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积累生动语句,感知语言形象
1.今天我们学习《父亲、树林和鸟》。
师:什么样的树林?(出示:雾蒙蒙的树林)
齐读。
(出示: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齐读。
师:树林里还散发着一种气息。(出示:草木气息)
师:什么样的草木气息呢?
苦苦的草木气息。(出示: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
2.课文中还有谁呢?
生:父亲。
师:父亲是怎样的呢?
生:兀立的父亲。
师:什么叫兀立?
生:直立。
师: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一动不动。直直地站立的父亲。
出示:凝神静气的像树一样兀立的父亲。
齐读。这个父亲的形象就鲜明了。
3.课文中还写了一只鸟。它是怎样的呢?
生:舒畅地呼吸着。
师:什么叫舒畅的呼吸呢?(出示: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师:这样的呼吸说明这是一只怎样的鸟?
生:舒服、愉快、自由自在的、快活的。
图片
4.课文中写了父亲、树林和鸟,与我们生活中看到的不一样。这些词语前都加了很多形容词,这些人物、事物形象就更鲜明了。
比如:天上挂了一个月亮。挂着一个怎样的月亮呢?
生:像小船一样弯弯的月亮。
二、聚焦对话,感知形象
1.轻声读一遍,读后坐好。
2.你们读得懂吗?课文写的是什么时间?
在这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 。(板书)
生: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走过。
师:他们去干什么呢?
生:去找鸟儿。
师:你能再说一遍吗?
生: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去找鸟儿。
在这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 看鸟 。(板书)
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走过,去找鸟儿。
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走过,去找鸟儿,听鸟唱歌。
课文除了写一个春天的黎明,还写过了几天。(板书)
过了几天,父亲告诉我 。
过了几天,父亲告诉我鸟最快活的时候,最容易被打中。
过了几天,父亲告诉我黎明时的鸟,容易被打中 。
图片
3.课文讲了几件事呢?是围绕课文的哪一句话来写的?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最重要的是哪一个词?
最喜欢。
师:三个字下面加重点符号。
齐读板书。
读懂了吗?所谓读懂,就是要抓住课文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
4.这两件事是由父亲和我的对话来写的。下面我们来读读,父亲和我的对话。
男生读父亲的话,女生读我的话。
师读旁白。
随机点拨:“喃喃”就是轻声地说。
5.我没有说话,我听懂了什么?
鸟的气息是捂着出来的。
大家把“捂”圈出来。
鸟在树上抖动羽毛。
大家把“抖”圈出来。
6.这些都是关于鸟的知识,也就是鸟的习性。课文是一句一句写的,我们是一段就写好的。你能想象父亲一句一句说话时是什么表情吗?
生1:严肃。
生2:开心、骄傲。
生3:自豪。
生4:轻柔的。
7.父亲是和蔼地亲切地看着我,一句一句地说的。我们想象父亲的样子,再说说好吗?
引导学生再读父亲的话。
8.课文写两件事是通过什么来写的?
对话。
所以写文章、写事情可以通过什么来写呢?
对话
9.所以小作者有了感受。(出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为什么父亲是这么说的?猎人是什么?能找到猎物,并打下来。
三、理解阅读,感知情感
1.请你在文中找父亲像是猎人的线索,并用符号画下来。三分钟时间,请同学们用心默读。
请你先读一读,然后来解释一下。
生1:父亲知道鸟有气味,他像猎人一样,知道鸟有气味。
生2:他知道黎明时的鸟翅膀是潮湿的,容易被猎人打中。
生3:黎明时所有鸟要抖动羽毛,有湿气。他像猎人一样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2.谁还来说?
生1:每一条张开喙的深深地呼吸着。
他像猎人一样有一双顺风耳。
生2:他知道鸟什么时候会唱歌。
他像猎人一样,望了又望,闻了又闻。
生3:一群一群过夜。
生4:父亲说他生怕惊动鸟。像猎人一样不惊动猎物。
你太有经验了!课文中还写一处悄悄的。
师:凝神静气。
师:你们所有讲的都证明了一点:父亲就像一个猎人。
图片
3.哪里证明了父亲不是猎人呢?
生1: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猎人看到鸟最快活不会感到快活。
生2: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总容易被猎人打中。如果猎人,就会把鸟打下去了。
4.(出示四句话)羽毛捂得热腾腾的。
看看这四句话,猎人只会说什么呢?
生齐读四句话。
图片
5.(出示课文插图)父亲像一个
生1:父亲就像一个凝神静气的科学家。
可以把父亲比作物吗?
生2:父亲就像一棵树。
生3:父亲像一棵树,因为树很了解鸟。
总结: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棵树,那么人类就像一片树林。鸟儿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四、拓展
回去找找牛汗写的关于父亲的散文,读一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