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贯彻课标要求 优化备课设计——集体备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中“明长城”的案例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08:1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备课、教学的重要依据。

  “内容标准”明确了每一课内容在通史中的结构关系与相对地位,必须掌握的主要内容及其认知程度。“课程目标”要求了学生在历史学习所需要达成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介绍了基本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在集体备课的具体过程中,教师们通过研讨,结合“课程目标”的要求和调研所得的学情,明确细化每一课的“内容标准”要求,即掌握的知识内容及其认知程度,且优化其知识结构体系;从史实内容出发,制订相关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特别针对主要的历史研习内容或重要教育目标,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细化、确定研习所需的材料,细化、优化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在每一节课中切实发挥历史学科的立德树人、启智增慧的功能。

  本文结合部编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中“明长城”的备课课例,说明:如何通过集体备课落实《课标》要求,尤其要说明的是“过程与方法”的设计。

  青:本课共有3个子目,分别是明朝的三本科技名著《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明长城和北京城,《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戏剧作品《牡丹亭》等艺术作品的突出成就。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属于并列关系。

  老:这节课教材叙述的内容很多。在有限的课时中,如果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记忆,而且不能深入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不能深刻地涵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那如何确定教学的重点呢?

  青:从课标入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学习要求是:通过学习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老:课标明确了学习的重点史实、史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咱们先设计建筑单元中的“明长城”教学吧。你初步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

  青:本课的知识目标是通过对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的解读,了解明长城的的建筑特点,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是:识读《明长城示意图》等地图、图片,提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通过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反映,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老:可以。那用什么资料和什么样的过程方法,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课标要求的“中国古代人民在修建长城和北京城的智慧和创造力”呢?

  青:主要从长城的功能和规模两方面来学习吧。我先出示《明朝形势图》,让学生了解明朝面临的边疆形势。

  老:好!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让学生直观地认知蒙古与明政权的一分为二、敌对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但不能用“边疆形势”表述,容易让学生产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知误区。咱们就用“蒙古与明政权的关系”来表述。

  青:我打算出示下面这段材料,概括修建明长城的目的。

  游牧民族的侵扰是中原政权修筑长城的决定性因素。绵延万里的长城两侧,曾经是农耕与游牧民族杂处或争夺的区域。中原王朝强盛之时,经济发展迅速,人口繁育加快,迫切需要大量土地。于是凭借军事实力向外拓展,那些可耕可牧的土地就成为争夺的对象。相反,当中原出现战乱之时,游牧民族不管强大还是疲弱,都能够进入农耕区域抢掠,甚至把农田变成牧场。为防止游牧民族侵扰,中原王朝便借助长城与游牧民族对抗,长城就是这种时代的产物。

  ——常生荣《烽火狼烟:中国长城新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08:16:08 | 只看该作者

 老:这段材料叙述的时段太长了。它涵盖的是从战国到明朝中原政权修长城的目的。而且,用了“侵扰”一词,容易引起初一年级学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误解。初一的学生须要掌握明朝政权修长城的必要性,但没必要掌握的这样复杂。

  教师边引导学生观察《明朝形势图》,边简要讲解即可:元朝是被明军推翻的。明初,朱元璋还一度想彻底征服蒙古族,但没有成功。而蒙古贵族也三番五次地领兵南下抢掠。就这样,蒙古族政权与明朝政权长期尖锐敌对。为了防御蒙古军队南下,明朝修建起了万里长城。

  《课标》要求的重点学习内容是:“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体会的关键还是在长城的建筑本身——咱们在这里着力。

  青:我出示明长城示意图让学生找到明万里长城的起止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人民修长城的智慧与辛劳。

  老:好。那具体怎么实现呢?

  青:我要引导学生结合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概括明长城选址的特点——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

  老:“连接线”不准确,应该用“交界线”。明朝军民既是沿着这条交界线修筑长城,也是依托了这条线上的山川地形。实现了设计、建造目的:最大范围地、比较有效地保护了农耕区及其人民,让他们尽量免受战争的骚扰——这是“智慧、创造力”的体现。

  这幅地图,还有什么细节能体现“智慧、创造力”的吗?

  青:甘肃西部、京师西北的长城,都是有两道长城的,是要加强重点地区的防御能力。

  老:这是在进一步提取信息。

  教师每出示一则材料,就要充分利用。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尽可能地穷尽材料信息,这就是在培养学生全面提取有效的信息,涵养史料实证的功夫。

  青:我出示这张明长城的照片。

  让学生了解长城各部分的功能,知道明长城及其附属设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老:图2直观地显现了明长城以城墙为主体;一目了然长城的壮观:连绵与巍峨;也充分显示了长城依托山脊而建,可以居高临下地进行防守——体现了智慧与创造力。但还不够,教材用的图更好。

  青:图3更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明长城与土石材料为主的秦汉长城不同,是用特制的城砖砌建而成。这些青砖规格统一,反映了明朝军官、工匠设计的精心,组织的严密。

