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文议题:
“品读不同体裁的同一故事”。
二、群文材料:
小说《武松打虎》、山东快书《武松打虎》、评书《武松打虎》、京剧剧本《武松打虎》。
三、群文特点
本课选用的四篇文章,写的都是“武松打虎”的故事,但因体裁不同,所以叙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细腻准确,快书幽默上口,评书幽默易懂、有现代感,京剧语言简洁、高雅……这组文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地再现了武松打虎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速读、批注、比较、交流”等方法,阅读四篇文章,初步感知同一故事用不同的体裁表达,读起来是不一样的效果,明白体裁与文本差异的原因在于使用语言的差异,使用语言的差异是因为面对的人群不同,学会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目的,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并感受语言表达形式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2.引导学生关注快书、评书、京剧剧本等文学体裁,激发学生阅读多种体裁文章的兴趣,感受对比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品味语言中感知四种体裁的《武松打虎》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认识体裁
1.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说(看)一段山东快书:
当哩个当,当哩个当,
当哩个当哩个当哩个当!
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功夫练到八年上。
这一天,思念哥哥回家乡。
途中路过景阳冈,
那山上,斑斓猛虎把人伤。
武松打死虎一只,留得美名天下扬!
这段快书说的是什么?武松打虎。从古到今,武松这个人物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过去,有专门说写武松的小说、评书、快书,现在,有专门演武松的京剧、电视剧。
这节课,我们的议题就是:
【板书:品读不同体裁的同一故事——武松打虎】
3.出示幻灯,认识体裁。(什么是体裁呢?大家一起读一读。)
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常见的体裁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寓言、童话、神话 、民间故事等。
4.四篇不同体裁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你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出它们分别是什么体裁吗?(看开头,学生自由发言,说说是怎么看出来的。把体裁标注在材料上)
最容易看出来的是这个:
武松打虎
主要角色 武松:武生
情节:武松别宋江回家,路经景阳冈,在酒店饮酒,乘酒醉过冈;虎跃出,武松将虎打死。
【第一场】
(武松上。)
武松 (新水令) 老天何苦困英雄,
叹豪杰不如蒿蓬!
不承望奋云程九万里,
只落得沸尘海数千重。
(白) 俺武松呵!
(新水令) 好一似浪迹浮踪,
也曾遭鱼虾弄。
这个呢?
武松打虎
当哩个当,当哩个当,
当哩个当哩个当哩个当!
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功夫练到八年上。
回家去时大闹了东岳庙,李家的五个恶霸被他伤。
在家打死李家五虎那恶霸,
好汉武松难打官司奔了外乡。
下面的这种体裁同学们不常见,谁知道它是什么?
武松打虎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敢打,打了小松鼠。打小松鼠是欺软怕硬的人干的事情,咱今天来个打真老虎。谁打啊,不是我,我见了大狗就溜边。今天说的是武松景阳冈上打老虎的故事。
这是评书。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评书吗?我们先来看一小段视频:田连元评书《武松打虎》,这就是评书。这种体裁中出现了一个“我”,“我”是谁呢?(说书人)
武松打虎
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住了脚读时,上面写道:
这是咱们语文书上的《武松打虎》,它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水浒传》的体裁是什么?这篇是小说。
今天我们要品读的四篇文章分别是——(一齐说)
幻灯出示:小说 山东快书 评书 京剧剧本
《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
二、比较细节——找不同
刚才我们看开头判断体裁的时候,发现四篇不同体裁的《武松打虎》文字的呈现方式不同,如果你大声读一读,会发现它们的语言风格更是不同。请同学们从每篇文章中挑一处你喜欢的地方大声读一读,看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语言风格:小说语言生动、准确、细腻、优美;快书合辙押韵、顺口、有节奏、幽默;评书:通俗易懂、有现代感、幽默;京剧剧本:用词文雅、简洁、精致。)大家最喜欢哪种体裁?(预设:山东快书)
3.我们先来看山东快书,看看它的语言到底是怎样的顺口、押韵、有意思?
快速默读山东快书《武松打虎》,画出你觉得精彩的地方,说说它精彩在哪里?预设:武松外貌
酒家出来留神看:
啊!好家伙,这个大个咋长这么长!
他看武松身子高大一丈二,
膀子扎开有力量,
脑袋瓜子赛柳斗,
俩眼一瞪象铃铛。
胳膊好象房上檩,
皮槌一攥象铁夯,
巴掌一伸簸箕大,
手指头拨拨楞楞棒槌长!
有节奏,押韵,哪几个字押韵?“长、量、铛、夯、长。”2,4,6,8,10所有的偶数句押韵,押的什么韵?除了押韵,还用了什么方法?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的方法,把武松写得很威猛。我们来看分别把武松的什么比作什么?柳斗,铃铛,房上檩、铁夯、簸箕、棒槌。见过这些东西吗?我们来看图,出示幻灯,有什么发现?都是农村用的。为什么不把武松的脑袋什么的比成别的,要比成这些东西?因为快书是说给老百姓听的,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常用的东西,熟悉,容易理解,也能吸引人。
自己试着读读这几句感受它的押韵、顺口、有节奏、幽默、通俗。指名读,可以用方言、带动作。还有哪里有意思?
