三:其一是“正说”,以材料和史实为依据,有根有据,论从史出,保持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其二是“趣说”,在坚持真实的基础上,语言生动、活泼,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引领学生达到“神入”境界;其三是“妙说”,在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分析,给学生以启迪、思考。张先生通过“神入”历史人物,以人物讲事件、以人物串讲隋唐史,任务是他教学的“灵魂”。“神入”历史人物,也可说是“神交古人”,目的是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去了解、观察人物,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动机,理解人物的发展变化和作用,从而比较准确地感悟历史,从历史学习中获取乐趣和智慧。本文是以张元先生的课为引子,探讨“神入”历史人物的教学艺术与方法。
以史料为想象的依据,将历史人物形象化
“神入”历史人物,离不开“想象”,但历史的想象不同于文学,不可以不着边际的任意发挥。教师也不能像评书演员那样随意添油加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原则是必须以史料为依据,以史料为依据的“想象”,使人物的形象化可信。他在讲“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怎样的国君?”时,没有空洞的表述和简单的定论,而是先引用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的一段话:“隋炀帝凭借隋文帝积累的巨量民力和财富,得以无限制地施行暴政。它是历史上著名的浪子,也是标准的暴君。他的奢侈生活和残虐政治愈来愈凶恶地驱迫人民陷入死地,到后来,农民发动大起义,消灭了这个可耻可憎的浪子和暴君。”张先生有意反复使用“浪子”这个话题,启发学生进行“想象”。
师:说隋炀帝是著名的浪子,作为一个“浪子”,第一个条件是什么?大家想一想。
生:会花钱。
师:我说不是会花钱,而是长得帅,英俊漂亮。杨广就很漂亮,史书上说他被杀之前,知道自己性命不保,看着镜子,对萧后说:“这么好看的脑袋,不晓得会被什么人砍掉!”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大帅哥。
师:浪子的第二个条件应该是什么呢?
生:应该是很会花钱。(学生还是只想到花钱)
师:是很聪明,头脑很好。炀帝对自己的才智和学识都十分自负,他对臣下说:“我当皇帝,你们替我做事,不要以为我的命好,继承父亲的皇位,就是用考试的方式,大家来比一下,当皇帝的还是我!”
“帅哥”是时下学生的常用语,在此处,张先生借助学生的经验,以史料为依据,引导学生“神入”隋炀帝,拉近了历史人物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似乎“看”到了隋炀帝。这样的想象没有史料不行,没有依据,想象不出来;随意臆造,既有悖历史,学生也不信。历史讲求真实,真实源自证据。有证据的“想象”即可达到“神入”的效果。隋炀帝到底长得什么模样,我们已无从得知,但是他的性格,借助史料可以基本描绘出来。其实,对于任何一位历史人物,后人都只能通过“神交”,“神入”他的内心世界。扮演毛泽东的演员有好几位,但是我们都认可唐国强演的像,诀窍就在于他“神似”。历史学中的“神入”也是这个道理。张先生没有直接说隋炀帝长得帅、很聪明,又能写一手好文章等很空泛的话,而是用史书记载的细节,一层一层地让学生认识这个人。“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帝自负才学,每骄天下之士,尝谓侍臣曰:天下皆谓朕承籍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帝临朝凝重,发言降诏,辞义可观。”这些引自《资治通鉴》的史料不断推动着学生的想象力,一个长得“帅”、既聪明又自负、“手里有一大笔钱,随意乱花”的皇帝形象活灵活现,于是,隋朝灭亡在他手里就顺理成章了。想想我们是怎样讲隋炀帝?无非是一个暴君,滥用民力,激化了阶级矛盾,基本与秦始皇差不多,就是没有开创统一局面。历史原本生动的人和事就这样被教条化了。这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先生捕捉历史信息,抓住细节的本领非常值得我们效仿。这样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动”起来,历史课由此变得非常有意思了。他介绍武则天也是抓住了历史记载中这位女皇的特点,引导学生从“谋”和“狠”两方面“想象”,恰如其分。而我们往往以“结论式”的语言介绍人物,忽略人物的个性,即使运用史料,也不是以“想象”为目的,大多是为了印证结论。这就使本来丰富多彩的历史、有血有肉的人物,变得枯燥而干瘪。学生不喜欢历史课,不在历史本身,而在我们教的历史。
