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妒忌心强,曹操多疑……这些人物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吧,但如果当时诸葛亮算错了呢?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我们都赞叹于他的神机妙算,而没有想过他如果算错又会怎么样?在这个故事中,他知天文,懂地理,还识人心,而且这事还是在古代,说他是神仙都不过分。
曹操多疑,虽不敢妄动,但如果当时他放的箭是带着火的火箭呢?那么那么多的船和草把子就全被烧了,在船里的二人就烧死了,也就没有之后的故事了吧?
再如果曹操只派了一个小兵离远了一点,偷看到了情况,之后立刻出来了会怎么样呢?既没借到箭,反被发现了,那军令状也生效了,周瑜也得逞了……又会怎么样呢?
这些是诸葛亮没有料到的,如果一切发生,那么历史也会改写了。但是当时的诸葛亮还是算对了,并且满载而归,他可真是神机妙算,不得不让人佩服啊!当然,这其实就是作者的想法,他想让诸葛亮这么没有太高难度的赢,是他说了算。
《空城计》这个故事也很经典了吧,诸葛亮在司马懿那一大批人来的时候还“闲”得弹起了琴,司马懿当时如果听从了儿子的意见,让人去一下,那诸葛亮会不会还留了一手呢?
我觉得与奇幻的《西游记》,不太易懂的《红楼梦》与打打杀杀的《水浒传》来说,《三国演义》不太一样,它很接近真正的历史,写得也很具体,各种事与人都会让人过目不忘!周瑜虽有嫉妒心,但聊正经军事的时候,他也很厉害,与诸葛亮谈军事可以不相上下,曹操虽老奸巨猾,但多疑也代表了他的小心谨慎。
当你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和第二次读的时候对他们的理解也会不一样。反复读,你会解锁新特点,或好或坏,充满神秘。在读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反派不一定是反派,好的正派也不一定是好的。人都是立体的,不能断章取义,也不能非黑即白。在生活中也要换位思考,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