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关于整本书教学的几篇文章,有吴欣歆教授的《对“整本书阅读”目标定位的再思考”》、任明满教授的《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实施探讨》、李怀源老师的《发展思维与表达: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等等。收获很大,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部分,这样讲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书的意义重大。整本书阅读既是个体的学习路径,也是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向前发展的动力。
一、整本书阅读要注重四个阶段的循序渐进
吴欣歆教授说:“阅读整本书,认知水平的有序提高大致要经历事实性阅读、解释性阅读、建构性阅读、发展性阅读四个阶段。”也就是说学生首先应明确整本书的主要内容、人物关系、主题思想等,其次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发现作者设计情节的目的和塑造人物的初衷。阅读者需要解释并分析经典选段或精彩片段。然后能够通过阅读策略的学习、建构与生成,超越对作品本身描述内容的认知,逐渐步入深层的思维探究层面。最后将个体阅读体验由个别尝试引向一般经验。所以,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四个认知发展阶段的循序渐进和发展的完整性,而不是肤浅的只停留在前两个阶段,忽略了学生是否能进入深层次化的阅读。当然,不同学习水平的孩子,我们要因地制宜引导孩子发展恰当地认知阶段,从而做到循序渐进。
二、教师应具有“统”的能力
整本书阅读相对于单篇短章,整本书篇幅更长,主题更多元,内涵更丰富,体裁更多样……所以在整本书阅读中,引导学生统整不同领域能力对教师来说是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最难的。“统”就是要有明确的任务设计主线,为实现长远目标进行资源、能力、策略的统筹安排。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丘壑,才能更好的“整”,让那些丰富广泛的资源进行整理、整合,通过阅读“这一本”从而积累“这一类”的知识,并形成阅读“这一类”的方法;才能通过一本书给学生打开一个世界,唤醒学生的阅读内驱力,从“学习阅读”到“通过阅读来学习”的转变指向阅读能力发展的进阶,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核心素养。
整本书阅读文献的学习,为我今后带领学生整本书阅读,汲取了更多的理论知识,也让我学到了多样实用的技巧方法。让我更加明白作为教师,要打好基本功,多读书,只有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和技巧储备量充足时,才能真正让整本书阅读在孩子们的人生道路上起到重要作用。一份耕耘会有一份收获,我想我会一如既往地指导学生多读好书,自己也争做一名洋溢着浓浓语文味的语文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