  从图上还能看出,明砖历经五六百年,基本完好无损。

  老:每块砖的体积还大。每块砖在山脚下历经几十道工序完成,再运到的山脊,既有序又错综复杂地累、砌起来,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一砖、一垛、一台、一关,不仅是劳动人民用心造出来的,也是用血汗造出来、运上去、砌起来的。

  青:我感受到了明朝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明长城的结构错综复杂,是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多种职能的建筑单元的结合而成的。

  老:关隘通常建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险要之处,这张照片没显示出关隘。

  青:那我选择这张照片:

  青:关隘上修筑关城,可驻扎和部署兵力,储备军用物资,是长城防线上的防御重地。

  老:在图1之后,就先出图4“天下第一关”。再出图2、图3,你再捋顺一下教学的顺序。

  青:好的。然后,我继续解释图3。城台是城墙外的台子,一般建于山脊高处、城墙转角处或险要处。上层为平台,周围有垛口(便于瞭望敌人,又不易被敌箭射中)、射洞(张弓发箭的射孔,底面向下倾,便于向下射击敌人);下层为空室,可容纳十余人,还可以储存兵器、粮食等。烽火台用于传递敌情,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

  老:这段话里有很多概念。学生乍听,不易明白。但要把这些概念写成副板书,又费课时。可以记述在PPT上,当作配文。

  青:嗯。总之,明长城是军事防御工程。明长城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修筑难度巨大,基本实现了修筑目的,所以体现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特别是建筑水平的高超。

  老:同意。这对明长城的认知叙述,准确、比较完整。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知“造长城太艰难”,劳动人民是把长城设计者、组织者的奇思妙想实现的人——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认识。在整个初一年级的历史学习中,能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主要创造者” 的内容并不多,咱们得“珍惜”这次学习认识机会!

  学生依据咱们所给的材料,能得出以上的结论来吗?

  青:能。

  老:那咱们就设问:“请同学想想,明长城有什么特点?”

  青:但我有些担心,学生概括起来有困难,可能冷场,或答得漫无目标。

  老:咱们把设问再明确一些:“从建筑的角度来看,明长城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能答出一些来,就好。不然,咱们就引导学生回忆4幅图和一段配文,引导他分别归纳建筑的功能、结构、难度等特点。

  青: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可以回答出答案来了。

  老:然后,再设问“明长城的修建,体现出了什么呢?”

  青: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水平的高超。

  老:接续前一问,学生会答出“建筑水平的高超”,进而再抽象出“智慧”。

  长城不仅局部巧妙,而且整体宏伟。我们由此引导学生认识:长城既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反映,也是明朝官吏卓越的组织能力的反映,大家熟知的戚继光就曾积极参与过设计、督造——这样,就能比较辩证地认识到:广大人民和杰出历史人物,共同推动着历史的发展——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角度,还有另一个角度:透过客观现象,看历史事物是如何通过人的主观努力而成功的。

  青:我明白了。不过,咱们北京的孩子常见长城,课上有必要出示这么多幅长城的图片吗?

  老:别看咱们的学生都是北京的孩子。我统计过,因为现在的家长“忙”,所以大概有2/3的孩子没亲眼见过长城。而爬过长城的,大多也凑热闹,光“爬”不认真观察思考,更没检索过长城的资料。所以,通过咱们历史课提供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认识长城不仅是防御之城,更是智慧之城、血筑之城,就全面落实了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断增强学习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进行了家国情怀的涵养。

  所以,在重点知识和重要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点上,提供多视角的资料,让学生比较全面地审视事物,是有十分的必要的!

  而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也是在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归纳概括所学的能力,落实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吗?

  青:嗯。这么学习过长城的知识,学生也就能理解中国护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徽、臂章的上都会有长城图案,学生就能理解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了。

  老:是的。不是因为长城成为了护照、警徽的图案,长城才伟大。而是因为长城本身就是伟大的。你看,不经意间,咱们自己又进行了一次唯物史观的运用体验。

  长城至今有着世界级的影响力,是标志性的中华文明象征——它是那么的伟大。

  只有这样多维度、多步骤的历史学习,才能使学生深入地了解、体会、感悟长城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理解“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青:我还打算补充介绍明长城沿线汉蒙之间的经济往来,让学生回答长城沿线茶马互市交易的产品和规模有何特点、影响。

  老:关于互市的历史,可能兴盛于“隆庆开关”。但你在学习长城的过程中介绍,也有道理。这深化学生对长城的认识,它还是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与见证。强化了学生对于明史上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民族交融的完整认知,强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知。也属于唯物史观培养范畴,好!

  青:“明长城”的内容,咱们就备完了。

  老:还没有。课标中关于明清史是这样叙述的:“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局面……但明朝政治上的僵化和腐败……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朝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朝入关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学生学习长城的历史,是否有助于理解《课标》规定的明清史的基本内容呢?

