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21-7-1 07:06:21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图片
1.下列对【甲】、【乙】两文中蝗灾、疠气造成的危害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危害到老百姓 B.侵蚀唐太宗心灵
C.有的全族灭亡 D.遇难的穷人居多
解析:由“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可知,“蚀我心”只是太宗对蝗虫的祷告,并非真的侵蚀了唐太宗的心灵。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3.参考词典解释,谈谈“鲜”在文中的表达效果。(2分)
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
《古代汉语词典》“鲜”的义项:①鲜鱼。②新鲜。③少。④献。
“鲜”在句中的意思是“少”,文中指富贵人家染病去世的人很少,写出了疫气不是鬼神带来的而是天气造成的。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
我真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
5.唐太宗和曹植认为灾祸发生的原因各是什么?表现了他们怎么样的品质?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4分)
唐太宗认为蝗虫有灵性,在报复犯了错误的百姓,曹植认为是季节寒热错乱导致了疫气。所以唐太宗是一个爱民如子、体恤百姓、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从他想把百姓的罪过自己承担看出;曹植敢于打破封建迷信,是一个正直勇敢的人,从他否认瘟疫是由鬼神带来的可以看出。
【参考译文】
【甲】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了几只(蝗虫)诅咒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自己一人(身上),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将要吞下去。左右近臣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真希望它们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说完)于是就把它吞了。
【乙】(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强烈的传染病不断蔓延。几乎家家户户都经历着丧失亲人的悲痛,哀伤的号泣声不时传来。有的是全家病死,有的是一族俱亡。有人认为,疫气是鬼神带来的。而遭遇这次灾难的人,都是粗衣恶食、荆舍蓬门的贫苦百姓啊!想想那些华堂玉食、貂服厚褥的富贵人家,像这样染病的情况却很少。这是因为阴阳失衡,寒暑错位,所以会产生瘟疫。而无知的人却用悬符的方法来驱秽,也是很可笑的事情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