预设2
老虎一扑没有扑着人儿,
觉得上边压得慌:
哎!怎么还往下压呀? 这这这,这多别扭啊,这。
老虎没有吃过这个亏啊,老虎不干啦。
老虎前爪一摁地。
老虎说:我不干啦。
武松说:你不干可不行啊。
老虎说:我得起来呀!
武松说:你再将就一会儿吧!
老虎说:我不好受哇!
武松说:你好受我就完啦!
这几句好玩在哪儿?用了拟人的方法,老虎会说话。作者之所以这样写,还是一个目的,用幽默吸引人。
分角色对读这几句,可以用方言。
4.对比阅读小说和评书。
这两种体裁的呈现方式很像,都是一段一段的。但刚才大家说,小说的语言准确、细腻、优美,评书通俗、有现代感。找一处小说和评书中相同的情节,看看它们分别是怎么写的。
预设1:体会准确与通俗。
小说:(武松)见一块光挞(tà)挞大青石,把那梢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评书:武松看到了路旁一块大青石,被雨水冲刷了多年,平整光滑,武松觉得好像是老天爷给自己定制的单人床,把哨棒往身旁一放就躺下了,迷迷糊糊,酒劲上来了,刚想睡下。只见一阵狂风起来,原来云从龙,风从虎,老虎一出来是威风八面。
预设2:体会优美与通俗,认识边叙述边议论。
小说:(武松)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评书:武松上了景阳冈,红日恋恋不舍落了下去,武松能不能看到明天的日出,这个时候就看真功夫了。所以我们平时要练习真功夫,关键时候才能打到拦路虎。
这段评书中前面一句是叙述,画线部分是议论。边叙述边议论是评书的一大特点,再找一处边叙述边议论的例子体会体会。
最后看京剧和其他三种有什么不同?
以唱叙事,语言文雅,对话有个性,增加了次要人物猎户和猎户假扮老虎的次要情节,武松喝酒的数量不同。
武松(白)呀!看酒旗上写“三碗不过冈”,这是怎么说?待俺沽饮几杯,问个明白。酒家!
酒保 (内白) 啊哈!
(酒保上。)
酒保 (念) 酒酒酒,有有有;赊赊赊,走走走。
(白) 客人,您喝酒吗?
武松 (白) 正是。
酒保 (白) 请到里面。
武松 (白) 酒家,你那酒旗上写“三碗不过冈”,这是怎么说?
酒保(白) 客人,因为小店的酒好,力量太大,您要是喝三碗,就过不去前面的景阳冈啦。
武松 (白) 俺却不信。取酒来,待俺吃它三十碗。取酒来!
酒保 (白) 好大口气。我拿酒去,您一喝就知道啦。好酒一壶。
我们再来看武松打虎的描写
(武松见虎。) 武松 (白) 啊!
(雁儿落牌) 觑着这泼毛团体势雄,
狼牙棒先摧迸;
俺这里趋前退后忙,
这孽畜舞爪张牙横。
(得胜令) 呀!哦呵闪——闪得它回身处扑着空,
转眼处乱着踪。
这才是虎有伤人意,
狭路上冤家对面逢。
(白) 虎啊!
(得胜令) 你要显神通,
便做道力有千斤重,
管教你拳下尸骨横,拳下尸骨横。
(白) 死了。
其他三篇都是先写老虎扑掀剪,再写武松拼命打,京剧为什么不写老虎扑掀剪,写得这么简略?(京剧作为舞台剧之一,老虎是人演的,武松说唱要配合肢体动作的表演,所以打虎部分写得很简略。)
三、抓住关键——找相同
山东快书、评书和京剧剧本《武松打虎》都是根据小说《武松打虎》改编的,他们在语言风格和细节的不同之外,还有哪些相同?(相同之处盘点:题目、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其品质,主要情节相同。)
这告诉我们改编要忠于原著,主要的人物和情节是不能改的。
四、梳理统整——达共识
1.今天,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我们阅读了四篇不同体裁的《武松打虎》。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不同体裁的文章语言风格不同,如果今后要写这种体裁的文章,要突出它的语言特点。)同一个故事用不同的体裁表达,读起来是不一样的效果,原因只有一个,作者使用语言的方式不一样。还是这些汉字,这样组合成了小说,那样组合成了快板,换个方式又成了评书、京剧剧本……语言的表达形式多么丰富有趣!同一个故事不同体裁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是因为他们面对的人群不同,快书、评书说给老百姓听,通俗易懂。小说、京剧写给文人,简洁、文雅。
2.除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名著中的很多故事都有不同的体裁,比如《哪吒闹海》有山东快书,那个临死前还心疼两茎灯草的严监生的故事有评书,《红楼梦》有越剧剧本和黄梅戏剧本。今后我们要关注同一个故事的不同体裁,感受语言表达形式的丰富、有趣。让我们用评书《武松打虎》的结尾结束这节课。
这正是(齐读):
景阳冈上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
忽闻一声霹雳响,山中飞出兽中王。
武松绝地展神勇,赤手打虎露锋芒。
如今老虎不能打,打虎精神要发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