  青:有的。正因为长城虽是一个军事防御体系,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长城以北少数民族的南扰,明史当中记载了蒙古骑兵多次南下,甚至兵困北京。明朝的“大一统”疆域徘徊在长城脚下,并没有向北拓展。而且,长城作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空间上的分界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耕、游牧民族间的交融。为对付北方少数民族的长城,从朱元璋登基之初1368年到明末1614年,历时200余年,宏伟的人工筑造墙体长达6000多千米,极大消耗了军民力量、国家财政。

  老:明长城筑造的时间和长度,有利于学生从学习之始就形成对长城的时空认知,也能反映长城的智慧和创造力,看来应该在最初的阶段就补充。而且,在《明朝形势图》那里,配文字说明,强化学生的认知印象。

  青:由此来看,明朝的民族政策和统治政策一样,过于强调“防范性”而倾向于保守。直到满族入主中原,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内中国外夷狄”的格局。清朝入关后,摒去了“华夏之辨”的陈旧观念,较好地处理了汉满蒙多民族的关系,促进了各民族的进一步交融,将中国的版图直接扩展到整个北部边疆地区,使中国成为疆域更为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老:你谈的完整而辩证。那咱们可以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这样设问:“长城是伟大的。但是,有没有不足呢?”先肯定并强化学生的正面认知,再引导他们试着进行批判性思考,完善他们的辩证思维。

  “长城是防范蒙古骑兵南下的军事防御体系。他是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空间上的分界线。明朝的疆域局促在长城一线。”这些史实、史论,学生在本课中通过分析、认知地图,已然掌握。

  还须要教师补充的是:明史当中记载了蒙古骑兵多次突破长城,甚至兵困北京。长城的工程量巨大,极大地消耗了军民力量、国家财政。

  学生再结合以往所学的北方的民族关系知识,就能回答了。

  当学生谈及长城不足的时候,须要运用时空观念、唯物史观,调动记忆、联系大量所学,进行史料实证,作出比较复杂高阶的历史解释,进一步丰富了家国情怀。另外,

  我教的18班,学生记忆力普遍强、思维活跃。所以,我不打算在教学过程中问“明朝长城的特点”,而是在把知识都学习完之后,笼统地问“你怎么看待明朝长城呢?”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更大范围地调动所学,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地作出辩证的历史解释。

  而你教的1班,学生的历史素养更好些,可以提出更为抽象的思考问题:“通过明长城的学习,你怎么评价明朝的民族政策呢?”

  青:学生这样学完“明长城”一目内容,不仅达到了《课标》的“内容标准”要求,也多方面贯彻了“课程目标”要求。特别是最后环节的设问、引导回答,能够集中而全面地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涵养!

  老:通过本课“明长城”一目的备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青:(1)教师始终要把《课标》中的“课程目标”,特别是核心素养目标,装在心理,落实到每节备课、教学的过程当中。

  (2)认真分析、理解《课标》“内容标准”要求。这既包括有关通史的体系性要求,也包括每课的具体学习要求,需要教师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再深入分析教材,形成优化了的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3)从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情感态度认知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出发点之一。

  (4)在做好以上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设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三维的教学目标,而且注意把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分别融入能力和情感态度目标中去。比如:关于明长城

  知识目标:知道、记住明长城是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军事工程。它修筑的时间长、地域广,结构合理而完善,施工难度巨大,总之建筑水平高超,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辛劳。

  能力目标:通过解读地图、图片和文献材料,提高学生结合所学,全面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回答“明长城的特点是什么”,“你怎么看待明长城呢”等综合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辩证分析、综合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通过史料实证,作出合理、全面的历史解释的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理解、体味明长城的建筑过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创造力和勤劳的反映,是具有标志性的中华文明的象征,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

  (5)关于研习的材料:

  研习的材料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选择、应用材料的目标是:a.足以激活学生的思维。b. 为开展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得出必要的史论,作必要的、恰到好处的支撑。而如果材料给出的信息过多,反而会干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解释,浪费课堂探究时间。

  既然根据教学目标,精选过了材料,那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就一定要充分利用,避免走马观花。

  教材补充的图文材料,是人教社组织专家精选过的。教师理应深入分析、理解,在课堂上充分利用。

  (6)核心问题的设置,尤其要用心。它要能够尽量充分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多方面地涵养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7)集体备课,既要研讨适应全年级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又要充分考虑学情:根据自己授课班级的学、识水平和学习状态特征,是活泼的?还是沉闷的?有针对性地设计分层教学的课程结构、材料、过程与方法。

  (8)深入探讨过程与方法的过程中,经常反思,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再依据新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完善过程与方法。

  老:谈的真系统!备课过程就是针对深入研究的学情,把多维度的教学目标有机结合,反复思考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过程。其中,反反复复地思考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教学目标的落实优劣,甚至是落实与否。期待咱们授课成功!

  在实践的过程中,如果生成了新经验或出现了新问题,你在课后反思过程中,及时完善备课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期待今后的教学更加高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08:16:33 | 只看该作者
杨洋 卫刚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0: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