学习张元先生的教学艺术,我认为,以史料为依据的想象,关键是选取史料。
第一,要选取突出人物性格的史料。
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很庞杂,具有多面性。我们对他的人是可以有各种观点,但史实却是唯一的。那么,对他形象、性格特征的记载也应有最客观的。张元先生十分精于材料的取舍,对隋炀帝他选择了形象和特征两方面的史料,但性格是主要的;对武则天他没有说长相,只突出武则天的性格,比如“狠”,引《通鉴》:“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驭天下”。从“黜之”、“刑诛”、“刑赏之柄”等词勾画出武则天的“狠”。皇帝的女人,说她如何漂亮已不足为奇,能够当上“女皇”,她的性格必然有一般女性不具备的一面,因此突出她性格中的“狠”是很有道理的。这样就使“想象”接近了人物的个性,就能使学生进入近乎艺术境地的“神入”。史书对人物的记述大都比现在的教科书丰富而具体。比如《史记》对秦始皇的描写:“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的意思是说,秦王这个人,高鼻梁,长眼睛,老鹰般的鼓胸脯,说话声音像豺狼,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不得志的时候对人谦和,得志时会轻易地杀人。这几句话勾勒出秦始皇的形象,用在课堂教学不是很好吗?
第二,要选取能调动学生思维的史料。
选取人物形象的史料,还只是让学生有一个鲜明的印象,“想”到这是一个曾真实存在过的人,而学习历史更重要的是“思”。因此,教学所选的“史料”还要暗藏“思考”的玄机,也就是“想象”的目的。这样“想象”才有价值,“神入”才有效果。张元先生选取的材料很多都能设计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想”。他选用的“资料”,难易适当,且有思维价值,这对培养学生的史学意识与思维能力至为重要。讲李世民的功劳和李渊立太子的事,他说:“史书记载,李建成很不好啊!他喜酒色,好游略,对世民的功业十分妒忌,本人又无功于天下……关于建成很不行的记载,可信吗?”张先生在这里点到为止,我相信,用心的学生会回味无穷的:是啊,李世民把哥哥、弟弟都杀了,他当了皇帝,怎么写这件事呢?尽管玄武门之变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张先生运用之妙、在乎一心,他的几句点拨,暗含着这样的道理:史书不可不信,不可全信。这正是史学思维的训练。
张先生利用《国史大纲》的一段材料,抓住钱穆说的:在租庸调制下,农民生活比较宽舒安恬的景象,“可以想象而得”;指出“可以想象而得”是一种学习方法,学习历史不能只是死记硬背,“想象”非常重要。张先生的“借题发挥”,让学生想象历史人物,想象丰富的历史画面,这实在是调动学生思考的好方法。
第三,要选取描述里是细节的史料。
史书中常以事记人,有些看似是琐事、闲笔,却是细节,在展示人物思想、性格上起着“素描”的作用。现在我们的教科书只记“大事”,没有细节,因此不好看。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向张先生学习,用细节说人物,如讲李世民,除英俊潇洒、才智出众外,作战极其勇武,“有一次在战场上奋战不已,满脸都是尘土,回到军营,守卫不认得了,只有脱下头盔,让卫兵认出是秦王,他才得以进入营门。”用上这个细节,李世民的“帅”就不同于前一个“帅哥”隋炀帝,而是个稍带传奇色彩的英雄了。武则天“狠”到什么程度?宫中的婢女见到新任命的官员,私下里说“死鬼又来了”,不称职就杀,能力强的才得到重用,武则天作为政治家的形象就丰满起来了。这都是用时不多但效果极佳的细节起了作用。
有些“细节”还往往使人见微知著,让学生入微入化地“想象”。如“杨国忠一听安禄山起兵,高兴极了”。你看这个人多狭隘,因为他的话应验了他就高兴,他考虑问题的角度和他所处的权位是多么不相称啊!大唐帝国的命运就掌握在这样的人手里。这个“细节”具有典型意义,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志趣、抱负,由此勾勒出的人物,逼真传神。运用“细节”想象才能生动,历史也就不那么远不可及了。张元先生的史学功力深厚,因此他可以信手拈来,无怪乎听课的教师说学不来。但是,只要肯用功,多读书,还是可以学到这样的本领。例如,《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王嬴政把60万精兵交给王翦去打楚国,王翦在出发前后6次要求赐予田产、财物,别人说你这样岂不是太过分了吗?王翦说:“不对。秦王粗暴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军队都交给我了,我不这样反而会让他疑心。”用这个细节描绘秦始皇比直说他的性格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以故事为想象的话题,将历史人物丰富化
