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析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核心素养基因 ——核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00:3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省外访学远程跟进的学习中,观看了一系列名家的讲座,受益匪浅,特别是成尚荣督学的讲座《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让我有许多思考。成督学对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有这样一句阐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在传统文化宝藏中,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经验熠熠闪光,塑造着中国教育之魂。细察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不难发现对人、对学生发展的宝贵思想,不难发现所蕴含着的文化精神、科学理性、创新实践的基因。”
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到底蕴含着哪些核心素养的基因呢?笔者仅以孔子教育思想为线索,溯根求源,做一番剖析。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智慧深邃,他的许多教育主张、教育实践,与近代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不谋而合的。
特别是在近期中国教育界提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命题之后,我们会进一步发现孔子的许多教育主张正好非常精准的对应了这一命题。
    题一孔子的德育观: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必需重视德育的教育家。他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 ,应放在第一位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论语• 学而》) 。何为本,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 学会做一个有仁爱之心,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
“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论语• 学而》) ,就更直接的表达了孔子认为应该在“孝”、“弟”、“信”、“爱”之余 ,再去“学文”,即文化知识的学习要以道德培养为基础。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是《论语》中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概念,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孔子认为君子必须“尚德”,所谓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即君子首先要重视德行、追求道义。
作为“君子之师”,孔子在教育弟子时也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即“在道德上不加以修养,在学问上不去讲习,听到合乎义理的事情不能跟上去做,有过错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感到忧虑的呀。”
正因为重视品德修养,所以在评价弟子,也是把 “德行、 言语、 政事、 文学” 这四科中的“德行” 一科放在的首位。
纵观整个《论语》其实就是一部生动的德育教材,孔子认为 ,要解决社会矛盾 ,就要从社会个体修养入手 ,使个体行为符合道德准则和规范。他认为只要人人都能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成为道德高尚、 品质优良的人,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和谐 ,社会就会稳定 。
这跟今天提出核心素养的根本任务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立德树人的育人模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题二孔子的育人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认识到德育是一种必须与智育、美育和体育完整结合的大教育,这一点可以从孔子的教学内容得到证实。
他的教学科目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
“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数”的教学范畴。
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即礼、乐重德,乐兼含美育 ,书、 数重智 ,射、御重体 ,“六艺” 则是诸育兼备,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因此可见,在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既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又具有高尚的品质,内外兼修,全面发展。这种思想,现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古为今用)核心素养,正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
题三孔子的教学观:文理并重,勇于担当
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建构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底蕴、科学意识、审美能力、哲学修养、体质训练,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孔子为我们做了成功的尝试。
从文献知识的教学来看,孔子主要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教授学生,六经的教学已经涵盖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培养。
关于“六经”中的《书》 ,有人认为只包括识字而不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由此许多人认为孔子只讲伦理道德,忽视自然科学,这完全是误解。《中国教育思想通史》中,已列举了大量有关孔子亲身向弟子们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气象、天文、历法、动植物、地理和古生物等内容)的事例,所以认为孔子重文轻理的说法是站不住的。
孔子不仅提供了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而且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重视在学习过程中个体主动性的发挥,即让学生学会学习。
例如,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关于善于总结方面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关于学思结合方面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关于举一反三的),都是指导和培养学生发展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
  
责任担当,也是孔子教学的重点。孔子生活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具有志道据德、传承文明、振兴华夏的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公元前497年,由于与国君政见不同,孔子毅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历列国,游说诸侯的活动。十余年时间里,他的足迹几近整个中原,历经敷衍、四处碰壁、绝粮受饥、拘禁受困…累累如丧家之狗。如此让人困顿难堪的苦苦追寻,也只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坚持下来。
     虽然孔子带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信念,怀着“博施於民而能济众”的终极情怀,却一生不得志,但“身教重于言教”,他已经潜移默化的把自己的思想转化为学生的思想,他的弟子也如他一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如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孔子的文理并重、勇于担当的教学思想也给了我们今天教育很好的启迪,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六大素养构成了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三大方面,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与孔子治学、修身、济世的思想是紧紧呼应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找寻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核心素养的基因,但也需知,两者之间并不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孔子的相关论述还是比较零散而非系统化的。尽管如此,孔子的教育思想经历了2000多年的实践检验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教育史宝贵的财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00:33:08 | 只看该作者
试析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核心素养基因
                        ——核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尚志市八一希望学校 于红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4: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