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4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和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和板书设计
课   题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四   课时

教学目标
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
学会完整地叙述感动或难忘的事。先理清思路,想想事物的来龙去脉,然后用真实的情感进行陈述。

教学难点
能按要求进行习作。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定习作对象,然后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表达,表达时要有真实的情感。

教学方法
引导点评,评议结合。
交流、探究、实践操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
1.“洗脚”公益广告片段的课件。
2.本单元中四篇文章的插图。
3.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4.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地劝说他人。

教学重点
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地劝说他人。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点评,评议结合。
交流、探究、实践操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
1.“洗脚”公益广告片段的课件。
2.本单元中四篇文章的插图。
3.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4.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教学设计:

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
播放电视广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
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
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1.讲古代感动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2.随机设问:你为什么而感动?
3.不仅我国古代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4.不仅有许多感动的故事,我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5.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6.出示刘翔的图片。这是谁?你喜欢他吗?说说他的故事。
再听刘翔获冠时响起的国歌声。同学们,当我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
7.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我们善良,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三、互动交流,重温“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
指名说话。
一位同学说完后,请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引导学生说最感动的地方,说清感动的原因。
2.组织小组进行“感动2005”比赛活动(根据上课时间自由调整),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拟定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3.开展活动。在音乐《感恩的心》中结束。

二次备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四

                          “感动”

                           《丹顶鹤的故事》

                             刘翔夺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把握要求,审清题意。

2.进行合理构思,加工材料。

教学重点
进行合理构思,加工材料。

教学难点
1.进行合理构思,加工材料。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点评,评议结合。

交流、探究、实践操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
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教学设计:



一、独立撰写,巡视指导

1.导语:同学们,老师和你们一起分享自己亲眼所见的最难忘、感人的事。又看见你们和同桌快乐地分享各自听到、看到、亲身经历那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真羡慕!有句啤酒广告词:“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吧!可是我无法完全分享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的记忆中精彩纷呈的感人故事。这样吧,拿起笔来,把你们那精彩而具体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你可以给文章加个有趣、新颖、恰当的标题。写完后,再对照讲述故事的具体要求,认真改一改。

2.生练习,教师巡视。



二、指导写作

1.交流写作: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2.按方法、小组评改。



三、完成习作

1.把这篇文章全部写下来。题目自定。

2.教师巡视指导。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习   作   四



                     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



                1、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2、  要认真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44:00 | 只看该作者
第 三 课 时

教学目标
习作讲评

教学重点
点评交流材料,学生完成发言稿。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进行习作。

教学方法
进行合理构思,加工材料。

教学准备
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教学设计:



一、开心点评

点评上节课学生交流的材料,重点点评发言稿可供借鉴的地方,总结归纳习作经验,对不足的地方也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后面的习作修改作准备。教师注意组织、引导。



二、实践练习

学生开始动笔完场发言的初稿,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修改

1、学生将自己的初稿通读一次,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2、教师指导方法。

(1)是否按习作提纲要求行文。

(2)是否符合发言稿的格式。

(3)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

四、修改习作。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习 作 四



                  (1)是否按习作提纲要求行文。

                  (2)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44:00 | 只看该作者
第 四 课 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讲评习作,进一步完善习作。

教学重点
内容是否充实,是否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方法
学会修改自己的或者别人的习作。

教学准备
  批阅作文并分类。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导语:上节课同学们用笔大胆记录下最让自己感动的事。如果再动动脑,就会使你笔下那感动、难忘的事,内容更加具体、语句更加通顺,情感表达更加真实、准确,也就更加感人!这节课咱们一起评改上次的习作。

2.一起回忆这篇习作的要求。

二、分享语段,体会写法

1.分享精彩语段。

导语:很多同学上节课作文中都出现了波浪线,愿意把你写得精彩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吗?写得好,还要读得好,那才棒!自己先练习读一读。

2.教师采访展示者和听众,精彩在何处。

(注意鼓励习作困难的学生发言、展示,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

三、精品赏析,渗透评改

导语:欣赏了全班每位同学感动、难忘的故事,其中有些文章的描写让老师仿佛也亲身经历这件事。

1.优秀习作者上台朗读习作,边投影展示,同学观看、倾听并思考。

(同学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让人感动、难忘在什么地方?哪几句写得特别好?好在哪里?)

2.倾听评析。

(1)你觉得这篇文章所选的事感人或难忘吗?

(2)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是一件感人或难忘的事?

(3)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学习?

3.小结优点。

四、互评互改,不断提高

1.结合讲评,自评自改。(重点放在个人感动、难忘的精彩章节)

导语:每一个人成长的足迹不同,对事物的感受也各有千秋。请大家再次回忆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把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像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放一遍。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把它写清楚,写具体。

自己动笔进行修改。

2.四人小组修改片段,再次交流分享。

3.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讲评,或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回顾过程,总结全课

教师采访通过修改后习作水平进步明显的学生: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小结: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断修改,反复推敲”,还要“多读、多思、多改”。

六、作业

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可以投寄给班级的班刊或平时阅读的刊物,体验希望与成功的喜悦,让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习 作 四



                      “三分文章七分改”,

                      要“不断修改,反复推敲”,

                      还要“多读、多思、多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2 04: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