说到“讲故事”,恐怕都得向司马迁学习,他用“故事”写活了历史,秉笔直书又不乏生动有趣,让一个个历史人物演绎出一件件跌宕起伏的“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神入”历史人物,丰富人物形象,也需要以“故事”为话题。
张元先生用一堂课讲隋唐史仿佛就是历史人物的故事集。每讲一段事首先出场的是人物,每个人物的出场都有一个或几个、或大或小的、给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这些“故事”有浓厚的历史味道。他讲唐太宗及其贞观之治,先以“故事”为话题;“……虬鬓客见了李渊和李建成,心里很高兴,认为不是自己的对手,但一见到世民,脸色大变,知道天下没有了。”这个“故事”虽然不能当史实看待,却有“话题”意义,张先生继而佐证史料:“(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深自结纳,谓(裴)寂曰:此非常人,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年虽少,命世才也。”有了史料根据,这个“故事”就为“想象”所用,学生对李世民的印象自然深刻。然后又讲其勇武。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人当皇帝会怎么样呢?借用钱穆的话,启发想象贞观之治的社会景象,这还不算晚,又引魏征劝谏的话:“你最近的作为越来越像这个人了。”像谁呢?学生马上想到那个浪子隋炀帝。唐太宗很容易赴隋炀帝的后尘,因为有了魏征这样的大臣,他没有走上哪条路,大唐帝国因此有了空前繁荣。一个唐太宗,张先生用了大小5个故事,都不太长,都有意思。张先生像导演启发演员一样,逐渐使学生“神入”到历史境界。
讲“唐太宗”用“故事”,说武则天还有“故事”:“有一位大臣,长得体面,能力又强,深得武则天赏识,就有点恃宠而骄,对武则天的侄辈说话,声气凌厉,武则天看在眼里很不高兴,觉得我尚在,你就这样,我死了,武家谁制得住你。有一天,这个大臣上凑,援古引今,洋洋自得。武则天生气了,说:“你说的这些,我早就知道,不必再说。太宗时,有一匹骏马,没人能制得了。我当时是宫女,就对太宗说,我可以制牠,请给我三样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檛,三十匕首。铁鞭打牠,制不服,就檛住牠的头,还是制不服,就用匕首割断牠的喉咙。太宗听了,很是称许。你今天是不是要尝尝我的匕首的滋味!”想想当时这位女皇说话时的神情,那位大臣恐怕已不寒而栗了。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似乎“看到了一个好厉害的青年女子,做事有谋略、有手段,还有一股狠劲。”
用故事说人物,引出事件,是张先生的教学手段。历史教师大都应该会讲“故事”。张先生不仅会讲,而且不断引证故事的根据,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似的“想象”,这是以“故事”为话题的教学艺术。因此,学生不仅说他“幽默风趣”,而且给予“最好的导游”之评价;学生上课不仅“一点也没有像睡的感觉”,而且像学理科一样,“头脑必须不停地转”;“当老师在讲课时”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要忘记上课的内容,很困难!”。学生的这种感受和评价不正是历史教学追求的境界吗?尽管张先生没有使用电化教学手段,但是,教学效果胜过使用电脑。张先生赋予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新的内涵,使我们看到了“常规课”同样可以演绎出“经典”。他还善于将故事连接起来。讲到李林甫和杨国忠,只用了一句话:“两个人只为自己,不为国家则无差别。”再讲安禄山造反和杨国忠的反应,故事就连接起来了。我们没有机会听他讲课,但读他的文章并不觉得生硬、冗长,故事的连接自然而流畅。
学习张先生讲故事的本领,首先要学会选故事。我体会:
第一,选取的故事要有意义。
