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20-3-9 02:07:04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 )、( 台风 )、( 洪涝 )、( 地震 )、(泥石流 )和(病虫害 )。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特点是(种类多,分布广)。
2.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 不合理的行为 )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3.具备(防灾避险 )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 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4.2007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做了规定,共分为四级,依次用( 蓝 )色、( 黄 )色、(橙 )色和( 红 )色表示。
5. 1.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生活,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6.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
7.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该怎么做呢?
答:(1)不乱扔垃圾,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做好家里的垃圾分类。(2)节约用水。(3)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不让父母开车接送。(4)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踩踏绿地。
8. 说一说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9. 怎样防御自然灾害?
答:(1)增强防灾避险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2)建立气象、海洋、地质等灾害的监测,建设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3)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提高抗灾能力。(4)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
10. .《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称,汶川地震发生后,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超过300万人,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这件事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怎样的精神?
答:这件事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
1.追溯人类文明发祥地,我们发现人类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
2.(长江 )和(黄河 )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 )。
3.(长江流域 )和(黄河流域 )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4.( 原始农业 )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5.我们发现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出现。
6.世界上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 )的瑰宝,见证了( 劳动人民 )的聪明才智。
7.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成遗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除了殷墟,我还知道( 长城 )、( 故宫 )、( 少林寺 )(都江堰 )等文化遗址。
9.(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汉谟拉比法典》 )。出现在(古巴比伦 )。
10.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学习和借鉴的。
11.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华 )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的重要源泉。
12.古代文明的遗迹使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 )。
13.在( )里填写下列房屋和用品是河姆渡人还是半坡人居住或使用的?
半坡人居住
河姆渡人居住
河姆渡人使用工具
半坡人实用工具
14. 古代各国文明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学习和借鉴的。
第七课: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1.人类居住的地球,约( 71 )%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 )%。
2.七大洲是指(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大洋洲 )、( 南美州 )、( 北美洲 )、( 南极洲 )。
3.四大洋是指(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北冰洋)。
4.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请你写出几种地形:
(平原 )、( 高原 )、( 盆地 )、(高山 )、(峡谷 )。
5.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亚马孙平原 )。
6.探戈、桑巴、恰恰等别具风情舞蹈,是(拉丁美 )州盛行的舞蹈。(草裙舞)和( 花环 )被称为夏威夷的两大特征。凯利舞是(苏格兰 )高地的特色文化。
7.礼仪是约定俗成的,人们用它来表示相互之间的( 尊重 )。
8.( 握手 )是许多国家人们见面时最常见的礼节。
9.在全球化时代,对于不同国家地文化,我们首先要了解差异,学会( 尊重 )差异。
10.各种文化应该互相( 尊重 )。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该以包容、( 开放 )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在文化交流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要(和平相处 ),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1.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 美德 ),更是一种( 智慧 )。
12. 说一说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作用。
答:文化交流增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理解。同时,文化交流不仅使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特色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不同文化取长补短,共荣共存。
第八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1.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根据前人的天文观察和推算,提出了(日心说 ),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了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奇异景观,证明了新天文学说。
3. 15世纪初期和末期,世界曾经历了两次伟大的航行。一次是中国的( 郑和 )下西洋。另一次是欧洲的(哥伦布)航海。
4. 1519—1522年,(麦哲伦 )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5. 19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了( 进化论 ),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看法。
6.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实现了(氢气球 )的首次载人飞行。
7.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 飞机 )试飞成功。
8.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 月球 )。
9.1970年4月,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成功发射,拉开了我国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
10.我国从2001年开始,把每年5月的第三周定位(科技活动周 )。
11. 哥白尼、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答:表现了他们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
12. 郑和、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探索,开辟了新航路,有什么意义?
答: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13.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科技成果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哪些烦恼?
答:科学技术成果也会给环境带来污染,例如农药在除虫、没草的同时,也会对土壤、水和农作物造成污染;电子产品会产生电子垃圾,同样也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14. 如何减少科技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答:(1)需要科学家的道德自律。(2)通过法律约束、共同约定、公众监督等办法对科技应用进行规范。
|
|