通过故事可以“神入”历史人物。但是,中学教学课时有限,历史教育也不同于面向大众休闲的“百家讲坛”,不是什么故事都可以讲的。史书记载了很多生动的故事,有些就不适宜在课堂上讲。比如荆轲刺秦王,在课堂上讲就没什么意义;曾经的案件,美国学者史景迁可以在大学的课堂上讲几个小时、写一本书,但是,拿到中学就无法效仿。因此,,会讲故事还仅仅是教师的是基本功,会选故事是专业本领。选区有关人物的故事,不仅要能够说明这个人的特性,而且应有助于认识历史的意义。
为了说明平定安史之乱不是完全依靠回纥的帮助,张先生选取了这样一则小“故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公主,当了驸马爷。有一天,小两口吵架,郭暧说:你不要以为公主就了不起,那个皇上的位子我爸还不要干呢!公主气坏了,跑回宫中向皇上哭诉。代宗说:这事你不知道,郭暧讲的没错,如果他爸想当皇帝,哪有我们家的份呢。郭子仪知道了,把郭暧关起来,进宫向代宗请罪,回来后还把这混小子狠狠揍了一顿。”这个故事,一是说明郭子仪在平定乱事上的功劳,二是说明郭子仪不居功自傲,有教学意义。讲这个小故事用不了多少时间,但是,安史之乱怎么平定的就不用背书了。
第二,选取的故事要有趣味性。
故事要有情节,有情节就有意思,有意思也就是有趣味性。初中的教学对象是13至15岁的少年,对他们学习历史的要求应该以感性为主,理论、概念太多他们消化不了。高中生的年龄大多在16至18岁,必修的历史课安排在高一年级,这时的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还没有形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历史课仍应该注重感性,渗透理性。因此,学习兴趣仍是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那么,故事就应该选择趣味性强一点的。故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习兴趣,张先生的实践证明了这个道理。以故事为话题,以故事激发兴趣,以故事引导想象,让学生从故事中理解历史,“神入”人物,这就是张先生这节课的“神韵”。他用故事把隋唐的几位皇帝讲活了,那么,秦始皇、宋太祖、明太祖和清代的康、雍、乾三帝,能不能用故事讲人呢?皇帝控制百官、统治天下,他一个人怎么能做到呢?《史记》记载,秦始皇所到之处,如有人说出去就是死罪。有一次,他到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的车马队,很不高兴。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李斯,李斯以后就减少了随从车马的数量。秦始皇生气地说:“这是有人泄露我说的话。”经审问,没有人承认,于是他下令将当时在场的人全部杀了。这个故事就很说明问题。
第三,选取的故事要有启迪性。
能够起到“神入”历史人物的故事,一般应可以进行个性化解读,可以品出人物的特性与品质,这就是故事的启迪性。再把人物放到历史的大环境当中去理解,故事也就有了思想意义。但是,“神入”历史人物,不应以“思想”为先导,也就是说,不能先入为主地讲定论。张先生讲人物不像我们很多老师那样,先告诉学生,这是一个昏君、暴君,那是一个对历史有很大贡献的皇帝。他先讲故事,启发学生,最后才出结论。故事有启迪性,“想象”一定会深刻,认识才能变为学生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故事的启迪性能令学生如入其境,用脑子去想就欲罢不能。张先生这样介绍唐玄宗:“唐玄宗得杨太真为贵妃,宠爱无比,从此昏迷在声色中,政事上更依靠李林甫。唐玄宗对高力士说,当今天下太平,我要安居无为,政事全委李林甫去办,你看如何?高力士说,权柄不可以借给别人,如果他造成威势,谁还敢说他的不是。唐玄宗听了不喜欢,高力士叩头请罪,说自己发狂病,乱说话,该死。”你看,唐玄宗连宦官的话都不听,李林甫“媚事左右”的本事有多大?!唐玄宗“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令人深思。唐朝怎么能不生乱事呢?
总之,细细品味张先生这节课,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用“一桶水”与“一碗水”的比喻,上好一节课的确需要有很厚的专业知识。这样的课不是不能学,,前提是多读书,你对教学内容知道得越多,理解得越深刻,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顺便说一句,我们的“教师教学用书”如果能提供诸如此类的故事,那该有多方便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